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兵器世界
-
2 # 百科千尋君
巴巴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簡稱巴新或者PNG,是個存在感很低的國家,很多人一看他的國名,很容易認為他是非洲國家,實際上他在大洋洲,與澳洲隔海峽相望,與印尼瓜分新幾內亞島。
二戰之後,殖民地獨立掀起獨立浪潮,巴新不滿澳洲的壓迫,也要求獨立,澳洲也想丟掉這個包袱,就讓巴新獨立了。但只是名義上獨立,實際上仍受到澳洲很強的控制,每年接受澳洲幾億澳元的援助和投資,澳洲派警察到巴新維持社會秩序,雙方在國防領域合作密切,每年向巴新提供約2500萬澳元的軍援。
巴巴新幾內亞的狀態,用網上的梗來說,就是“獨立了,但是沒有完全獨立”。澳洲只是換了另一種更省錢、更輕鬆的殖民手段。巴新獨立後,澳洲不用花大把大把的錢去消除貧困,也不用讓巴新的土著和澳洲人享受同樣的待遇,只需每年花個幾億澳元援助一下,派兵去維持一下秩序,其餘都都無需負責。
人類在4萬多年前就進入了巴布亞。1511年葡萄牙人發現新幾內亞島。直至19世紀初,歐洲人對此島瞭解不多。該島中部是山脈,沿海平原被熱帶雨林和沼澤覆蓋,難以深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歐洲人都只能在沿海地帶活動。
19世紀世界各地容易開發的土地被瓜分完畢,後起之秀德國只好尋求其他歐洲國家看不上的土地,就看中了新幾內亞島東部。1884年德國佔領了新幾內亞島東半部的北方及附近島嶼,英國佔領了南部,分界線為中部的中央山系,而西部早已被荷蘭佔領,三國瓜分了新幾內亞島。
1901年澳洲成為自治領,1906年英屬新幾內亞交由澳洲管理,改稱澳屬巴布亞領地。
1919年中,澳洲佔領德屬新幾內亞,1920年國聯讓澳洲託管德屬新幾內亞,二戰後聯合國委託澳洲託管,1949年澳將兩部分合併為“巴巴新幾內亞領地”。
1975年9月16日脫離澳洲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這個國家2020年人均GDP和寮國差不多,比越南略低,高於一大批非洲國家,聯合國評定的47個“最不發達國家”裡也沒有他。該國的雨林裡還有大量的原始部落,保持著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最近幾年很多探險、旅遊博主就喜歡去那些原始部落拍影片,滿足網民的獵奇心理。
巴新的人口絕大部分是美拉尼西亞人,屬棕色人種,頭髮捲曲,面板呈深棕色或黑色,有點像黑人。
巴新的地形非常複雜,山地、雨林、河流和沼澤阻礙了各部落之間的交流,使得巴新存在上千個獨立的部落,一些部落甚至不知道幾公里外的鄰近部落的存在。每個部落都有不同的文化,共有約850種語言在使用,其中有350-400種是相關的,其餘的與鄰近族群的語言都不相通。長期與世隔絕的原始生活也使得大多數巴新人沒有國家概念,近40%的人口過著自給自足的自然生活方式,是全球城市化率最低的國家,2020年仍有87%的人口生活在農村。
巴新礦產資源豐富,金、銅、石油、天然氣蘊藏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80%。2018年的出口商品中,油氣佔42%,金佔20%,原木佔7.5%,銅佔6.5%,棕櫚油佔4%,初級產品佔出口商品的絕大部分。
回覆列表
身為2000多年大一統國家的我們,根本就理解不了西方國家以及西方殖民過的國家,為什麼天天鬧分裂,這就像西方人理解不了中國“一方有難、八方救援”的社會共識一樣,我們的很多社會現象都和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有關係,因此才有了特色中國一說,比如我們的先富帶動後富、沿海幫扶中西部計劃,這在西方文化當中是很難理解的,富裕的紐約州子民極不情願用他們納的稅去幫助德克薩斯州的農民。
(嚴重的社會撕裂往往會導致分離主義盛行)
