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邀自來,答一波。
作為《非你莫屬》多年的觀眾,我是在節目中認識了極米科技、認識了鍾波和楊蓉的,這幾年也對這家勢頭正強的創業公司和它的創始團隊十分關注。
首先說說極米科技。成立於2012年的極米,主打智慧投影儀,一直以來產品體驗、業界口碑都不錯,但很少被大眾知曉。我猜是因為當時以CEO鍾波帶頭的一眾工科男只顧著埋頭做產品研發,卻不懂如何開啟市場。
2015年,楊蓉以聯合創始人兼CMO的身份加入極米。當時小米、堅果先後進入行業賽道,越來越多的電視廠商也紛紛加入無屏電視的陣營,楊蓉的到來迅速幫助極米打開了局面。先是帶領團隊在市場上首次提出了“無屏電視”的概念,又透過精準的營銷佈局推動極米成為細分市場份額第一的品牌,並將其銷售收入從2014年的7066萬元提升至2017年的超13億元。2018年3月,極米科技宣佈獲得百度戰略投資,進一步擴大極米無屏電視的市場份額。可以說,這幾年極米科技的迅猛發展,楊蓉及其團隊功不可沒。
對於楊蓉個人而言,我認為她與極米算是互相成就吧。雖然她之前在中華英才網、世紀佳緣都有著不錯的成績,但在極米的這幾年才是她個人飛躍式成長的階段。透過對極米的塑造,楊蓉也完善了幫助創業公司打造品牌的全套方法論。
至於她為什麼離開極米加盟黑洞,我認為需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從大環境來講,雖說“資本寒冬”來臨投資機構步伐放緩,但市場被唱衰已不是一年兩年了,真正有價值的創業公司還是會獲得投資機構的助力。與前幾年的資本“火爆”相比,楊蓉此時加入更顯理智,也更能幫助這些真正有價值的創業專案和創業者。另外黑洞投資似乎很少跟風追熱點,而是集中資金與資源在聚焦的行業進行深度挖掘,專注專案質量。因此,為高質量、靠譜的專案打造品牌,楊蓉應該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其次,從個人發展角度看,借用一個經濟學概念,我認為楊蓉在極米科技已經出現了“邊際效益遞減”的狀態。什麼意思?假設你昨天賺了10元,今天賺了12元,那麼2元就是“邊際效益”;如果明天賺15元,多賺出的3元,就是“邊際效益遞增”;如果明天賺13元,只多賺了1元,就是“邊際效益遞減”。所以,在外界看來楊蓉應該在極米進一步發展的時候,也許她的職場成就感已經出現“邊際效益遞減”。此時,黑洞給她創造了製造全新“邊際效益”的機會。
第三,黑洞創始人的極力邀請。據說,黑洞投資對管理層挑選的要求非常高,創始人張量的“野心”是要建立一支“超級專家”隊伍,而楊蓉被業界稱為“科技圈營銷大師”。為了邀請楊蓉加入,張量連續幾個月向楊蓉丟擲橄欖枝、幾次赴成都與她面談。我想,楊蓉也是被張量的誠意打動了吧。
楊蓉曾在一篇採訪裡說過,“一個人的格局和眼界始終是有限的,在固定的圈子終究會到達瓶頸,觸及天花板。只有在適合的時候跳出這個圈子,才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也許對於楊蓉來說,這個時刻到了。
至於黑洞投資怎麼樣,百度一下就知道。黑洞投資是2014年成立的一家風險投資機構,主要聚焦於智慧硬體、醫療健康、清潔能源、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等能給未來帶來巨大變革的前沿科技領域。對外投資了像幣安、貨拉拉、房司令、好租科技等在內的20多家公司,孵化了桉樹IBC、小狗機器人、逗號科技新零售等30多家企業。創始人張量是一位有著15年創業經歷的投資人,他也是實地地產的董事長,富力集團董事長張力之子。
總體來說,我認為楊蓉這一步走的沒毛病,也期待她在新東家能有更好的表現。
