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曉冰134439733

    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歷程,就是一箇中央集權的發展過程。丞相作為百官之首,到了明朝已經嚴重威脅到皇帝的集權,因此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案廢除丞相制度。但是就算沒有了丞相這個官職,朝廷中百官還是有一個領頭人,這個百官之首就稱之為宰相。“宰“字本身就有主持、主管的意思,因此宰相不是正式的官職稱呼,只是一個尊稱罷了。

  • 2 # 戰神的召喚

    宰相劉羅鍋只是民間傳的,實際哪時候的大臣即便是大學士也只是虛銜沒什麼權利,明太祖雖然廢了宰相但後來卻發展出了內閣制度,內閣首輔就是變相宰相,這種制度一直到清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把內閣大臣的權利徹底回收,皇權也達到了歷史的巔峰。

  • 3 # 倪說歷史

    清承明制,清廷對明朝的內閣、六部、通政司、都察院等機構予以保留,同時又設立議政王大臣會議、理藩院、內務府、宗人府、南書房、軍機處等機構。

    內閣為明朝所創。順治十五年,仿明制,改內三院為內閣。清朝內閣的前身是內三院(國史院、秘書院、弘文院),內三院的前身是文館。文館在皇太極時代已存在,掌文館者皆學問深厚。內三院成立後,掌院者名為承政,後才改稱大學士、學士,如希福於崇德元年被任命為國史院承政,不久改授弘文院大學士。內三院改成內閣後,內三院大學士改稱內閣大學士,仍兼各部尚書。康熙元年,恢復內三院舊制,內閣、翰林院俱被裁。九年,仍改為內閣。內閣時設時廢,反映了滿族貴族間是否援用漢族政治統治模式的矛盾。內閣大學士初設時人數不定,康熙年間,滿、漢各四人。乾隆十三年,定滿漢大學士各二人。滿漢大學士不必都有翰林身份,靠資歷和功勞也能當選。乾隆時,大學士趙國麟、孫文靖等非翰林出身。內閣大學士通常系以殿閣之銜。殿閣舊制,首中和殿,下面依次為保和、文華、武英、文淵、東閣。乾隆十三年,清高宗裁中和殿,增加體仁閣,變為三殿三閣。內閣大學士初為五品,雍正時定為正一品,“沿明制主票擬,然一一皆稟上裁,大學士無權也”,與明朝內閣大學士相去甚遠。

    清朝的內閣大學士權力甚至比不過明朝,所以當然在國家體制中也不就存在所謂的宰相了。宰相只不過是老百姓通常的叫法。

  • 4 # 吳鉤的鉤沉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解釋清楚明清時期的內閣大學士與以前的宰相之間的區別。

    題主已經知道,明朝廢除了宰相制,以內閣輔政。有人認為內閣首輔相當於宰相,這個說法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宰相的兩項關鍵性的權力——詔書副署之權與指揮六部之權,明內閣均不具備。內閣輔臣不過是皇帝的機要秘書罷了。實際上,有明一代,內閣也從未演化為宰相。

    清承明制,保留內閣,同時將內閣大學士的官階提至正一品,表面看來內閣大學士好像更重要了,但實際上恰恰相反,此時的內閣並沒有什麼實權,實權轉到軍機處那裡了。但軍機處也不是宰相機構,只不過是一承旨傳宣的機關,梁啟超將其比喻為“寫字機器”:“軍機大臣之奉上諭,則如寫字機器將留聲機器所傳之聲,按字謄出耳。”

    再說回內閣大學士,由於大學士此時的官階很高,私下裡便有人將大學士說成宰相。但是,官方從來不承認大學士為宰相,從權力的角度來看,清代大學士跟漢唐宋宰相也是完全兩回事。乾隆皇帝還特別澄清說:“宰相之名,自明洪武時已廢而不設,其後置大學士,我朝亦相沿不改。然其職守僅是票擬承旨而已,不是古之秉權執政的宰相。”當時有一個叫做尹嘉銓的大臣在其所著各書中,將大學士、協辦大學士稱為相國(宰相),受到乾隆的怒斥:“協辦大學士職務本為尚書,不過如御史、學士之類,獻諛者稱之為相國,已深為可鄙,而身為協辦大學士也儼然以相國自居,不更可恥嗎?”這還成了尹嘉銓的罪責之一。

    劉墉即劉羅鍋因為當過體仁閣大學士,坊間或有人將他稱為“宰相劉羅鍋”,這只是民間傳說,萬萬不可當真。劉墉本人也不可能以宰相自居,他若真以為自己是宰相,恐怕早被乾隆砍掉腦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幫忙帶孩子有哪些優勢和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