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的小優米

    唐詩三百首,大家從幼兒園開始就已經在學習了。古人喜歡作詩,因為詩中寓意很多。。喜歡用簡而美的語句來讚美眼前所見的事物。。也充分體現出詩人的才華橫溢。。

  • 2 # 餘與吾

    華人骨子裡追求的是詩情畫意的生活。中國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推崇詩以景語結為高,寓情於景,言有盡而意無窮。詩和美是分不開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同樣,愛詩之心也人皆有之。青年學子有幾個沒讀過抄過甚至試寫過詩?我下過鄉,對詩意的語言,村姑也一樣聽的懂。在物質追求迷失自我的時候,詩只是暫時的缺失了。“詩言志”,(在這裡志當心意講。)無論物質世界如何,有感情就有詩。唐詩宋詞是高峰,又有各300的選本方便鑑賞和學習,必然受到歡迎。

  • 3 # 悅享詩文

    大家在遊覽祖國大好山河時,沒文化的會說:“哇塞,這裡太好看啦!這裡太漂亮啦!簡直用語言無法形容啦!快點過來拍照啦”然後咔嚓咔嚓一起拍完,拍拍屁股走人!

    更多有文化的人在看到優美的風景時會說,“此時此景,我想吟詩一首”!大多是想起前人的詩句,來讚美書發心中的感慨!品質高潔人士,會在看到夕陽時會念“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看到月亮時想起李白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應成三人。”看到梅花會感慨“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封頂巍峨高山時會想起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也有才思泉湧的,自己脫口成章的,這是真才華!

    但是真的很少人在看到山色湖光會想起酈道元的《水經注》的“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以及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的“”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像題中描述的說漢賦明文看的人少,這可能也涉及到普及率的問題,中華兒女,大多呀呀學語時就是文化不高的人也會教《詠鵝》 《憫農》《靜夜思》這些唐詩。而諸子百家散文大多數是在初高中的時候學習,很多人也因為各種原因未達到九年義務教育,對古典文化有興趣的大多都是看唐詩宋詞這些意境比較獨特的來提升自己,當然也有很多人是非常願意研究除詩詞外的文集的,也許他們只是深藏功與名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電腦開機顯示器螢幕上出現一個NO字是怎麼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