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北的土疙瘩

    七天八夜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下旬開始,不論農村還是縣城,西和人用獨特的方式過乞巧節,一是未成年姑娘,二是幾個關係親密的姐妹發起,同村未婚女性組成“一個場子”,並選定乞巧場後,閒暇練《乞巧歌》,再農曆6月26到29日這幾天,迎請“巧娘娘”。農曆6月30日晚上,乞巧活動正式拉開序幕,農曆7月初一至初六歌舞慶祝,到初七達到高潮,星光滿天的時辰,送“巧娘娘”迴天庭,儀式結束。

  • 2 # 蘇秦平

    乞巧節全國各地都有,特別在江浙一帶明朝時期由為盛行,乞巧節是古代勞動人民想讓自己未出嫁的女兒心靈手巧,裁縫,廚藝都有高於別人一籌,而設立的祈求心靈手巧的節日,叫乞巧節。

    西和縣本來沒有乞巧節,也是這些年把乞巧節申遺成功後大力推廣的,自喻乞巧節發源地。

    按歷史淵源,乞巧節在西和縣,禮縣交界的地方盛行,把每年的七月七日定為乞巧節,方圓也就十餘公里範圍,主要在西和縣的石堡鎮,長道鎮,禮縣的永興鎮,祁山鎮部分村莊。

    主要活動包括請神,敬神,送神三部分,表演人群主要以已婚婦,未婚婦女為主,表演人員都穿繡衣,塗粉脂,拿鮮花,紙花唱歌載舞。每個村莊友誼互演,前後三天。

    現在由於物質條件好,在人員服飾,道具上有些改良,唱詞也時代化,原始純樸的劇目基本失傳。

  • 3 # 峰少666

    西和乞巧活動源於牛郎織女的傳說,與當地的天文現象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當地乞巧中的“巧娘娘”據載是王母娘娘的第七個女兒,即織女,又名七仙女。善織“雲錦天衣”。《史記·秦本記》:“帝顓頊之苗裔孫女修,玄隕卵,生大業”,大業為秦人之祖。西和是秦人的發祥地之一,發源於西秦嶺北支的西漢水,其上游及其支流漾水河一帶為織女原型女修的誕生地。秦人後代為祭祖加以美化,後來隨著秦人的強大和東擴,將祭祖風俗逐漸蔓延開來,演繹成漢代的“乞巧節”。據文獻記載,乞巧活動形成於漢代,經唐宋發展,明清時代達到全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溫水、開水、涼白開常喝哪種對身體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