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東瀛遊俠

    切腹作為對武士的刑罰是在江戶時代,而且幕府還制定了一整套標準作法。這裡就不講什麼“一字割”、“十字割”了,因為江戶時代的切腹,按規範,死者在刀切入腹部之前,腦袋就被介錯人砍下來了。也就是說,切腹者腹部基本沒有傷痕!(也有個別真的切了腹的,但很少)

    首先講講切腹的場所

    江戶時代是一個身份制度異常嚴苛的時代,不僅將所有國民分成了士農工商,而且武士內部也有上下級。而切腹的場所根據身份也有所區別,按當時的法律,大名以及俸祿在500石以上的旗本的切腹必須在“大名屋敷”的庭院中進行,而不滿500石的旗本要在牢屋敷的庭院進行。

    切腹的庭院中,要鋪一丈四方的白砂,為切腹者在兩塊榻榻米上鋪上白木棉,時間規定在黃昏到夜晚。切腹者在切腹之前要進行沐浴,並吃下最後一頓酒菜,穿上淺蔥色無垢無紋的“裃”(武士的公服)。

    再說說“介錯人”

    介錯人的身份也有區別,如果是在大名屋敷的就得是藩士,如果在牢屋敷進行就是町奉行所“同心”(江戶時代的警察)。介錯人報上姓名,行一個禮,然後站在切腹者左後方。

    除了介錯人,其實還有一個“添錯人”。

    當切腹者扒開衣服露出胸腹時,添錯人要將一個放著短刀(有時還有白扇)的白木桌放在切腹者面前,刀刃要朝向切腹者。當切腹者拿起刀,身體前傾,準備刺向自己的時候(注意,是準備),介錯人一刀斬下其頭顱。實際上,雖然說是“切腹”,但往往切腹者的腹部是沒有傷的。之後,添錯人將首級拿給檢史過目,以確認身份。檢史是“大名屋敷”的“大目付”和牢屋敷的“目付”(幕府的官名,主要工作是監視大名)。當檢史說一句“看過了”之後,切腹就結束了。

    之後,死者遺體用草蓆裹起,當場放入棺材,由死者親屬抬走並埋葬。目付要立即回到江戶城,向老中回報切腹的情況。

  • 2 # 歷史雜貨鋪

    切腹可不是朝自己肚子捅一刀就完事的,整個過程非常的血腥殘忍,在大家印象裡,日本人似乎只要做了錯事就選擇切腹自盡,實際上,日本歷史上真正能夠做到自己一個人完成整個切腹儀式的人不到五個,因為切腹太痛苦了,超出了人類能夠承受的範圍。

    剖腹起源於一個叫藤原義的人,此人是個貴族,可是晚上的時候他便做起了大盜,官府想盡辦法才鎖定了他,就在官兵將其包圍的時候,藤原義拿起刀,用力插入自己的腹部,然後將裡面的內臟挑出來,扔向官兵。我們不知道他為何要這樣做,只是幾百年後,這種死的方式成了武士道最崇高的死亡方式。

    剖腹是每個日本武士必須要會的,即使不敢,那夜得嘴上說自己時刻做好剖腹的準備,鎌倉幕府之後剖腹開始盛行,剖腹者首先要沐浴更衣,穿好最為莊重的衣服,將剖腹的刀放在正前方,這個時候他便開始寫遺言,一切準備好了之後,剖腹人會將衣服解開,拿起武士刀,用力的捅向自己的腹部,先從左到右割一刀,然後向上來一刀。

    能做到這一步的剖腹者其實已經非常厲害了,這個時候會有他最信任的人上去給他的脖子狠狠一刀要其性命,當然脖子是不能砍斷的。這種補刀的人被稱為介錯人。其實按理來說,剖腹的死法就是自己割個十字,然後內臟流出,等待死亡。

    只不過這種方式沒人能夠做完,於是才有了介錯人的存在,其實日本歷史中切腹的人一開始不多,隨著歷史的發展,日本在二戰的時候,很多士兵在犯錯之後,都會選擇剖腹,這在他們看來是無比光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慫”是中年人的最大優點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