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小曉生

    陶澍這個人太有名氣了,他是道光年間的兩江總督,比左宗棠年長33歲。他擔任兩江總督的時候,左宗棠只是個布衣書生。

    可陶澍眼光毒辣啊,一眼就看出了左宗棠是人中龍鳳。所以死活都要和左宗棠做親家!沒錯,不是認左宗棠做乾兒子,而是要跟他平起平坐。

    左宗棠這哪兒受得起啊!連連拒絕。陶澍臨終前,都一直牽掛此事,將自己唯一的兒子陶桄託付給了左宗棠教育。最終左宗棠將自己的長女左孝瑜嫁給了陶桄為妻,完成了老前輩陶澍的重託。

    陶桄的母親,其實並不是陶澍的原配。陶澍雖然是個大清官,可一輩子到底還是娶了7位妻妾,其中陶桄的母親是如夫人,也就是側室之一。而陶澍的原配黃德芳,和他還有一段離奇的故事。

    一、勢利眼的老丈人,眼光太短淺。

    陶澍他們家雖然沒什麼錢,可陶澍本人才華出眾,聞名四方。還沒上京趕考,就有不少人盯上了陶澍,打算和他們家結親。

    陶澍的老爹陶必銓是個半耕半讀的人,後來又出來教書育人,雖說老師的地位不低,可待遇說實話,只能夠餬口。為此陶澍他爹挑來挑去,為陶澍找了個有錢的老丈人。

    黃父是一位富商,他早就看中了有學問的陶澍,所以急忙在陶澍參加科舉之前,把這個女婿給定下來了。畢竟等人家考上了,就未必看得上這個商人出身的家庭了。

    當時安化縣還沒有出過進士,所以如果陶澍一舉高中,那將會是全縣第一個進士,就問你這誘惑力大不大?

    只可惜,陶澍首次前往京城參加科舉,以慘敗而告終。這事兒立刻引起了老丈人的警覺:什麼情況?陶澍難道是浪得虛名之輩?

    為此老丈人不得不開始為自己的女兒著想,萬一將來這小子一直考不上,那他的女兒豈不是要跟著這小子吃一輩子的苦?

    老黃家的小姐,似乎也有這樣的憂慮,所以整天在家裡哭泣,認為老爹給自己找了個不靠譜的丈夫。

    可婚事已經大張旗鼓地公佈出去了,這要是悔婚,將來老黃家的閨女,誰還敢輕易攀附呢?

    二、丫鬟頂替小姐?結果卻喜結良緣。

    正當老黃家全家人都愁眉苦臉的時候,黃小姐家的丫鬟卻站了出來,並且提出了一個可行性的方案:狸貓換太子。

    啥意思呢?具體來說,就是丫鬟讓自己代替小姐嫁給陶澍,這麼一來也不用悔婚了,而小姐也能擺脫這樁婚事。

    丫鬟和陶澍就這麼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期間黃德芳為陶澍生下了3個女兒,就是沒有兒子。陶澍無奈之下,只好再娶側室,一連娶了好幾個,這才有了唯一的兒子陶桄。

    陶澍娶了黃德芳以後,似乎運氣立刻就上來了,沒多久參加科舉考試,一舉高中。估摸著黃老爺的老臉都要黑了,真怪自己當年豬油蒙了心。

    20多年以後,陶澍已經貴為兩江總督,黃德芳終於將當年的那件事告訴了陶澍。本以為陶澍會生氣,誰曾想陶澍不僅原諒了自己的妻子,反而哈哈大笑。

    由此可見,陶澍這個人其實也是個不拘泥於小節的人。他甚至會覺得,當年的老丈人瞎了眼,如今的妻子卻是個慧眼識人的人。

    三、真正的黃德芳,會是怎樣的結局?

    這事兒民間傳說得就比較厲害了,因為史料裡不可能寫這種八卦的東西。總體來說有這麼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嫁給富商老吳家,卻不受待見。

    黃德芳成功躲過了陶澍,心裡還有點兒小竊喜。他老爹立刻又給自己的女兒安排了一樁婚事,將其嫁給了當地富商吳家。

    可黃德芳嫁給老吳家以後,並沒能給老吳家生下一兒半女。這在現代來看,似乎沒啥。可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事兒可就大發了!

