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0度

    杜甫重儒,感嘆的是國家衰落,始終懷有輔佐君王的願望,希望入世。

    儒和道的兩種不同價值取向,決定了李白的率性肆恣和杜甫的深沉凝重。

    杜甫詩歌具有突出的現實主義特色,擅長寓主觀於客觀。語言精練,豐富,賦予創新

    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大多寫自己早期閒適,悠然自得的生活。

    作為女詞人,李清照的另一首如夢令中“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體現出一個女孩子對外界的敏感。

    中後期的作品也記錄了戰亂。“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豪放與愛國對於一個女性來說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在戰亂中,她一個人鼓舞戰士的人心,諷刺大宋皇帝的無能。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易安之超逸飄舉。)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可以體現易安詞的一般形式。)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很多人都稱道李易安的《聲聲慢》,然而這首詞並不實在好,這首詞的特點是開篇的七組疊詞,然而這也是這首詞的缺點。“尋尋覓覓”,我的感情得不到依託,所以尋覓,而後面,但以“冷冷清清”四字,就道出了實切感情,四下沒有人的聲音、人的腳步、人的氣息,冷冷清清。可是後面六個字,“慼慼慘慘切切”,就不免給人疊床架屋的感覺了。)

    易安的文學作品是很多的,然而流傳至今的卻不多,詞現在只傳下來了三四十首,這是令人惋惜的。

  • 2 # 郜廷豐

    杜甫的風格突顯為“沉鬱頓挫”。這和他生活的背景和詩的內容所決定。

    他的詩大多反應同情勞動人民疾苦,和擔憂國家命運。作者詩情寄於其中,鬱結深度而寄寓廣深。

    李清照的詩詞,具有獨特的細膩,形成婉約的風格。

    前期作品清麗明快。真實反應閨中生活的情感,題材集中於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後期作品淒涼低沉,主要抒發念舊與懷鄉情感,表達了孤獨生活中的哀愁。

  • 3 # 愜意逍遙遊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譽為“詩聖”。

    杜甫創作的高峰集中在“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而衰的歷史時期,湧現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他的詩以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低沉、壓抑為主。集中反映了烽火戰亂、社會動盪和民生疾苦。

    如《春望》 ——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開篇就 描述了蒿草斜陽、滿目瘡痍的衰敗景象。

    如《三吏》、《三別》——“天明登前程,獨與老翁別”,戰爭給百姓帶來了滅頂之災,連老婦也逃脫不了被抓壯丁的命運。

    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連詩人都流離失所,整日為生計愁苦,可想而知民不聊生地到什麼程度。

    當然杜甫也有被譽為“生平第一快詩”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個人最欣賞的是被稱之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宋代李清照詞作實力超群,是婉約派代表,更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和杜甫相比李清照早年生活優渥,作品多表現大家仕女玩耍遊樂,慵懶悠閒的場景,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如夢令昨夜風疏雨驟》等。

    當丈夫趙明誠病逝,北宋南遷後李清照生活窘困,顛沛流離,其作品多以悲情感傷為基調。最有名的當屬《聲聲慢.尋尋覓覓》花,說不盡的憂愁,話不盡的淒涼,讓人真正體會到“怎一個愁字了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索尼A7M3還值得入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