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生活在十八世紀的德國,他被認為是對現代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啟蒙運動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和集大成者。
1770年,康德在46歲時終於獲得了科尼斯堡大學邏輯學與形而上學教授一職,他的就任報告題目是“感性與知性世界的形式與根據”。當上教授以後,康德沉寂十年沒有發表一篇文章,而是潛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學。1781年,他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僅憑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康德的“三大批判”構成了他的偉大哲學體系,它們是:“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能知道什麼?康德的回答是:我們只能知道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到的東西,哲學除了能幫助我們澄清使知識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就沒有什麼更多的用處了,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問題其實是無解的。
對於康德來說,要想回答我們能知道什麼這個問題,就要首先看看認識者和被認識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古典哲學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語言與事物的一致相應,康德問道:這種一致如何才成為可能?事物是具體的和物化的,而語言是抽象的,這兩種東西怎麼會一致?實際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體的某些特性,如質量、體積、形狀、數量、重量、運動速度等,沒有這些特性,我們就無法對物體展開想象。這是物體的主要特性。物體還有其它從屬特性,如顏色、聲音、味道和溫度感覺等,這些從屬特性雖然是物體的一部分,但是人們可以進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們可以把一張藍色的桌子想象成綠色的桌子。這種主要特性和從屬特性的區別讓人進一步問:外部世界真實狀況究竟是什麼?因為如果我對物體的某些特性可以進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說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樣才能肯定世界只不過是存在於我的頭腦當中?因此,語言與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頭腦中才成為可能。
這當然是令人絕望的極端懷疑主義。如果人們不甘於接受這一觀點該怎麼辦?也許一種我們無法認知的外部世界確實存在,那我們又該怎麼辦?康德以前,哲學家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就是把這一問題推給上帝:我們的思想與外部世界一致,因為這是上帝願意這樣安排的。但問題是:我們怎麼知道上帝讓我們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來面目?
他說,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是我們人在構造現實世界,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認為,我們其實根本不可能認識到事物的真性,我們只能認識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論斷就是:知性為自然立法。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類感知的形式,即空間和時間。存在於時間和空間裡的物質被人類的理解力加工為經驗,而康德把人類理解力的形式稱為“(絕對)範疇”,這些人類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們對靈魂、世界和上帝的設想,康德把它們理解為某種制約原則,人們的經驗世界就是透過這些原則得以構造。
“純粹理性批判”研究的是人類如何認識外部世界的問題,而康德1788年發表的“實踐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倫理學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簡單化地說,康德告訴我們說:我們要盡我們的義務。但什麼叫“盡義務”?為了回答這一問題,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絕對)範疇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這樣做,永遠使得你的意志的準則能夠同時成為普遍制訂法律的原則。”康德認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為雖然受客觀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在於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自由律和自然因果律的對立在康德哲學歷史不可調和的,前者是目的因,後者是動力因。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可以抱有什麼希望?康德給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須假設有上帝的存在,假設生命結束後並不是一切都結束了。“判斷力批判”中,康德關心的問題還有人類精神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學鑑賞能力和幻想能力。
實際上康德力求調和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者對於思維與客體的統一,他認為休謨極端的經驗主義是必須給予駁斥的。而康德首次把客體與思維的同一歸於“主體的能動性”,這不得不說是德國哲學具有里程碑的一步,費希特更是在康德的基礎上,把這種能動性發展到了一種極端病態的“唯我論”。由於康德沒有認識到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而造成自己體系的二元性,不過在康德這一階段,主體與客體的同一暫時歸於主體的能動性,而德國古典哲學則是在後人的批判和發展康德的哲學慢慢建立起來的,不得不說康德的貢獻是偉大的。
雖然康德大部分著作都很艱澀,讀他的書需要勇氣,但要研究哲學,康德卻是無法迴避的一座高峰。他對德意志心靈的影響非常巨大。
他那種嚴格遵守紀律和確保精確性的生活態度在今天的德華人身上普遍存在,最精密的儀器就是出自這些認真得近乎呆板的人群之手。更重要的是,他為德意志人的哲學思辨立下了一個榜樣,讓哲學這門科學在德意志的大地上大行其道,以至於世界領域內,最有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的名字上冠有德意志標誌的比例太高了。叔本華、黑格爾、費希特、馬克思、尼采……這在許多國家,只要能出現一位,就足以誇耀世間的名字,卻在德意志接二連三地出現。
海涅說:“德國被康德引入了哲學道路,哲學變成了一件民族的事業。一群出色的思想家突然出現在德國國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喚出來的一樣”。
