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公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後. 李火德,原名炳鳳,號閩海,南宋開禧二年(1206)十一月初八日生於福建寧化石壁村。21歲遷居上杭縣勝運裡豐朗村。為人忠信孝友,樂善好施。他並非達官顯貴,也不是在某方面有特別成就的名人,之所以備受矚目,是因他後裔奇多,分佈奇廣,且名人輩出。 關於他的故事甚多,有位叫松山貞子的人寫下了數萬字的《李火德之謎》。有兩個故事流傳甚廣:一是李火德63歲仍無子嗣,由原配伍氏親自作媒,娶鄰居陳梅山19歲女兒,繼而陳氏連生3子2女。二是李火德死後出殯之時,行至半路突然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送殯的人只好將靈柩就地停放,回屋暫避。很快雨過天青,眾人只見停放靈柩的地方竟然陷了下去,成了一汪水,棺木也沉了下去,微露頂蓋。這時地理先生恍然大悟:“此乃天陷墳穴,曰‘螃蟹遊湖’,就此建墳,大吉大利。”又說:“‘遊’者主向外,有水方能遊,他日後代往外,遇水立業,必有所成。” 地理先生一席話,火德子孫代代傳。豐朗村李氏全部外遷,一代一代不斷向外拓展。據不完全統計,至今李火德後裔分佈福建28個縣市、江西27個縣市、廣東24個縣市、廣西23個縣市、四川(含重慶)11個縣市、臺灣8個縣市以及湖南、浙江、河南、山西、貴州、湖北、雲南、海南、香港、澳門等省區和海外13個國家。鶴山客家李氏就是李火德後裔之一。眾多的李火德後裔之中,不少各行各業的出類拔萃者,其中不乏對人類作出巨大貢獻或影響的人物。正如縣誌所記“所至皆蕃滋碩大,代有聞人”。故人稱李火德為“南國客家李氏之祖”。有《題火德公貽後詩》曰: 昔遭宋鼎將移日,火德攜家避亂初。 縱在流離猶尚義,旋開卜築竟成居。 萬畝膏腴多家計,百年子孫富詩書。 至今裔木跨杭邑,總是當年積善餘。 又有像贊曰: 觀其貌偉而豐,想其德裕而崇。不顯乎外,恆用其中。好善樂施,不讓龐居口雅範;立身清潔,也分陶靖節高風。貽爾子孫眾,有如綿瓞,有如蟄螽。古調獨談孰與同?僉曰:非他人,這就是火德翁!
火德公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後. 李火德,原名炳鳳,號閩海,南宋開禧二年(1206)十一月初八日生於福建寧化石壁村。21歲遷居上杭縣勝運裡豐朗村。為人忠信孝友,樂善好施。他並非達官顯貴,也不是在某方面有特別成就的名人,之所以備受矚目,是因他後裔奇多,分佈奇廣,且名人輩出。 關於他的故事甚多,有位叫松山貞子的人寫下了數萬字的《李火德之謎》。有兩個故事流傳甚廣:一是李火德63歲仍無子嗣,由原配伍氏親自作媒,娶鄰居陳梅山19歲女兒,繼而陳氏連生3子2女。二是李火德死後出殯之時,行至半路突然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送殯的人只好將靈柩就地停放,回屋暫避。很快雨過天青,眾人只見停放靈柩的地方竟然陷了下去,成了一汪水,棺木也沉了下去,微露頂蓋。這時地理先生恍然大悟:“此乃天陷墳穴,曰‘螃蟹遊湖’,就此建墳,大吉大利。”又說:“‘遊’者主向外,有水方能遊,他日後代往外,遇水立業,必有所成。” 地理先生一席話,火德子孫代代傳。豐朗村李氏全部外遷,一代一代不斷向外拓展。據不完全統計,至今李火德後裔分佈福建28個縣市、江西27個縣市、廣東24個縣市、廣西23個縣市、四川(含重慶)11個縣市、臺灣8個縣市以及湖南、浙江、河南、山西、貴州、湖北、雲南、海南、香港、澳門等省區和海外13個國家。鶴山客家李氏就是李火德後裔之一。眾多的李火德後裔之中,不少各行各業的出類拔萃者,其中不乏對人類作出巨大貢獻或影響的人物。正如縣誌所記“所至皆蕃滋碩大,代有聞人”。故人稱李火德為“南國客家李氏之祖”。有《題火德公貽後詩》曰: 昔遭宋鼎將移日,火德攜家避亂初。 縱在流離猶尚義,旋開卜築竟成居。 萬畝膏腴多家計,百年子孫富詩書。 至今裔木跨杭邑,總是當年積善餘。 又有像贊曰: 觀其貌偉而豐,想其德裕而崇。不顯乎外,恆用其中。好善樂施,不讓龐居口雅範;立身清潔,也分陶靖節高風。貽爾子孫眾,有如綿瓞,有如蟄螽。古調獨談孰與同?僉曰:非他人,這就是火德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