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白社
-
2 # 廉隅132
侯張李三位大師藝術精湛,為人寬厚,把一生獻給了中國曲藝事業,後人已很難超越。筆者曾向張永熙學過語言(繞口令),即俗稱練嘴皮子,這是相聲演員的基本功,親身感受到張大師的功底深厚。相聲藝術本就是”說學逗唱”,現如今的相聲過多的加入了肢體語言(表演),反而沖淡了相聲語言藝術的特質和韻味。一個74歲老人
-
3 # 於小小
“中少林”指的不是少林寺,而是濟南的相聲名家孫少林先生。濟南之所以被稱為民間曲藝的三大碼頭之一,就是因為孫少林先生,解放前孫少林在濟南成立晨光茶社,他遍邀相聲界的名家來晨光茶社演出,一時之間晨光茶社出現門庭若市的景象!
著名相聲大師馬三立、劉寶瑞等人都曾經來晨光茶社說過相聲,說起來孫少林把茶社取名為“晨光”,還是很有一番寓意呢,當時北京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有名氣的啟明茶社,但是孫少林認為“啟明”只能說明天要亮,還沒看到Sunny,但是晨光就不同了,晨光說明太陽已經升起來了!隨著晨光茶社的名氣越來越大,孫少林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和“北侯南張中少林相”相對應的就是“南晨北啟”!
“說學逗唱”等相聲的四門基本功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孫少林的那個時期,光有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為了吸引觀眾,他們要學的更多,比如戲曲裡的“唱唸做打”等,孫少林就是連“唱唸做打”都十分精通的人,據說當年他表演《汾河灣》時,是翻著跟頭上臺的呢!
“北侯”自然就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了,侯寶林先生為了生計自小就開始學習相聲、戲曲等曲藝,由於對相聲的喜愛,後來就從事相聲藝術,是侯派相聲的創始人,眾所周知侯派相聲“以唱功見長”,這也和侯大師從小學習戲曲有很大關係。
侯寶林的後半生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文藝界要百花齊放,收音機和廣播在民間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普及。他的相聲才機會在更大的範圍內傳播,侯寶林讓更多人瞭解了相聲,喜歡了相聲,他在世的那個時期,是相聲的“中興”時期,所以,侯寶林是公認的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相聲大師!也有人說,他的相聲語言清新、流暢,格調高雅,是相聲中的“陽春白雪”!
“南張”張永熙,張永熙長期在南方生活,他表演相聲的場地自然也多在南方,由於在表演中,他同樣“以唱功見長”,所以相聲界的同仁把他和同一時期的侯寶林相提並論,才有了“北侯南張”的說法。
張永熙的名氣沒有侯寶林的大,但是在技藝上,他和侯寶林先生是不相上下的,由於南方和北方對曲藝的瞭解不同,在實踐中,張先生把南北方的曲藝有機結合,形成了適合南方人的相聲,從而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相聲風格!
回覆列表
北侯南張中少林分別指的是北京侯寶林、南京張永熙、濟南孫少林。這三個人都是柳活一絕,學唱上面的功夫比較突出。
侯寶林特點是唱的正,京劇唱腔受到了京劇界的認可。
孫少林青年時代:以說為主,以唱為輔;中年時期:以唱為主,以說為輔。相聲名段《學電臺》就是孫少林創編的。
現在德雲社要在濟南開分社,受這一訊息的影響,濟南的晨光茶社也受到了一些關注。晨光茶社的創始人不是別人,正是和侯寶林齊名的孫少林。現在晨光茶社的班主是孫少林的兒子孫小林。
孫小林的師父就是張永熙。
張永熙參加了《傳統相聲集錦》的錄製,所以留下來的影片資料還是很多的,他說的段子大都是學唱地方戲曲的內容,他的肚囊是真寬闊,擅長各地方小戲、方言,郭德綱曾經專程去南京問藝。去年老先生去世,實在是傳統曲藝界的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