康德生活在十八世紀的德國,他被認為是對現代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啟蒙運動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和集大成者。
1770年,康德在46歲時終於獲得了科尼斯堡大學邏輯學與形而上學教授一職,他的就任報告題目是“感性與知性世界的形式與根據”。當上教授以後,康德沉寂十年沒有發表一篇文章,而是潛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學。1781年,他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僅憑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康德的“三大批判”構成了他的偉大哲學體系,它們是:“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能知道什麼?康德的回答是:我們只能知道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到的東西,哲學除了能幫助我們澄清使知識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就沒有什麼更多的用處了,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問題其實是無解的。
對於康德來說,要想回答我們能知道什麼這個問題,就要首先看看認識者和被認識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古典哲學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語言與事物的一致相應,康德問道:這種一致如何才成為可能?事物是具體的和物化的,而語言是抽象的,這兩種東西怎麼會一致?實際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體的某些特性,如質量、體積、形狀、數量、重量、運動速度等,沒有這些特性,我們就無法對物體展開想象。這是物體的主要特性。物體還有其它從屬特性,如顏色、聲音、味道和溫度感覺等,這些從屬特性雖然是物體的一部分,但是人們可以進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們可以把一張藍色的桌子想象成綠色的桌子。這種主要特性和從屬特性的區別讓人進一步問:外部世界真實狀況究竟是什麼?因為如果我對物體的某些特性可以進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說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樣才能肯定世界只不過是存在於我的頭腦當中?因此,語言與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頭腦中才成為可能。
這當然是令人絕望的極端懷疑主義。如果人們不甘於接受這一觀點該怎麼辦?也許一種我們無法認知的外部世界確實存在,那我們又該怎麼辦?康德以前,哲學家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就是把這一問題推給上帝:我們的思想與外部世界一致,因為這是上帝願意這樣安排的。但問題是:我們怎麼知道上帝讓我們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來面目?
他說,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是我們人在構造現實世界,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認為,我們其實根本不可能認識到事物的真性,我們只能認識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論斷就是:知性為自然立法。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類感知的形式,即空間和時間。存在於時間和空間裡的物質被人類的理解力加工為經驗,而康德把人類理解力的形式稱為“(絕對)範疇”,這些人類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們對靈魂、世界和上帝的設想,康德把它們理解為某種制約原則,人們的經驗世界就是透過這些原則得以構造。
“純粹理性批判”研究的是人類如何認識外部世界的問題,而康德1788年發表的“實踐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倫理學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簡單化地說,康德告訴我們說:我們要盡我們的義務。但什麼叫“盡義務”?為了回答這一問題,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絕對)範疇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這樣做,永遠使得你的意志的準則能夠同時成為普遍制訂法律的原則。”康德認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為雖然受客觀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在於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自由律和自然因果律的對立在康德哲學歷史不可調和的,前者是目的因,後者是動力因。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可以抱有什麼希望?康德給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須假設有上帝的存在,假設生命結束後並不是一切都結束了。“判斷力批判”中,康德關心的問題還有人類精神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學鑑賞能力和幻想能力。
實際上康德力求調和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者對於思維與客體的統一,他認為休謨極端的經驗主義是必須給予駁斥的。而康德首次把客體與思維的同一歸於“主體的能動性”,這不得不說是德國哲學具有里程碑的一步,費希特更是在康德的基礎上,把這種能動性發展到了一種極端病態的“唯我論”。由於康德沒有認識到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而造成自己體系的二元性,不過在康德這一階段,主體與客體的同一暫時歸於主體的能動性,而德國古典哲學則是在後人的批判和發展康德的哲學慢慢建立起來的,不得不說康德的貢獻是偉大的。
雖然康德大部分著作都很艱澀,讀他的書需要勇氣,但要研究哲學,康德卻是無法迴避的一座高峰。他對德意志心靈的影響非常巨大。
他那種嚴格遵守紀律和確保精確性的生活態度在今天的德華人身上普遍存在,最精密的儀器就是出自這些認真得近乎呆板的人群之手。更重要的是,他為德意志人的哲學思辨立下了一個榜樣,讓哲學這門科學在德意志的大地上大行其道,以至於世界領域內,最有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的名字上冠有德意志標誌的比例太高了。叔本華、黑格爾、費希特、馬克思、尼采……這在許多國家,只要能出現一位,就足以誇耀世間的名字,卻在德意志接二連三地出現。
海涅說:“德國被康德引入了哲學道路,哲學變成了一件民族的事業。一群出色的思想家突然出現在德國國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喚出來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