    所有的罪過,都讓黃德芳給背了。因此老吳家十分不待見黃德芳,甚至有一種說法,是被老黃家掃地出門了!

    第二種說法,自盡而亡。

    黃德芳婚後日子過得並不好,恰逢陶澍回家守孝,因此丫鬟夫人也跟著陶澍一起回來。丫鬟夫人想到了自己服侍多年的小姐,打聽之下,才知道她過得並不如意。

    因此陶夫人特地跑去看了一下黃德芳,還給了她一筆生活費。這個時候黃德芳才知道陶澍已經加官進爵,成了大人物。

    黃德芳那叫一個懊悔啊!再看看自己如今婚姻不幸,家庭窮苦的樣子,她一時想不開,就找了根繩子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由於這個故事,記錄在《北東園筆錄》之中,故事性更強,真實情況不可考。不過這麼一個故事也是在教育我們後人,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啊!

    總結:陶澍一生傳奇的故事很多。

    首先,陶澍和左宗棠之間的神奇故事,那就比較吸引人了。左宗棠的父親也是個教書匠,而左宗棠也是屢次都考不上進士,長期在家教書種地。

    可陶澍身為兩江總督,和左宗棠談了幾次以後,忽然就覺得這個人將來貴不可言了!直呼左宗棠將來的地位絕對超過自己。結果還真的讓陶澍言中了,可見陶澍看人的眼光多好。

    陶澍晚年打算退休的時候,把自己珍藏的一系列石頭運回老家去,他這輩子就這麼點愛好。結果這事兒被道光皇帝知道了,有人打小報告,說陶澍運了若干財寶回老家,這可把道光氣壞了。

    畢竟陶澍是以清廉聞名於天下,為此道光打算收回自己送給陶澍的牌匾,並且派人前去調查。結果一查之下,那十幾口箱子裡,全都是石頭,道光這才大喜,認為自己沒看錯人。

    陶澍的思想比較通透,深深地影響到了自己的晚輩。湘軍三傑曾國藩、左宗棠和胡林翼,都曾經得到過陶澍的教誨,可以稱得上是陶澍的弟子。

  • 2 # 夏天有雨894

    好人好心獲好報,落第舉子陶澍落魄之際,遭遇老丈人用丫環調包,桃代李僵竟遭遇意想不到的結果。丫環得以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則是因禍得福。陶澍知事情原委,心胸開闊,肚量若海,並不責怪任何人,坦然應對以為姻緣命中註定。得好報子孫門生皆是名人,影響幾代人,可見萬事萬物皆有因果。

  • 3 # 祖傳老鐵匠

    這個故事聽過幾次了,不過覺得不太真實。因為進京是考進士,這是科舉的最高層次的考試,是皇帝親自監考,號稱陛試,考中了就是皇帝的門生,會直接授予官職。但是,能進京考試的都是通過了縣試和府試,即已經獲得了生員(秀才)和舉人身份的。舉人的身份已經可以號稱老爺了,在一個縣裡面已經是很高的地位了,可以參加縣太爺的宴會。可以參見范進中舉。一個縣裡面的土財主,是沒有資格嫌棄一個年輕的舉人老爺的,而況舉人老爺家還是世代書香門第,正在參加更高一級的進士考試。

  • 4 # 若愚史話

    嘉慶三年,20歲的窮書生陶澍,在洞房花燭夜失聲痛哭,他的新娘被人掉包了!他娶的明明是模樣俊俏的黃家小姐,可掀開蓋頭,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個又胖又醜的丫環!

    真正的新娘哪兒去了?又是誰將新娘掉包的呢?這場婚事的結局如何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要弄明白一個問題:

    陶澍(shù)是誰?

