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城鄉結合部媽媽
-
2 # 小寶
我很懂你!因為我姐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在上大學,和我很貼心,願意跟我敞開心扉。但是不願意和我姐暢聊!因為我姐管的她們太多了,連根頭髮絲都要管!所以孩子們反感母親的管束!我姐也只能透過我,瞭解一些她們的大學生活!但是我同時也是一個三歲孩子的母親,我明白作為一個母親對孩子的瑣碎叮囑,是愛,這個世界上,毫無保留的愛!你也要明白你的母親,沒有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的,氣話始終是氣話,你也說了,媽媽總愛說,你用了總,說明你的媽媽每次說了這些話以後,還是會像往常一樣的對你,如此反覆多次。這才說明,這是真愛啊!能如此的容忍你!一個不愛你的人,比如我,我是一次都不會容忍你的!懂了嗎?原諒媽媽的口不擇言,我也經常對我兒子各種吼,可是我依然愛他入骨。你的母親,養大你,一個嬰兒從孕育到長大,只有你做了父母以後,才會知道有多難,才會知道需要父母付出多少的愛與包容和容忍!孩子,無論到什麼時候,都不要和為了你好的母親計較一時的口不擇言,哪怕以愛的名義綁架你的自由!也不要把母親的氣話當真!你的母親愛著你的一點一滴!
-
3 # 道德玄鏡
,誰規定的呀?再說了,就算真有規定那屬於孩子們的代表們是否同意呢!對吧!其實,家長們這樣講,只不過是一種代表他們內心當時因真關愛,而用語言在表達而已,也就是說不同的家長在同樣有此擔心與關愛的情緒時,幾乎都會用各種不同的類似語言去表達;但是,並不是真正有這種意思。因此,孩子們明白這一點之後,就應該不用真正在意當時所說的那種情緒的氣話,更不能真把那話當成就是那種意思去理解。
這種道理就跟你們孩子同學之間,有時鬧矛盾也會在那種情況下,受情緒的影響而說出有關什麼……“我不想再和你成為朋友”;或者是“從今天起我們將不再認識”……等等,但是,後來真實發生過的結果,相信你們這樣去作為比較,便能理解跟想的明白。有時候,孩子跟父母之間,除了家長與孩子這種真實關係名稱之外,換一種相對平等一點的關係(比如:屬於朋友關係的話)就會發現:原來,家長們有時候的表現就跟孩子與孩子之間也有很多同樣可愛,相同的孩子習氣的!
-
4 # 燕子140411008
做家長如果這樣說話,是家長的錯。教育孩子沒問題,問題是要懂得怎麼樣與孩子溝通化解矛盾,每個人都有自己思想包括小孩子。 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否則,孩子以後有事也會埋在心裡,永遠不再和媽媽溝通了。
回覆列表
首先,相信媽媽是情急之下的口不擇言,不要把特殊時刻的話理解為一貫的事實。事實上,媽媽還有很多個因你而來的甜蜜欣慰的感受沒有表達出來。
無論什麼情況下,媽媽肯定是第一個願意為你衝鋒陷陣的人,請相信這一點。現實的生活中,媽媽會面臨各方面的壓力,會有言語不妥的時候。如果對媽媽的話感覺不好,可以選擇在一個平靜的時刻,告訴媽媽你的感受。相信媽媽會因你而努力改變,因為你是她的寶貝。
你在逐漸成長為一個大人,媽媽還沒有意識到。相信等你們深刻溝通後,對媽媽也是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