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雨者
-
2 # 老牛31899056
朋友,中國的第一家電影製作公司是1909年由外華人創辦的。這一年,來自美國的商人本來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投資創辦了一家電影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這也成為建主在中國的第一家電影製片公司。
亞細亞成立後,先後在上海和香港拍攝了幾部短片。如(西太后),(不幸兒),(瓦盆伸冤),(偷燒鴨)等,但卻沒有在市場上獲得成功。隨後辛亥革命爆發,公司也難以經營去。布拉斯基便將公司和全部器材轉讓給在上海的南洋保險公司經理伊什爾和另一個美華人薩弗。
1913年,易手後的亞細亞再度準備投入電影的拍攝。為了更好地適應中國的現公,他們特地聘請了在美化洋行工作,並懂英語的抄寫員張石川擔任顧問。張石川雖然對電影的知寥寥,但卻興趣盎然。他請來了喜歡戲劇的好友鄭正秋和另一位朋友杜峻初,三人經過商議,索性合作成立了一家叫新民的公司,承包了亞油亞影戲公司攝製電影的全部工作。拍攝資金和影片發行由亞細亞負責。
1913年,有幾位文明戲的半職業演員來到上海,亞西亞公司便聘請他們做演員,拍攝了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影片由鄭正秋擔任編劇,並與張石川一起承擔了導演工作。此壓,亞細亞還攝製過中國早期一批重要的紀錄片,如關於辛亥革命二次戰爭的(上海戰爭),記錄了革命軍攻打上海製造局和吳淞炮臺的情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膠片停止進口,亞細亞公司因無法拍片而告結束。除亞細亞外,完全由華人自己開辦的電影製作公司是1916年張石川和幾位朋友聯合創辦的幻仙影片公司。但這家公司只拍了一部影片(黑籍冤魂),便因資金困難而宣告結束了。此後,由中國的民族資本投資拍攝電影的公司是著名的商務印書館。1917年商務印書館從一個外華人手裡低價買進了一批電影器材,決定在圖書出版之外,兼營電影業,這是中國自己投資拍攝電影較有規模的開端。商務印書館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設立了電影拍攝業務,拍攝了(美國紅十字會上海大遊行)等幾部新聞片。1918年,商務印書館在照相部之外正式成立了活動影戲部,開始了大規模的電影拍攝活動。當時它的拍攝內容包括風景,時事,教育,新劇,古劇共五類影片。其中風景片主要拍攝全國各地名勝古蹟。時事片即新聞片,記錄了上海的社會生活。教育片主要介紹教育方面的情況和科學文化知識。新劇片的題材分為滑稽短片,警世影片,神怪武打三類。古劇片主要拍攝了梅蘭芳主演的(春香鬧學)和(天女散花)片段。1920年,商務的活動影戲部更名為影片部,在管內搭建了一個較大的攝影械,併購買了一批新的器材。這時商務印書館己經縣備了較強的製片能力,甚生開始拍攝長故事片,如1923年的(大義滅親)等,但在經營上劫漸漸不佳,最終由董事會決定將其剝離,成立了獨立的國光影片公司。該公司只生存了一年即無聲無息了。不過,從亞細亞到商務,應該說是中國電影企業從外資協助到自我投資邁出的第一步。
-
3 # 正向上
亞細亞影戲公司,中國最早的外商投資的製片機構;1909年由美國商人B.布拉斯基經營,先後拍攝短片《西太后》和《不幸兒》,在香港拍攝短片《瓦盆伸冤》 和《偷燒雞》;1912年,清王朝覆滅,中國的紀年進入民國元年,布拉斯基感受到社會動盪對電影的衝擊,便將整個亞細亞公司轉讓給了另兩個洋商人,依什爾和薩弗。1913年,中國政局基本趨於穩定,依什爾讓歇業一年的亞細亞恢復運轉,並將拍攝製作的工作交給兩個華人,張石川與鄭正秋組建的新民公司處理,亞細亞自身只負責影片的投資、發行以及提供相關電影裝置。完成了《難夫難妻》、《活無常》、《五福臨門》、《一夜不安》、《老少易妻》等多部短故事片,還拍了新聞《上海戰爭》和《茶花女》;為中國早期電影的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膠片來源斷絕而結束攝製工作。
回覆列表
由於美華人經營,不瞭解中國國情,只好把公司核心業務委託於張石川、鄭正秋等人成立的新民公司。新民公司,是一家影視外包公司,亞細亞是表,新民公司是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