    陶澍,1779年出生於湖南安化,22歲中舉人,23歲考中進士,從正七品翰林院編修開始進入仕途,一路高歌猛進,先後擔任山西、四川、福建等省的布政使和巡撫,在51歲的時候,任職兩江總督,一生可謂是功成名就、政績卓著。

    除了位高權重,擁有良好的官聲外,陶澍一生還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

    1、湖南漢臣的領軍人物

    說起陶澍,可能很多朋友不熟悉,但提起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

    毫不誇張地說,晚清漢臣之所以能成為朝中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全仰賴於陶澍在道光年間,一手打下的良好基礎。

    史料中有這樣一句話:“四水三湘,近代以降,人才輩出,蓋以陶澍始,而以文正公興。”

    就是說,近代以來,湖南的人才崛起,陶澍是發源點,到曾國藩時,達到鼎盛。

    晚清四大名臣無一不以陶澍為榜樣。

    張之洞曾這樣評價陶澍:“道光以來人才,當以陶文毅為第一。”

    (注:“文毅”是陶澍的諡號)

    曾國藩在他的日記中,也多次有了學習陶澍文集的記載,比如:

    “閱《陶文毅公全集》,至晡時,甚倦,即睡。”

    又如,“早起,仍閱《陶文毅公全集》。”

    陶澍和左宗棠的關係,就更親密了,陶澍不僅是左宗棠的“第一知己”,還是他的兒女親家。

    1837年,58歲的兩江總督陶澍,遇到了一個年僅24歲的落魄舉人。

    這個落魄的舉人,就是屢試不中的左宗棠。

    兩人一番徹夜長談之後,陶澍執意要為自己年僅6歲的兒子陶桄,求娶左宗棠的長女。兩家不管在門第,還是在年齡上,都相差甚遠,左宗棠不敢高攀,趕緊連聲拒絕。

    這時,陶澍鄭重對左宗棠說了一句話 :“君他日功名,必在老夫上。”說完,陶澍還將全家老小都託付給了左宗棠。

    備受感動的左宗棠慨然應允。這之後,科舉路子走不通的左宗棠,聽了陶澍的忠告,轉而在戰場上大放光彩,他歷任閩浙總督 、陝甘總督、兩江總督 ,官至東閣大學士、 軍機大臣 ,封二等恪靖侯,不得不說,陶澍看人的眼光真的很準!

    《春冰室野乘》有載:“文毅曰:‘君毋然,君他日功名,必在老夫上。吾老而子幼,不及睹其成立,欲以教誨累君,且將以家事相付託也。’文襄知不可辭,即慨然允諾。”

    史學家蕭一山說:“不有陶澍之提倡,則湖南人才不能蔚起。”

    如果沒有陶澍獨到的識人、用人、提拔人才的做法,恐怕湖南的很多人才都被淹沒了。

    2、世所罕見的寵女婿達人

    據史書記載,陶澍在赴川東道的任上,曾到益陽拜訪著名學者胡顯韶,在看到他年僅8歲的小孫子胡林翼時,陶澍頓時“驚為偉器”,趕緊給第七女靜娟定下了”娃娃親”。

    陶澍看中的這個女婿多有出息呢?

    胡林翼24歲中了舉人,25歲就中了進士,作為鎮壓太平天國的得力將領,胡林翼智商、情商一流,不僅能運籌帷幄之中,還能決勝於千里之外。

    在擔任湖北巡撫期間,胡林翼既能將上司官文哄得團團轉,又能獨善其身、為老百姓辦很多實事。

    但胡林翼在發跡之前,卻是個貨真價實的浪蕩公子哥。

    19歲時,胡林翼按胡、陶兩家的約定,迎娶了陶澍的第七個女兒靜娟,但在洞房花燭夜,新郎官胡林翼卻跑到酒肆裡與人飲酒去了,直喝得爛醉如泥,才被人抬回家。

    這之後,胡林翼的“劣跡”越來越多地傳到陶澍的耳朵裡,比如,經常縱情山水、流連於秦淮河畔、釣魚巷中等等,陶澍的女兒和夫人前來哭訴,而陶澍卻像沒事人一樣,捻著鬍鬚說道:“這小子才華過人,日後定會為國操勞,哪有半點閒暇?不如趁著年輕,讓他盡情玩樂吧!”

