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auzi
-
2 # 開卷有益l侯公子
此句出自《老子》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註釋】
出生入死:人出世為生,入地為死。這句通常有兩種解釋:一、人離開生路,就走進死地。二、人始於生而終於死。
生之徒:屬於長命的。“徒”,類,屬。
十有三:十分中有三分,即十分之三。
死之徒:屬於夭折的。
人之生生,動之於死地:“人之生生”,<王弼>本作“人之生”,據<傅奕>本及帛書本改。“生生”是一動賓結構之短語,釋成今語則謂“過分地奉養生命”(高明說)。按上文“生之徒”、“ 死之徒”皆就長壽、短壽之自然性而言,此處“動之於死地”,則是人類反自然性的人為而說“動”,為,妄為。這十分之九皆不在“善攝生”之列。另外的十分之一,則是不妄為、任自然、注意“營魄合一”的形神修煉的“善攝生”者。
攝生:養生。攝,調攝,養護。
兕:犀牛。
入軍不被甲兵:戰爭中不會受到殺傷。
無死地:沒有進入死亡的領域。
【今譯】
人出世為生,入地為死。屬於長壽的,佔十分之三;屬於短命的,佔十分之三;人的過分地奉養生命,妄為而走向死路的,也佔了十分之三。為什麼呢?因為奉養太過度了。
聽說善於養護生命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犀牛和老虎,在戰爭中不會受到殺傷;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進入死亡的範圍。
【引述】
人生在世,大約有十分之三是長壽的,十分之三是短命的,這些都是屬於自然的死亡。另有十分之三的人,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但是貪饜([yàn])好得,傷殘身體,而自己糟蹋了生命。只有極少數(十分之一)的人,善於養護自己的性命,能做到少私寡慾,過著清靜樸質、純任自然的生活。
說明: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
-
3 # 道非Mimanchi
生生之厚就是道 做人要厚道就是來自此處 所以厚道 其實是兩個詞 厚就是生生之厚的意思 生生之厚就是道 讀道德經不要咬文嚼字看整體意思 出生入死是一個詞 就是把自己置於險地 開車就是出生入死 要保險都是 開車一輩子沒事的十有三 出車禍直接掛了的十有三 沒死殘疾的 重傷的 生不如死的 十有三
-
4 # 隨便閣
“道”衍生萬物,萬物接受“道”的約束,“道”對天下萬物約束而不干預,故天下萬物以“道”作為唯一標準。
所以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矦王得一以為天下定。”
人是自然的產物,亦要接受“道”的約束,所以對於人的生命而言,亦是應該以“道”作為標準,而不是以好惡之心衍生的主觀意志作為標準。
“生生之厚”就是以“生”作為“生”的標準,而不是以“道”作為“生”的標準。
“生生”者,皆是以好惡之心為導向的主觀意志作為萬物的唯一標準,妄圖以主觀意志為“生”立標準,而忽視“道”是“生”的唯一標準。
所以老子曰“而民生生焉,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言自取滅亡也。
回覆列表
生生之厚就是懂得生存的深厚之道,即無為、小國寡民不出門。無為就是開啟老子八十一章迷鎖的鑰匙。此句取自50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釋文如下:
人從出生到入死(有的生存而活到老死、有的早死而不得其死)。生存者,十個裡面有三個;早死者,也十中有三;能擺脫早死命運的人亦佔三成(剩下一成統計誤差吧)。後三成為何可以動之於死地?依據他們懂得生存的深厚道理。我聽說善於趨吉避凶而化險為夷的生存者,出門旅行碰不到獨角獸和老虎(因為他們不出門),當兵打仗不負傷(因為他們不當兵)。兇獸對他們無處刺角(因為他們不在場)、老虎對他們無處揮爪(因為他們不在場)、敵軍無從對他們使用兵刃而加害他們(因為他們不在場)。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沒處死地(他們就沒去死地)。
話到此地,你讀懂老子的謎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