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尋歡混剪

    其實本不該把一部不太嚴肅的歷史劇和一部嚴肅的史學專著放在一起來說的,算是我個人的一種思維交混,因為看完《大明王朝1566》之後,我弄明白了很多關於《萬曆十五年》的疑問。

    先說說這部電視劇。

    豆瓣9.7分,中中國產劇評分第一高,87%的人給了五星。我自己看完以後,心理評分是五星,並且我身邊看過的朋友,一致叫好。

    該劇起於嘉靖三十九年,終於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截取了朱厚熜稱帝四十五年間矛盾最集中爆發的六年,以海瑞的仕途為線索,其間穿插明朝官場各種波譎雲詭、爾虞我詐,層出不窮的陰謀陽謀明爭暗鬥,讓人應接不暇。

    如不管是作為歷史呈現,或者是故事演繹,都堪稱制作精良,其精良不是在於投資多少、畫面多炫酷,而在於對細節的打磨和臺詞的精研上面。比如所有的男人都留鬍子(太監除外),比如二品以上的官員著紅色官服,比如君臣父子談話間微妙的站位和看似不經意實則暗藏玄機眼神動作,幾乎每一個演員都是用心在演,把自己演的角色詮釋地恰到好處。

    整個劇看下來,酣暢淋漓,意猶未盡。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一看,我便不再贅述,因我之意不在於推薦這部劇,主要是從劇著眼探討一下萬曆十五年的關聯問題。

    嘉靖帝最後一次見海瑞時,說的一段理論很有意思:清官清如長江,養育一方水土;汙吏濁如黃河,也養育一方水土。為君者要從大局著想,黃河決堤了,需要治理,長江氾濫了,也需要管控。我認為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朱厚熜(嘉靖帝)一生的政治哲學——制衡。朱厚熜是天生的政治鬼才,十五歲(實則只有十四周歲)登基,短短數月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少年郎,成長到可以跟內閣裡楊廷和那樣的老狐狸手把手過招,還贏了。這樣的政治天才,別說大明朝,放眼古今都找不到幾個。

    他是有著天賜的能力,輕鬆遊刃於權力的遊戲之中,但成也在此敗也在此——他太沉迷於這種駕馭權術的快感中了。他喜歡那種一切掌控在自己手裡的感覺,也享受在宦官和文官勢力之間斡旋的刺激。我個人覺得,如果把弄權的那些心思都花在怎麼富國強民上,他完全有能力讓大明朝更強大。大明朝的衰敗是從萬曆開始的,但我覺得源頭還是在朱厚熜這裡,嘉靖晚年就已經埋好了伏筆。

    看似平常的萬曆十五年,為什麼這麼關鍵?黃仁宇先生以“大歷史觀”的角度,分析了以下幾件事情:

    1、萬曆帝從躊躇滿志到怠慢政務

    2、申時行“兩面討好”的“老好人”官場哲學

    3、改革家張居正被清算

    4、清官海瑞去世

    5、軍事大才戚繼光去世

    6、思想家李贄的一生

    張居正去世於萬曆十年,死後被清算。張居正輔政的十年,無疑是萬曆朝最興盛的十年。拋開萬曆帝自己的個人情感和複雜地官場環境來說,對於張居正的否定,可以說是明朝走下坡路的關鍵所在,也是封建王朝的癥結所在。他讓萬曆又敬又怕,也讓資本家們聞風喪膽。從長遠的考慮來看,他的改革卻又並沒有什麼錯,但是不管是上對皇帝,下對百官,他都不討好,最終跌落神壇成為權力鬥爭的一個幌子。

    從張居正,明朝失去的是興起的決心。申時行處理問題的方式基本只有一種——“和稀泥”。他不像張居正那樣實幹,而只能周旋於皇權和文官之間。他總是八面玲瓏,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態度和立場,似乎只想著緩和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但從來解決不了實質性的問題。

    從清算張居正,到立儲事件,萬曆帝對於皇權的無力感是與日俱增的。他沒有嘉靖帝那樣的天賦異稟,沒有那種在各方勢力間輕鬆周旋的能力,最後選擇了用沉默抗爭。從申時行的“和稀泥”和萬曆逃避式的不上朝,明朝失去的秩序、政務能力和對生民最基本的責任心。

    嘉靖四十五年,海瑞上了一道號稱“明朝第一疏”的《治安疏》,針對嘉靖帝疏懶政務、沉迷煉丹、寵信奸佞、勞民傷財等弊端,大膽進諫,直陳其事,言盡滿朝臣子所不敢言。這字字珠璣針針見血的奏疏轟動朝野,也在嘉靖帝朱厚熜晚年給了他很狠一個棒喝。

    二十一年後的萬曆十五年,海瑞去世。《大明王朝1566》呈現的海瑞正義秉然,臨危不懼,在大是大非面前,正氣逼人。大明朝沒有第二個海瑞,所以海瑞去世之後,面對萬曆帝的怠政,滿朝臣子再也沒有人敢於這樣站出來,指斥高高在上的皇帝的不對。

    從海瑞,明朝失去的是勇氣。 戚繼光南抗倭寇,北拒韃靼,前後幾十餘年,代表了16世紀明朝軍事力量的巔峰。自萬曆十五年戚繼光去世之後,明朝便失去了軍事上的統治力。

    李贄終生都在為爭取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作鬥爭,傳統權威,敢於批判權威。但同時,他和海瑞、戚繼光一樣,是一個非常極端、非常矛盾的人。他一生是鬱郁不得志的一生,是找不到出路的一生,甚至最後是以被汙下獄後自刎的方式草草了結了這一生。

    李贄的一生,也是這個王朝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一個縮影。他以上這些人,總結起來,都是找不到出路。沒有找到出路的皇帝、改革家、首輔、諍臣、將軍、思想家,在這一樣的大歷史潮流之下,大明王朝陷入集體的迷茫,也就自然而然地走了下坡路,所以說,“明實亡於萬曆一朝”,也不無道理。

    但萬曆朝的頹落,或多或少都跟嘉靖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爺孫倆把控朝政近百年,加起來有超過一半時間沒上朝,後來丟下的爛攤子,想收拾都已經無能為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菜鳥全資收購落地配公司,直營物流對標京東物流,對物流行業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