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倉

    給孩子講這是別人家的東西或者這是別的小朋友的東西,不能亂拿,如果拿走了,小玩具找不到主人會難過的,而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也會難過的,問孩子“如果你的玩具找不到了,你是不是很傷心”讓孩子設身處地的去體會失去東西的痛苦,同時告訴孩子如果真的喜歡的話,爸爸媽媽可以給你買,但是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這樣叔叔阿姨不喜歡,爸爸媽媽也會不高興的!有時候孩子有點倔,你跟他多講幾遍,他理解透了,也就不會隨便拿別人的東西了!

  • 2 # 媽媽up

    孩子拿別人的東西,要看具體年齡和他的心理。

    3歲前:大部分孩子的情況是對別人的東西感到新奇。

    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主要要做的:是讓他意識到東西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需要先問別人得到允許。

    家長的方式:語言告訴他,但是語氣正常沒有責備。

    比如:寶寶喜歡這個東西啊?很漂亮是嗎?嗯,媽媽覺得也很漂亮。但是這是旁邊姐姐的,我們要先問下姐姐可不可以借來玩?

    要相信孩子的理解力,他是可以理解的。也許他會捨不得鬆手,可以勸一勸,或者幫助他一起申請借,不用強制他一定立即撒手,除非是危險的東西。

    5歲後:這個時候的拿別人東西,就是在理解物權歸屬的情況下,控制自己的能力稍弱,或者沒有意識到尊重別人的東西的重要性。

    父母的方式:給予他行為以理解的態度,可以用角色扮演和父母成長故事相結合的方式。

    比如,找到孩子很喜歡的物品,家長不經過詢問直接說要送給別人,問孩子的感受?然後詢問孩子,能否理解別人的東西被忽然拿走的感受?然後詢問他如果想玩別人的東西怎麼辦好?

    要相信孩子的智慧,他能想到的,除非家裡面有些慣著他,他自我感覺高人一等慣了,就難以對別人的感受有同感。

    大人對孩子這樣的行為一定要慢慢來,要相信自己的榜樣作用。

  • 3 # 逗比娘倆吖

    如果是我,我覺得靜下心慢慢給她說,想比如我閨女一歲半,到別人家玩老是喜歡那東西,我說就彎下腰給她說,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亂動,別人如果同意你玩你可以拿,但是沒經過允許不要隨便亂動,因為我本人也是這樣的人討厭別人亂動我東西,這是教養問題。說完閨女乖乖放下東西,很聽話的,她畢竟小,再大的道理不給她講,說幾句她聽得懂的,然後誇誇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阿西莫夫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