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格局論壇
-
2 # 張慶東字恕鳴文化原創
曹操是“義”字當頭,孫權是“孝”字當先,劉備是“仁”字作基。
曹操作為漢相,魏王,應該公正的說盡到了臣子的本份――東征西討,南扶北伐,目的是為“滅諸雄,成漢統”。孫權作為吳主,承繼父兄之業,也是漢末俊傑。雖然沒有“稱雄,大統”的志向,但是要確父兄交給他的“鹽罐子不回氯”,那就納賢募士,死守東吳之疆地。劉備作為漢室後胄,是無基無業,無城無軍無兵,有的是“桃園三結義”,有的是匡扶漢室,有的是趕殺“曹賊”恢復大漢之正義。
曹操不敢稱帝,孫權不能稱帝,劉備更不會留下口實稱帝。只見曹丕拔了頭籌逼漢獻帝退位後稱帝,孫權、劉備才緊隨其後稱帝。有史學家這樣點評過“三國”說:曹操的“假義”才是真義,至死是輔佐漢帝的;孫權“假孝”也是真孝,沒有“越雷池半毫”,守著父兄留下的基業;劉備“假仁”才是假仁,是打著護漢、扶漢的大旗,打著匡扶漢室的至仁,不僅不配合曹操做漢統一,還集聚人馬拉山頭,在蜀地做大,阻撓曹操的“漢大統”。曹丕稱帝,立馬打出“蜀漢”之旗以示正統。
有史學家認為,劉備稱“蜀漢”,是效仿東漢始皇劉秀的。細分析,好象與其先人之意也不合拍。別人是打下江山稱漢。劉備是坐分漢的江山,卻說為正統漢室。
當然,歷史就是歷史,不由得戲說,歷史已經定格!
-
3 # 我說無名
非也!劉備後來才稱帝,一是實力。在擁有荊襄九郡、佔據四川之前,劉備是有稱帝之心、之志而無稱帝之力。口口聲聲以天下蒼生、匡復漢室為己任、以皇室正宗為旗號的劉備無稱帝之心?笑話!二是民心。以幫助同宗拒敵的理由出兵,最終鳩佔鵲巢搶了人家的地盤,政治人心是需要時間經營的,民心不順不服,內政不穩,就不敢稱帝。三是天時。這個天時就是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必竟是“挾天子”,漢獻帝還在,漢室名義上並沒有滅亡,稱帝,是自毀形象。所以,劉備才後於曹魏而稱帝。
-
4 # 龍久於池
劉備是在曹丕代漢之後稱帝的。曹丕公元220年接受劉協禪讓,登上帝位,改國號為魏。這是有合法手續的,所以曹魏說自己是正統。而劉備說,皇帝劉協是被殺的,那些手續不是真實意願的表達,作為劉家人,他要扛起大漢的旗幟。
劉備稱帝是有實力的,曹丕給了天時,劉璋給了地利,劉備自己有人和。諸葛亮等人在劉備取得漢中,就竭力擁戴劉備稱帝,劉備不同意,於是改稱漢中王。漢獻帝在位,劉備稱帝難以服蜀外之眾,曹丕代漢稱帝,劉備馬上稱帝,而且宣傳曹丕殺了皇帝劉協,追劉協為漢愍帝。不知活著的劉協罵不罵他的皇叔?
真正做匡扶漢室之事的,卻是曹操。曹操一生南征北戰,平定北方,不願代漢。作為權臣,他知道權臣的下場,所以願做周武王。說曹操代漢時機不成熟是錯的,曹丕能輕鬆代漢,更權威的曹操怎麼不能?
而劉備等人說匡扶漢室,只是口號,也是獨霸一方分庭抗禮直至君臨天下的政治暗語。隆中對時,諸葛亮就用暗語和劉備交流過。拿下漢中,諸葛亮等人慫恿劉備稱帝,暗語都不用了,因為他們知道劉備心思,也清楚劉備集團的實力。
最後給出結論:劉備稱帝是劉備君臣後期的人生追求,所謂正統只是包裝,或者說只是藉口。劉備生在東漢末年,其與劉協的共同祖先是西漢初期的漢景帝,約四百年前。同姓之人在一起套進乎,說“五百年前是一家”,劉備與劉協套進乎,說“皇上,咱四百年前是一家。按輩份,我是你大爺!”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都不應該問。
第一,劉備是蜀漢集團最大的頭子,漢獻帝被迫禪位曹丕,漢帝國就算結束了,但是劉備不願意讓漢帝國結束,劉備做皇帝以示正統。正統的意思就是天授神權,是上天的旨意。
第二,漢帝國,恢復漢室,漢賊勢不兩立,是劉備,諸葛亮的政治綱領,劉備做皇帝也繼承了漢的國號。
第三,槍桿子裡出政權。劉備做皇帝是必然的。如曹丕,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