-
1 # 美文隨筆
-
2 # 可靠橘子V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正月初一,新年第一天定為春節,又稱為過年。民間寓意過年大部分認為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因人們生活風俗習慣不同,各地過年的習俗各有特色,都表達了對新年的祝福和期盼。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在我們家鄉有糖果祭灶的習俗。相傳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家神要上天回報你家裡一年來所做事情,人們怕灶家爺彙報所做的壞事,用糖果祭祀,寓意是粘粘灶家神的嘴,不讓他說壞話。
小年過後,就有了年味,掃房子,煮油果,蒸花饃,買年貨。最有趣是蒸花饃,有各種各樣小動物造形,小刺蝟,小蛇,小兔子等。小刺蝟放在門框上,寓意是往家裡駝運財寶,財源不斷。小蛇放在米罐裡,寓意是家裡糧食永遠吃不完。
不到年三十,家家戶戶就貼對聯,掛紅燈籠,家裡門外收拾得乾乾淨淨,大街小巷掛滿了小彩旗和吊畫。除夕晚上全家人座在一起,歡聲笑語,品味著美味佳餚,看著春晚,等待著新年鐘聲敲來。
點火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活動,而且院子裡這幾天的垃圾不允許清理出去的,等到初五早起,把垃圾丟出去,回來時候弄些土,放在院裡,這叫送“窮土”來“富土”,表示把家裡窮氣送走,帶來富有財氣。
餃子是新年重頭戲,在包餡時候放一枚硬幣,看誰先吃到帶硬幣水餃,表示誰在新的一年裡福氣最大。孩子們更喜歡放鞭炮 ,跟著大人去拜年 祝福,到時候就有紅包壓歲錢了。
到了初七八 ,還有大型祭神活動。舞龍隊,舞獅隊,吹唱隊等各種文藝演出,善男信女,人山人海,非常熱鬧。訖求神靈保佑,新的一年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
3 # 文藝公社官方帳號
哪有什麼趣事兒,一說起過年,就頭大。各種年會、酒會、聯歡會、聚會,四處奔波。
老家過年,前幾年的時候,大年除夕晚上,放焰火、放孔明燈、放鞭炮。一擦黑兒,在家吃了餃子,就到街上放,一直放到春晚開始,然後陪父母兄弟看電視,喝小酒,算是真正的沒有外人在場的閤家團聚。春晚演完,午夜的時候,我們又出去放一陣鞭炮和焰火,這意思,我們稱“崩窮”,噼哩啪啦一響,辭舊迎新,把壞運氣、壞事兒崩沒了,財源滾滾而來。
放累了,回家睡覺。天不亮,大概5點左右,就被父母叫起來,吃餃子,迷迷糊糊吃完餃子,就被父親帶著去麥田地裡上墳,就是祭祖宗、拜祖宗。此時,暗藍的天空,星星稀疏,東方漸顯出魚肚白,空氣清冽,寒風一吹,一下子就沒有了睡意。
路上會遇到街坊四鄰,也是起早去麥田裡上墳,大家帶著笑意,互祝一聲“過年好”,說句吉祥話,擦肩而過。
冬天的麥田,麥苗還沒有復甦,深綠色,掛著霜白,此時,毫無章法地緊貼著凍結的大地,踩著麥苗到了土墳前。說是土墳,其實是為了今天的儀式父親事先堆起的小土堆兒,待上完墳以後,也不用管,待麥田主人收拾田地的時候,順手便鏟沒了。鄉親之間,不用相互打招呼,大家都理解。這種純樸的情感,很溫暖。
上墳開始了,擺好供品,也就是一碗餃子,攤開紙錢,燒了,這些都是父親做,我們會在旁邊點幾個“二提腳”,“咚嘎”,幾聲響後,紙錢也燒沒了,在父親的指引下,我們跪地磕三頭,儀式就算完成了。
當我們走出麥田的時候,東方已經大亮。我們再去幾位當家子長輩兒那裡磕頭拜年,稱為“走節”。一家一家地上門磕頭,和長輩、同輩們聊聊天、敘敘舊,一趟下來,得走大半個村子呢,走完才能回家。
這幾年,因為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放鞭炮、放焰火、放孔明燈、放二提腳,成了禁令,寫進了建立文明城市宣傳單裡。村裡的紅白理事會,也下發通知,制止陳規陋習,禁止“走節”。
現在,老家過年,只剩看春晚了。
-
4 # 達瓦254401887
我家過年是在山村。我們山上有一個很大的果園,村民們分散居住在山坡上,過年的時候,我們聚集在果園前的空地,夜晚沒有燈光,天上的繁星特別明亮。於是我們開始放煙花,這煙花在山中的天空特別耀眼。接著我們用修枝修下來的果木升篝火,圍著篝火談天甚至唱歌跳舞,孩子們做遊戲~~~
回覆列表
過年仍保留著每家每戶蒸饅頭的習慣,蒸完饅頭就預示著新年將至。再就是貼春聯,之前是父親貼春聯,一晃十幾年過去了,變成了自己貼,每家每戶貼春聯迎接春年。除夕夜當然也少不了春晚和放煙花。大年初一去拜年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開始。正月十五放煙花,二月二廟會。年齡漸漸長大,對於春節的感覺也慢慢減少。是長大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