    不僅如此,陶澍還吩咐賬房,暗中解決女婿的經濟問題。

    這麼維護女婿的老丈人,就是打著燈籠,在全國也找不出第二個啊!

    陶澍雖然明面上支援女婿任意玩鬧,暗地裡卻經常耳提面命,教給他如何處理政務、與人交往的經驗,在岳父的薰陶和提拔下,胡林翼不僅很快改掉了惡習,還一舉中第,成了晚清的南天柱石之一。

    可以說,胡林翼的成長和成功,與岳父陶澍的慧眼識人和悉心教導,是分不開的。

    3、道光帝多次讚賞的能臣幹吏

    陶澍在為官期間,不僅認真處理積壓的冤案訴訟,還體恤民情,鼓勵商業貿易,讓老百姓“家有餘財”。

    此外,陶澍還治理了漕運、倡辦了海運,大大推動了國內運輸業的發展。

    在培養人才方面,陶澍作為近代經世致用派的開山鼻祖,為朝廷舉薦了許多實幹家和官員,除了上面提到的左宗棠、胡林翼外,林則徐、伊里布等人,都是陶澍推薦成功的。

    道光皇帝曾多次讚賞陶澍“實心任事,不避嫌怨”

    1839年,年僅61歲的陶澍病逝後,道光帝不僅給陶澍加封太子太保銜, 還給他上諡號 "文毅",並允許他入祀賢良祠。

    《清史稿》評價他:“陶澍治水利、漕運、鹽政,垂百年之利,為屏為翰,庶無媿焉。”

    陶澍,一生官運亨通、天下遍佈門生故吏,他的家眷、兒女也因此享受到了種種優待。

    可陶澍的出身並不顯赫,他在取得功名前,甚至過得非常貧寒,貧寒到什麼程度呢?

    這麼說吧,提起陶澍的家庭條件,就連他未過門的妻子,都不願嫁過來受苦,最後,在其老丈人的安排下,陶澍的新娘竟被掉包了。

    為什麼陶澍的新娘會被人掉包?

    陶澍年少時,在家人的安排下,與當地一位姓黃的大家小姐定了親。

    這個姓黃的人家,是安化一帶有名的富商,家境殷實,只是門第不高,沒出過讀書人,恰巧,陶澍家世代耕讀,只是家境貧寒,在媒人的撮合下,兩家各取所需,就結成了親家。

    原本,黃家是期望陶澍能一舉中第,也好跟著沾光,誰知陶澍一連考了三次,都名落孫山。

    陶澍心裡還沒著急,黃家卻急了。萬一,準女婿一直考不上怎麼辦?難道讓寶貝女兒嫁過去,也跟著過耕讀的苦日子?

    就在黃家猶豫苦惱之際,當地的另一個豪門大戶吳家,在聽說黃家小姐“貌若天仙”後,也上門來提親。

    一邊是富家公子,一邊是窮苦書生,黃家小姐和黃父,毫不猶豫選擇了前者。

    但黃家已與陶家有了婚約,這可怎麼辦?

    黃家雖然有“嫌貧愛富”的心思,但又不願擔這惡名、主動找陶家退婚。

    黃家上下都被這事攪得焦頭爛額,這時,黃小姐的一個丫鬟挺身而出:“陶家沒見過小姐的面,我願代替小姐出嫁陶家,這樣小姐就能如願嫁到吳家了!”

    黃父欣喜不已,當下就採納了丫鬟的意見。

    1799年,20歲的陶澍如約迎娶了“黃家小姐”,生活雖依然窮苦,但好在婚後二人夫唱婦隨,日子倒也過得十分美滿。

    嘉慶七年,陶澍終於高中進士,道光十年,陶澍榮升兩江總督,陶夫人也被皇帝冊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按照規定,朝廷要依制錄入誥命夫人的籍貫、出身、姓名等資訊,就在這時,陶夫人不敢隱瞞,才向陶澍說出了當年假冒成親的原委。

    也有人認為,陶澍其實早在成親的當天就知道了新娘被掉包的事。

    這個故事在清朝學者梁恭辰所著的《北東園筆錄》裡有詳細的記載:

    “文毅少極貧,初聘同邑黃氏女。有富翁吳姓者,聞黃女姿色,謀奪為其子繼室,以厚利啖黃翁。黃頓萌異志,迫公退婚,公不可,黃女之母亦不願。而女利吳之富,意已決,又其父主持甚力,遂誓不適窮生。家有養婢願以身代,女之母許之,文毅亦坦然受之,初不相疑,即今之膺一品夫人誥命者也”。

    陶澍是怎麼對待“掉包新娘”的呢?