不邀自來,答一波。
作為《非你莫屬》多年的觀眾,我是在節目中認識了極米科技、認識了鍾波和楊蓉的,這幾年也對這家勢頭正強的創業公司和它的創始團隊十分關注。
首先說說極米科技。成立於2012年的極米,主打智慧投影儀,一直以來產品體驗、業界口碑都不錯,但很少被大眾知曉。我猜是因為當時以CEO鍾波帶頭的一眾工科男只顧著埋頭做產品研發,卻不懂如何開啟市場。
2015年,楊蓉以聯合創始人兼CMO的身份加入極米。當時小米、堅果先後進入行業賽道,越來越多的電視廠商也紛紛加入無屏電視的陣營,楊蓉的到來迅速幫助極米打開了局面。先是帶領團隊在市場上首次提出了“無屏電視”的概念,又透過精準的營銷佈局推動極米成為細分市場份額第一的品牌,並將其銷售收入從2014年的7066萬元提升至2017年的超13億元。2018年3月,極米科技宣佈獲得百度戰略投資,進一步擴大極米無屏電視的市場份額。可以說,這幾年極米科技的迅猛發展,楊蓉及其團隊功不可沒。
對於楊蓉個人而言,我認為她與極米算是互相成就吧。雖然她之前在中華英才網、世紀佳緣都有著不錯的成績,但在極米的這幾年才是她個人飛躍式成長的階段。透過對極米的塑造,楊蓉也完善了幫助創業公司打造品牌的全套方法論。
至於她為什麼離開極米加盟黑洞,我認為需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從大環境來講,雖說“資本寒冬”來臨投資機構步伐放緩,但市場被唱衰已不是一年兩年了,真正有價值的創業公司還是會獲得投資機構的助力。與前幾年的資本“火爆”相比,楊蓉此時加入更顯理智,也更能幫助這些真正有價值的創業專案和創業者。另外黑洞投資似乎很少跟風追熱點,而是集中資金與資源在聚焦的行業進行深度挖掘,專注專案質量。因此,為高質量、靠譜的專案打造品牌,楊蓉應該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其次,從個人發展角度看,借用一個經濟學概念,我認為楊蓉在極米科技已經出現了“邊際效益遞減”的狀態。什麼意思?假設你昨天賺了10元,今天賺了12元,那麼2元就是“邊際效益”;如果明天賺15元,多賺出的3元,就是“邊際效益遞增”;如果明天賺13元,只多賺了1元,就是“邊際效益遞減”。所以,在外界看來楊蓉應該在極米進一步發展的時候,也許她的職場成就感已經出現“邊際效益遞減”。此時,黑洞給她創造了製造全新“邊際效益”的機會。
第三,黑洞創始人的極力邀請。據說,黑洞投資對管理層挑選的要求非常高,創始人張量的“野心”是要建立一支“超級專家”隊伍,而楊蓉被業界稱為“科技圈營銷大師”。為了邀請楊蓉加入,張量連續幾個月向楊蓉丟擲橄欖枝、幾次赴成都與她面談。我想,楊蓉也是被張量的誠意打動了吧。
楊蓉曾在一篇採訪裡說過,“一個人的格局和眼界始終是有限的,在固定的圈子終究會到達瓶頸,觸及天花板。只有在適合的時候跳出這個圈子,才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也許對於楊蓉來說,這個時刻到了。
至於黑洞投資怎麼樣,百度一下就知道。黑洞投資是2014年成立的一家風險投資機構,主要聚焦於智慧硬體、醫療健康、清潔能源、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等能給未來帶來巨大變革的前沿科技領域。對外投資了像幣安、貨拉拉、房司令、好租科技等在內的20多家公司,孵化了桉樹IBC、小狗機器人、逗號科技新零售等30多家企業。創始人張量是一位有著15年創業經歷的投資人,他也是實地地產的董事長,富力集團董事長張力之子。
總體來說,我認為楊蓉這一步走的沒毛病,也期待她在新東家能有更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