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落葉無痕26

    在對話中加入對話者的動作神態,還有心理描寫等等,不要讓對話太過直白單調。

    舉個例子,你看看下面兩個對話。

    張三:"你怎麼可以這樣?"

    李四:"為了她我什麼都可以做!"

    張三顫抖的手指著面前的李四,一臉怒容,指責道:"你怎麼可以這樣?"

    李四雙眼血紅,猶如發狂的野獸,低吼道:"為了她我什麼都可以做!"

    加入動作神情,還有心理描寫,會讓對話顯得生動,不至於那麼蒼白。

  • 2 # 不勞而獲勞小姐

    大澤在昌是誰?雖然他的作品我沒有讀過,但我卻知道他是前日本推理協會會長,有著30多年的小說寫作經驗。

    《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與其說是一本寫作書,不如說是一個寫作講壇。裡面不僅有文字版的寫作教程,還有對12位作者的作品點評。

    大澤在昌在書中,透過寫作教程和點評,穿插講述了職業作家在小說創作中所遇到的關於故事結構、角色塑造、首尾佈局、文字描寫、對話技巧、敘述風格等具體問題,並在理論及實踐上給予指導。

    不過個人認為這本書,估計只有那些親自動筆寫過小說的人才能真正懂得它的好!

    因為如果你沒有寫過,你壓根不會煩惱到底A應該怎樣登場、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他有什麼口頭禪、有什麼標誌性動作,你能借他的眼睛和嘴巴透露多少資訊。一個故事的起點在哪裡、關鍵點在哪裡、轉折點在哪裡,終點又應該在哪裡。敘事視角應該怎樣切換,情節的輕急緩重應該如何設計和把控。

    這些問題,只有當你動筆寫小說了,你才懂其中的難處。再等你看完這書,才會豁然開朗,也才能懂得它的好。

    整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所以我只選取對我最有啟發的點——如何寫好人物對話,來與大家做一個分享。

    一、現實中的對話VS小說中的對話

    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樣的對話才能寫進小說裡面呢?

    我們都知道,如果現實中的對話直接寫成文字,那麼許多部分會顯得毫無意義。現實中的對話有以下特徵:省略主語,有很多重複的內容。如果直接寫進小說,就會顯得很瑣碎。

    那麼,是不是讓所有登場人物的對話只涉及必要的資訊就可以呢?如果這樣做,讀者會說:“這是在寫說明文嗎?”資訊不斷湧現的“說明式對話”,固然效果立竿見影,但不符合實際。

    所以大澤在昌建議,小說的對話應該足夠普通,讓讀者覺得不虛假,也就是要按照“在某種程度上貼近實際對話,同時省去實際對話中的多餘部分”的標準適當安排,這一點至關重要。

    二、對話的作用是什麼?

    大澤在昌明確地指出,對話主要有三個作用,第一個是塑造角色性格,第二個是展示人物關係,第三個是傳達故事資訊。

    而好的對話應該滿足以上一個或多個條件。

    1、透過對話介紹人物,塑造角色性格

    當我們要向讀者介紹一個角色的時候,我們可以怎樣寫?

    寫法一:“某某某,男,55歲,上班族”。

    依賴數字和固有名詞的介紹雖然很直觀,但文字乾癟,導致角色過於生硬,不夠豐滿,而且讀者也搞不清楚這個角色是重要人物還是跑龍套的。

    那我們可以怎樣寫呢?比方說,當你描寫視角人物A時,讓B說“讀他寫的東西還以為他是個歲數很大的人呢,沒想到這麼年輕”,就能讓讀者知道A是個年輕人。

    我舉張恨水《啼笑因緣》中的第一回為例,讓大家來體會一下技巧的具體用法。

    那老人笑道:“先生,你也愛這個嗎?”家樹笑道:“愛是愛,可沒有這種力氣。這個千斤擔,虧你舉得起。貴庚過了五十嗎?”那老人微笑道:“五十幾?——望來生了!”家樹道:“這樣說過六十了。六十歲的人,有這樣大力氣,真是少見!貴姓是……”那人說是姓關。家樹便斟了一杯茶,和他坐下來談話,才知道他名關壽峰,是山東人,在京以做外科大夫為生。便問家樹姓名,怎樣會到這種茶館裡來?——張恨水《啼笑因緣》第一回

    張恨水並沒有直接寫“某某老人,男,六十,外科大夫”,而是透過另一個人物視角(家樹),來緩緩地帶出這位老人,我們從“家樹”的眼裡看出,這老人雖然六十多了,但力氣大,而且看上去顯年輕。

    2、展示人物關係或關係的微妙變化

    對話的另一個作用,是用來展示人物關係。

    還是舉張恨水的《啼笑因緣》為例。

    家樹告訴了他姓名,又道:“家住在杭州。因為要到北京來考大學,現在補習功課。住在東四三條衚衕表兄家裡。”壽峰道:“樊先生,這很巧,我們還是街坊啦!我也住在那衚衕裡,你是多少號門牌?”家樹道:“我表兄姓陶。”壽峰道:“是那紅門陶宅嗎?那是大宅門啦,聽說他們老爺太太都在外洋。”家樹道:“是,那是我舅舅。他是一個總領事,帶我舅母去了。我的表兄陶伯和,現在也在外交部有差事。不過家裡還可過,也不算什麼大宅門。你府上在哪裡?”