    意識到被騙後,陶澍不怒反喜,如果當年嫌貧愛富的黃小姐嫁過來,他陶澍還會過上如今這麼安生的好日子嗎?

    陶澍坦然接受了妻子曾經“丫鬟”的身份,他不僅沒有因此看輕她,反而因為妻子多年的任勞任怨,而更加敬重她。

    而如願嫁入吳家當富家太太的黃小姐,結局如何呢?

    清末學者汪同塵在《苦榴花館雜記》中,曾記載了這樣戲劇性的一幕:

    1830年,兩江總督陶澍正在視察漕運,忽然下人來報:“大人,有個老太太要見您,她說是您的結髮妻子!”

    陶澍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他吩咐下人:"給她五十兩銀子,打發她走吧,我就不必見了。“

    沒想到,第二天,這個老婦人又哭哭啼啼來了,說是銀子被小偷偷走了。

    陶澍沒有追究事情的真假,只是又命人給她拿了50兩銀子,把她打發走了。

    誰知,第三天,老婦人又以同樣的理由,來找陶澍,再一再二不再三的陶澍,命人傳話:“命窮,金且不保,寧有福作夫人耶?”

    意思就是說,你這個人吶,連銀子都保不住,哪裡是當夫人的命啊?

    老婦人滿臉羞愧,再也不敢上門找陶澍了。

    這個老婦人,說的就是陶澍原本該娶的黃小姐。

    有人就問了:黃小姐不是嫁入“豪門”了嗎?怎麼會落到如此地步呢?

    原來,黃小姐雖然如願嫁入了吳家,卻發現吳家是個“是非窩”。

    吳家公子不學無術、打架鬥毆無惡不作,結果在一次與人爭田時,被對方打死了,過了沒多久,吳家老爺子也撒手人寰。

    黃小姐失去了依靠,又沒有生育子嗣,只能任由吳家族人侵吞家產,然後被趕出家門。

    在現存史料中,黃小姐的結局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說,陶澍在知道黃小姐的遭遇後,不計前嫌,還讓人給她送去了50兩銀子,結果黃小姐“愧悔欲死,日抱銀號泣,而不忍用”,想起她和丫鬟二人今昔的生活狀況,不禁悲從中來,於是羞憤自盡了。

    另一種是說,黃小姐在得到陶澍的救濟後,羞愧不已,就上山出家當尼姑了。

    在北魏時期,也有一位富家女婁昭君,在面對婚姻時,做出了和黃小姐截然不同的選擇。

    婁昭君出身北魏官僚世家,自幼才貌雙全,父母也對她的婚事給予了厚望,希望她能嫁入高門大戶、幫襯孃家,誰知婁昭君偏偏看上了一個看城門計程車兵。

    面對父母的反對,婁昭君不為所動,堅決要嫁給這個一無所有計程車兵。在婁昭君的堅持下,婁父、婁母只得同意了女兒的婚事。

    婚後,這個士兵在婁家的支援下,屢立戰功,最後成了北魏說一不二的權臣,這個士兵的名字叫高歡。

    他的兒子高洋創立了北齊,高歡也被追封為獻武皇帝,而婁昭君也從渤海王妃、逐步升任皇太后、太皇太后。

    總結:

    咱們有句老話叫:“貧居鬧世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人們對他人的看法,往往受當下貧富的影響,就像黃家小姐和黃父,只圖眼前的富貴,巴不得與窮書生陶澍毀婚。

    而等到陶澍功成名就時,又悔恨無極,在識人上,他們既趕不上陶澍,又比不上婁昭君。

    我們常說一句話:“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

    咱們在看人時,千萬不能只圖眼下的家境好壞,而要看對方的個人品德和能力如何。

    窮苦人家的孩子如果肯上進,有朝一日一定大富大貴;反之,富家子弟如果任意揮霍,也有家道中落的一天。

  • 5 # 尚思修善

    角色的互換,錯位的人生,一念之差落得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故事的男主人公叫陶澍

    陶澍是誰?

