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林主人
-
2 # 範閒來了
《韓非子_南面》第十四章事道:人主欲為事,不通其端末,而以明其欲,其為不得利,必以害反。
這一章講的是君主做事不靠譜的弊端。
君主要幹一件事,不瞭解全面,不知己知彼,就把自己想要的表明了,這不但沒好處,反而一定會受害。
這種思想理念雖提出於兩千多年前,但對今天的生活還是有積極意義的,作為一個單位、部門的領導做出決策提出要求,必須對所要完成的事要深入細至的進行全面研究,是否可行,利弊在那裡,做到成竹在胸,這樣佈置下去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紅林悟道《韓非子-南面》第十四章 事道
紅林悟道《韓非子-南面》上一章韓非子主要講了君主如何問責言、默者。中國傳統經典大多以“人”為中心,所有的思想與主張都是圍繞著人在寫,有寫為君之道的,有寫為臣之道的,有寫為人之道的,還有寫自然之道的,總之在自律自省的同時,其實,也寫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在現階段,人類好像還沒有超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範圍,也沒有超越脫離以人為本的認知方式,所以研究人、人與人就顯得非常重要,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文明,使人類的意識擺脫野蠻,將解決矛盾的方法由爭鬥上升到談判,用舌頭代替拳頭。談判就意味著說話要講戰略、講藝術、講技巧、講方法方式,如果不講,就會退回到爭鬥的野蠻時代。文化,使人類的行為昇華到自律自省境界,自律就要講約束與戒律,而約束力從何來,來自於天地,人類仰望星空,俯視大地,總結自然規律與法則,將這種規律演化為人類自己的行為規則。
中國傳統文化是“活”著的思想,這個“活”不單是指她今天依然是華人的思維與行為導師,還在於她的適應性極強,能適應不同的環境與人,並且總能自圓其說。韓非子所講的君主問責言、默者的策略,直到今天還是管理學的核心與原則。言者必知其端以責真實,說,就要說透徹,有頭有尾,有理有據,並以實際結果來驗證。不說,但要表態說者的對與錯,贊成還是反對,並講明理由。對事而言,是臣子的職責,不言是失職。面對制度,任何不法之為,都是逃脫不了的。
韓非子要求臣子進言要嚴謹縝密,有頭有尾,有理有據,要經得起時間與君主的檢驗。我們說過,臣子進言是職責,能達到上述水準者,必是對事物進行了全面瞭解,對涉事方與利弊進行了深入分析,深思熟慮後才提出來,其目的就是要讓君主採納自己的建議,這是為臣之道。為人再正直,性格再剛烈,做不了事有什麼用,並且,這樣的為人方式是不適合中國文化與生活環境的。
對於君主的為事,韓非子的主張是“人主欲為事,不通其端末,而以明其欲,有為之者,其為不得利,必以害反。”意思是君主想做某件事,沒有掌握全部情況,就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這樣做的話,不但沒有好處,反而一定會受害。一樣,君主不因是一國之君,為事之道就會有別於臣子。臣子進言要有頭有尾,把事講完整,君主為事也是一樣,想辦事,首先要掌握事物的全部情況,要“通其端末”。縱使你博覽群書,學富五車,也扛不住時間的力量,你所看過的書寫的總是以前的事,面你所要面對的是現在和將來的事,所以要做到“通其端末”是極其難的事,除非你確實掌握了事物發展的規律。
只所做不到“通其端末”所以才會犯韓非子所列的錯誤“明其欲”,一般能把事情想明白的人都不會說。“明其欲”的後果就是事情辦不好還會反受其所累害了自己。
【人主欲為事,不通其端末,而以明其欲,有為之者,其為不得利,必以害反。】
在公司管理中,其實將各部門的職責與職能串起來,就能對業務“通其端末”,將每一個崗位的職責串起來,就是一整套的作業流程。而作為管理者,要對業務流程與作業流程熟爛於心,才能很好的起到管理的作用,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最佳化與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