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代華夏
-
2 # 東方國學
很簡單,因為他們的經歷多啊。
用孟子的一句來話來形容王陽明真是太合適了: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縱觀王陽明生平,雖然仕途上相對平順,除了被劉瑾貶謫外,其他的都還算順利。但是在學術精進和思想感悟上,他卻經歷了大多數普通人沒經歷過的跌宕。看王陽明三十五歲之前的多次思想轉折可見一斑:
初溺於任俠之習,在溺於騎射之習,三溺於辭章之習,四溺於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正德丙寅,始歸正於聖賢之學。——陽明先生墓誌銘
如果陽明沒有在思想傾向上走過這麼多的彎路,研究過各種學問、思想,他也不會最終在龍場悟道。
不要小看了思想的轉折,這種不斷否定自己堅信之事的感覺是非常痛苦的,我們可以試想,陽明在沉溺於任俠、騎射之後,依然覺得生活一片迷茫,覺得自己想要的不是這些,轉而研究章句學問,但章句之學破碎大道的風格註定不會適合陽明那種十五歲就“慨然有經略四方之志”的人,然後他又轉向道家、佛家。
一般人在多次求索人生真諦的路途上,經歷過幾次放入被否定之後,也許就會認為人生沒什麼意義,還不如專注於眼前的生活,這樣的人,其人生也就止步於此。而陽明並沒有,然後他孜孜以求的人生意義,終於在那一天,被他領悟,從此不再迷茫。
他懂得的道理,都是在歧路上徘徊時感悟出的,都是在多次嘗試時體會到的,都是在一次一次的自我否定中,深入內心的。最後,他在多次試錯之後終於找對了方向,其根本原因並不在於他錯了多少次,而在於不論錯多少次,他依然還敢試下去。
柏拉圖說,“哲學始於驚疑”。面對世界會驚奇,面對人生會疑惑。聖人們之所以懂這麼多道理,是因為他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思考人生最重要的兩個問題上——1.世界的真相是什麼?2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而不是去思考我什麼時候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陽明先生是繼孔孟之後,儒家的集大成者。從宋儒開始,提出“萬物一體”,天地萬物一體之理,應該格之外物?還是立之吾心?朱熹講求“格物致知”,陽明講求自內心出發,向內而至,於是有了心學三段錦:“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先生一生既建功立業,又講學立說,還多次被貶謫,歷經坎坷。但是他任何時候都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無非是思考兩個終極問題:1.世界的真相是什麼?2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蘇格拉底說,所需越少越像神。但凡聖人都是需要的少,思考的多,你方能悟透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