同樣的,澳洲富裕州也不願意幫助貧窮落後的巴巴新幾內亞,僅僅是將其視為掠奪勞力和資源、傾銷商品的殖民地而已,巴巴新幾內亞有多窮呢?它的人口出生率高達30.52%,作為對比,日本的出生率僅有0.69%(2019年資料),澳洲各個州的出生率差異較大,但平均下來也僅有2%左右,甚至淪到靠海外移民維持人口增長的地步,僅看出生率就能直觀感受到澳洲本土與巴巴新幾內亞的貧富差距有多大。
時至今日,巴巴新幾內亞的農業依然貢獻了GDP的30%以上,這與坐在礦車上的澳洲格格不入,基本不具備聚到一起的可能。
(我們的醫療船為巴巴新幾內亞提供醫療)
和大多數熱帶地區一樣,巴巴新幾內亞在歷史上是荒蠻之地,至今仍有很多地方與世隔絕,在很多探險節目中巴巴新幾內亞都是熱門之地,可見這裡有多原始。即便在今天,巴巴新幾內亞全國650多萬人口當中,高達98%都是美拉尼西亞人,這也是它脫離澳洲的主要原因,因為澳國主體上都是歐美白人後代,當地土著幾乎滅絕,白人是不可能將主體上都是原住民的巴巴新幾內亞一視同仁的,各種不平等和壓榨加劇了巴巴新幾內亞的獨立傾向,最終在1975年脫離澳洲自立。
(二戰時期為盟軍服務的巴巴新幾內亞原住民)
巴巴新幾內亞能順利脫離澳洲,跟它的獨立策略有很大關係,或者說巴巴新幾內亞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澳國的附屬國,時至今日澳國都是巴國最大的援助國(每年援助5億澳元),巴國僅有2000人規模的國防軍,訓練和裝備高度依賴澳洲,幾乎連工資都是澳國援助的,在這種情況下澳國並不會將其視為主權獨立國,更像是附屬國,也因此才允許它脫離自己。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澳洲的心怎麼就這麼大呢?面積46萬平方公里、人口幾百萬的地盤,怎麼就放心讓它遊離出去呢?憑藉澳洲2500萬人的體量,隨便來一波移民就能有效控制巴巴新幾內亞。說實話,澳國自己就是靠移民維持人口增長的國家,哪有心力去控制46萬平方公里的酷熱之地呢?
(新幾內亞特色)
澳國自恃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員、英聯邦的主要成員之一,它長期認為在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當中,澳洲在西太平洋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控制權,在這種背景下巴巴新幾內亞不可能真正獨立出去,它永遠都是自己的小弟、附屬國,因此才在1975年允許它成立主權國家,這就和大英帝國在戰後允許殖民地獨立的想法一樣,一方面是實力不及、另一方面是自認為有能力繼續控制它們。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澳洲對我們的崛起很敏感,因為它比誰都更依賴現有的世界秩序,既不願接受西方已經衰落的事實。
站在巴巴新幾內亞人的角度來看,自從1906年自己被劃入澳洲管制之下後(僅限於南伊裡安島),就從未被當作自己人看待,反倒是德華人佔據的伊裡安島東北和新不列顛島、俾斯麥群島更具生命力,因為德國作為後起的殖民帝國海外殖民地有限,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更加有限,它比英國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殖民地,比如我們的青島就被德國殖民者精心建設(不禁想起了下水道的梗),雖然都不是什麼好人,但對待殖民地的態度差異,導致了謬之千里的殖民地面貌。
1914年,澳洲軍隊趁著德國忙於二戰的時機,出兵佔據了德國的伊裡安島東北和新不列顛島、俾斯麥群島殖民地,除去40年代被日軍荼毒的2年時間,這裡長期被澳洲當局佔領統治,從現在巴巴新幾內亞糟糕的基礎設施來看,澳人從未對這裡進行過建設。
直到1949年,南伊裡安島、北伊裡安島以及周邊的島嶼,才被合併為澳屬巴巴新幾內亞領地,聽名字就知道並沒有把它們當自己人看,因為澳洲大陸上的行政單位都是州,從一開始就種下了分裂的種子,20多年後的1975年,巴布亞新機內終於取得獨立,雖然並不完全自由,但至少擺脫了被壓榨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