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橙則靈

    三歲是很關鍵的時候。現在不教以後就晚了。別總寵孩子。要啥給啥。沒如意就動手。以後習慣了覺得全世界都圍著他轉。慢慢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吧。寵孩子太過了就是害孩子了

  • 2 # 丹陽縱橫

    俗話說“三歲看老”這是有一定的道理。作為家長,每天照顧孩子感覺精疲力盡,更不要說還要和孩子來個智力大比拼,是不是感覺要被掏空了的感覺。好了,迴歸正題,如何糾正孩子不好的習慣,我推薦每個家庭都要存在一個唱紅臉的,一個唱白臉的,要讓孩子體驗到批評和鼓勵並存,才不至於長大後心裡脆弱沒有安全感或者強烈的叛逆心裡。學會疏與導很重要。

  • 3 # 庭爸談育兒

    對於3歲男孩愛打人,該怎麼辦?我們可以這樣來看:

    1、3歲的孩子,開始有了社交的需求,同時也是進入了社交敏感期的階段,一般來說,社交敏感期是在2歲半到5歲間,每個孩子具體的時間會有所差異,但當這個敏感期出現時,孩子就會表現出對與人交往的興趣,開始將注意力投注到身邊的人身上,對與同齡孩子的交往就會開始和嘗試。

    2、孩子還不懂得人際交往,3歲時開始進入幼兒園,跟家裡不一樣,身邊有幾十個同齡小朋友,要一起在老師帶領下游戲和學習,這樣大量的接觸和相處,既為孩子提供了社交的機會和場所,同時又增加了摩擦和打架的機會。要怎麼和小朋友們相處,這對於小傢伙來說,就是一個全新的問題了。有時候,想表達自己想和對方小朋友玩,不知輕重,上來就是打,實際上,只是因為他不知道怎麼交往罷了。

    3、此時,孩子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模仿和學習了。模仿的是誰呢?身邊最緊密的人,一般是父母,如果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就會模仿照顧他的家人,比如爺爺奶奶。如果這個模仿的人,總是用打罵的方式來對待他,小傢伙就會明白了,哦,原來要跟別人交往,都是要這樣打罵來進行的啊!他在對待別的孩子時,也就會用這樣的打罵的方式來進行。

    那麼,做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重視孩子的社交需求,利用好社交敏感期,多帶孩子與人交往,在小區和遊樂場裡和別的孩子玩,父母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與別的孩子打交道。比如:學習跟別的孩子打招呼:你好,我可以跟你玩嗎?剛開始孩子不會說也不會表示,需要家長帶著孩子,示範給孩子看。如果孩子害怕,不敢別的孩子玩,也彆強迫,而是鼓勵,千萬不要說:“去,自己找別的孩子去玩!”或者是“怎麼這麼沒用,這也太內向了!”這樣說都是不對的,這是給孩子貼負面的標籤。我們應該牽著孩子的手,帶到別的孩子面前,蹲下來看著別的孩子說,我家寶寶可以跟你一起玩嗎?用這樣的方式,來給孩子示範和引導。

    2、減少對孩子的批評打罵。總是批評和打罵孩子,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孩子和同齡小朋友相處時,也是很容易就用打罵的方式來進行。因為他覺得,爸爸媽媽的做法是對的,所以我也要模仿,這也是為什麼,凡是脾氣暴躁的孩子背後,總有一個脾氣暴躁的家長。

    3、接納孩子的錯誤,孩子總是在犯錯中長大,如果不讓孩子試錯,也就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這是事實,讓孩子學會體驗,在實踐中知道該怎麼做,當然這需要父母的支援和鼓勵,再加上有效的引導。

    最後:3歲孩子打人不可怕,看清背後的原因,我們就能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很多時候,這樣的“打人”跟大人的打人,是不一樣的。看到這一點,家長們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就能很快幫助孩子去學會與人交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補#冠心病人如何進行飲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