    透過家樹和上文的老人(壽峰)的一問一答,我們知道了家樹一些簡單的個人情況和個別親戚的關係。

    而透過對話口吻的變化,能夠表現二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變化。

    假設登場人物A和B正在交談,A是B的下屬,那麼A自然會對上司B使用敬語。可是經過某件事以後,A跟B講話時卻變得很隨意了。透過對話口吻的變化,能夠表現二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變化。

    例如,如果A和B是一男一女,可以寫二人共度一夜後,講話就變得隨便了,或者還可以寫二人共度一夜後,卻仍然使用敬語,這樣就能刻畫人物的個性。

    “不過是上了一次床而已,別裝得像是我丈夫一樣”“明明關係都變得這麼深了,為什麼還是像以前那樣疏遠?”

    像這樣,就能使各個人物的感情、背景、妨礙人際關係的因素等,作為伏筆浮出水面。這就是對話能達到的效果。

    另外,大澤在昌認為,男女間的對話,是更有重要的意義的。

    例如,你所心儀的女性對你說“抱我”和“我要”,哪個讓你反應更大?

    那在這種場合,什麼樣的女人會說“我要”呢?男人也一樣,說“我想抱你”還是“我想要你”,會給讀者留下截然不同的印象。

    所以,大家應該盡力思考,找到“這個人物在這種場合絕對會這樣說”的決定性臺詞。男女間的場景,會涉及人類的本能慾望,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要足夠紮實,否則角色間的對話會缺乏真實性。

    3、傳達故事資訊

    此外,對話還是傳達資訊的重要手段。

    壽峰哈哈大笑道:“我們這種人家,哪裡去談‘府上’啦。我住的地方,就是個大雜院。你是南方人,大概不明白什麼叫大雜院。這就是說一家院子裡,住上十幾家人家,做什麼的都有。你想,這樣的地方,哪裡安得上‘府上’兩個字?”家樹道:“那也不要緊,人品高低,並不分在住的房子上。我也很喜歡談武術的,既然同住在一個衚衕,過一天一定過去奉看大叔。”——張恨水《啼笑因緣》第一回

    張恨水在處埋下了伏筆“——家樹與壽峰住同一個衚衕,而且兩人相聊甚歡。這樣以後家樹才會去壽峰家拜訪,才會讓後來家樹出錢幫助關壽峰治病,秀姑對家樹感情加深等劇情更為合理化。

    三、如何寫好一段對話?

    好的對話一定要符合角色的身份、處境和他對整個故事的認知。這就意味著,每個角色在對話的時候都應該有“自己不知道的事”,因為只有作者知道整個故事,角色永遠只知道屬於自己的故事,別的不會一開始就知。

    假設A和B正在交談,A身上有秘密,但既然是小說,就不能直接寫出來,所以作者必須將其巧妙地隱藏起來。方法就是“隱藏對話”。是否讓讀者知道A身上有秘密,可以透過控制A和B之間的對話來把握。

    如果視角人物B向A提出關鍵性的問題,A卻露出不願回答的表情,或氣氛變得很怪,B就會察覺出A在刻意隱瞞。在這一刻,讀者就能知道A身上有秘密。

    大澤在昌認為,如果寫的是推理小說,應該在故事發展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時,透過對話讓讀者知道秘密的真相,而在故事的前半段,如果作者想在揭曉謎底前再留些懸念的話,就應該使用隱藏對話。

    1、使用隱藏對話

    隱藏對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沉默”,另一種叫“岔開話題”。

    首先是“沉默”。

    很多人誤以為,對話過程中的雙引號裡一定要有臺詞,其實不然。

    並不是只有藏著秘密的人會沉默,有的人一時想不出合適的措辭,所以會沉默;有的人不善言談,也會選擇沉默。小說的登場人物容易太過健談,作者想讓他們多說話,但如果沒有人問,就不要讓角色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

    其次是岔開話題。

    當角色被問到決定性的問題時,就轉而談論天氣,閃爍其辭。為什麼要特意這樣做呢?這是因為,當讀者對故事有疑問時,視角人物自然也應該有同樣的疑問,但總不能直接問“你是兇手嗎”,然後對方回答“是的”。

    正因如此,才要搪塞、隱瞞、撒謊。視角人物被矇騙時,讀者也被矇騙了。在這種時候,作者也必須做出被矇騙的樣子。

    儘管只是裝模作樣,但這樣一來,讀者就不會意識到自己受騙了。記住這種“沉默”或“岔開話題”的方法,就能不斷推動故事發展。而且,這也關係到小說是否真誠的問題。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隱藏對話”的使用方法。

    偵探正在追趕罪犯,罪犯突然竄入小巷,不見了蹤影。偵探問小巷口的算卦先生:“剛才有沒有一個男人跑過來?”算卦先生回答:“沒見過男人跑過來”。

    或許這個例子並不太恰當,但算卦先生的意思其實是“沒見過男人跑過來”(但見到女人了)。這就是透過“隱藏對話”佈置的詭計。

    不僅限於推理小說,日常生活中也常出現語言圈套。

    例如誤解了約會的地點或時間等等,過後想想或許是很普通的事,但當時出於對資訊的把握不足,就會導致雙方的交談出現“隱藏對話”。說“沒見過男人跑過去”,但沒說“沒見過女人跑過去”。

    這只是個簡單的例子,但這種“隱藏對話”若是用得好,就能給故事帶來懸念,當謎底揭開時,讀者會由衷地讚歎:“啊,原來是這麼回事。”

    (2)使用角色扮演

    使用隱藏對話時,還需要考慮,應該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由誰進行“隱藏對話”,其關鍵在於,並非所有登場人物都肯配合主人公。要是一本小說裡的所有人物在回答問題時全都毫不隱瞞,那就太假了。

    愛玩角色扮演遊戲的人應該明白,假設主人公為了達到目的,正在尋找必要的道具X。主人公知道X在A手上,就去找A,可是A並沒有立刻把X交給主人公,而是說:“你得用道具Y來換。”也就是說,主人公要想得到X,就必須先得到Y。主人公只有打敗妖魔拿到Y,並把Y交給A換到X,才能邁入下一關。

    這種遊戲的結構有時也適用於小說。主人公找A打聽情報X, A卻沒有輕易透露。主人公就想,可能必須先得到情報Y,將其交給A,才能從A口中得到必要的情報X。

    像這樣精心構思,讓對話不會一次性結束,故事就會逐漸變得錯綜複雜,從而推動情節向前發展。而且,主人公認定一個詢問物件,換用不同的措辭無數次反覆質問,隨著時間的推移,主人公就能積累經驗,從而使故事更具深度和廣度。

    2、插入風趣的對話

    於完美的主人公有時反而會招讀者的反感,所以風趣的對話得用對地方才能見效。對講故事很有幫助,但如果使用過多,讀者可能反應不過來,導致冷場,所以需要注意。

    3、找到決定性的臺詞

    塑造人物最關鍵的一步,是要考慮人物在對話時會使用怎樣的措辭。

    假設有A和B兩個主要人物。A說話總是十分正式,屬於冷靜沉穩的型別;B則相反,雖然講話粗魯,詞不達意,但充滿激情。

    所以說,根據每個人物的角色,逐漸寫出該人物該說的臺詞,這樣用不了多久,一定能找到“這個人在這種場合只會這樣說”的決定性臺詞。透過考慮對話和臺詞,能塑造出更具體、更有個性的角色。

    4、使用不同的口吻來對話

    可以嘗試讓男女角色互換,或者把四十多歲的中年男性變成十五歲的美少年,應該都很有趣。

    因為即使是同樣的對比,如果口吻鄭重而冷靜的一方是男人,使用粗暴措辭的一方是女人的話,氛圍也會截然不同。

    這樣的設定會帶動讀者思考:“這女人以前遇到過什麼事吧。”由此,角色的形象就會一下子變得鮮明起來。又或者,口吻鄭重而冷靜的人是男同性戀怎麼樣?冷靜的男同性戀和熱血而粗暴的女人,這樣的設定,也能推動故事不斷髮展。

    5、試寫假想中的對話

    大家應該假定各種各樣的場景,想象角色會使用什麼樣的措辭,有沒有口頭禪或決定性的臺詞,並把每個角色所能想到的對話逐漸寫出來,想一想“這個角色會怎麼說”“他是不是一定會這麼說”。

    試想一下,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以“閉嘴,扁你”為口頭禪的活潑女主人公與妖怪般的反派對峙時,反派說“有二百年沒人這麼接近過我了”,女主人公則說“閉嘴,扁你”,會是怎樣的感覺?

    所以說,大家根據不同的角色,逐漸寫出相應的臺詞。隨著臺詞的增多,角色的形象在作者筆下會被塑造得越來越鮮明而具體。作者塑造的角色如果連自己都看不見,是絕不會給讀者留下印象的。

    四、不要過度依賴透過對話進行說明

    透過思考角色在對話中會使用怎樣的措辭,能夠更好地塑造角色的形象。描寫人物時,也可以透過對話來凸顯角色。對話是小說的重要因素,因為描寫真實的人物,可以為故事增加深度。

    此外,雖然“對話”很好用,但如果過度依賴於此,就會寫成流水賬。用對話來塑造角色性格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所有對話都應該符合角色的設定。

    大澤在昌還建議,我們在創作對話時,應當讓自己完全融入角色,選擇合適的措辭。不光是視角人物,涉及其餘各登場人物的對話時,都應該站在該人物的立場來考慮臺詞。

    判斷對話寫得好不好,只要把自己融入相應的角色,試著大聲讀出來就知道了。需要作者同時配合角色塑造,並仔細考慮符合該人物的說話方式和口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坦克世界C系5級中坦T34*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