    陶澍是清道光年間名臣,湖南安化人,祖上皆為普通人家。

    陶澍為什麼能夠發達呢?

    在說陶澍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陶澍發達的原因。

    每一棵參天大樹都是因為根系發達,而陶澍這個大樹,就因為是祖上“陰德”,而紮下了“根”。

    陶澍的太高祖陶伯含,在明朝時期就以仁心寬厚馳名鄉里。

    明末,天下大亂,盜匪四起。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物安全,百姓多自發成立“自衛團”。

    當時鄉里的自衛團抓到一名竊匪,準備沉入水底淹死。

    陶伯含恰巧路過,盜賊大聲呼叫:“陶公救我,我再也不做賊了。”

    陶伯含因此求情當眾救下盜賊。

    為了怕他再犯,因此又佈施他一條小船,讓他在渡口擺渡養家。

    這種渡人度己的功德彰顯後世。

    而陶伯含一生光這樣的小舟就佈施了八條,更難得可貴的是,讓這些人都改行向善。

    陶伯含還有一個習慣,每次出門都會帶一個小筐,遇見瓦礫、碎瓷片必定要撿起來以方便行人。

    陶澍的曾祖父陶文衡,曾經在大雪天遇見一個人來偷米,於是跟在後面,到了小偷家發現竟然是熟人,因此,又悄悄地返回,從此不再做聲。

    直到陶文衡去世後,妻子彭氏舉例教育子孫才說出來。但是也隱去了這個人的姓名。

    這樣美好的品行有什麼好處呢?

    康熙戊子年(1708年)九月,陶家鄰居失火,大火連帶燒燬一片,唯獨陶家安然無恙。

    陶家的穀倉正好靠近失火鄰居那邊,結果竟然也是庫存完好!

    江對面來救火的人看見一個紅衣人站在牆上,拿著扇子扇火,因此火遇牆而止。

    冥冥之中竟然有神靈庇佑!

    火災之後,陶家彭太夫人將自己家火中獨存的糧倉開啟,把糧食全部分給了受災的鄰居們。

    陶澍的祖父陶寅亮,生性淡泊,但是不會營生以至於家道中落。

    有一次陶寅亮在江邊散步撿到一包銀子。

    竟然在原地等了一天,終於等到失主。

    原來失主多年在外學徒打工數年積攢的工錢,回家奉養母親,誰知道給弄丟了,幸虧遇見陶寅亮。

    失主要拿出一半銀子作為酬謝,陶寅亮笑著說:“我如果要你的錢,就不會等你了。”

    陶澍的父親陶萸江先生,仁義之舉也數不勝數。

    正是一連幾代人行善積德,雖然家道中落,依然不改初心。

    到了陶澍這一代,陶澍23歲高中進士。做官28年後(1830年),陶澍出任兩江總督,加太子少保,成為道光一朝重臣。

    在陶澍傳奇的一生中,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妻子被“掉包”,直到他功成名就,回鄉探親時才知道真相 。佩服!女人的保密性太強了。

    少年時,陶澍與同鄉黃家定了一門親事。

    黃家算是殷實人家,黃家女兒也是十里八鄉漂亮的美人。

    當地有一位吳姓富翁,聽說黃家女兒長得漂亮,就想娶來做兒媳婦。

    富裕人家有漂亮的小姐姐才比較有面子嗎!於是,吳家用重金誘使黃父逼陶澍退婚,陶澍哪裡肯,士可殺不可辱,別以為你有兩個臭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在我這裡不好使。

    黃氏的母親也不同意,但黃家女兒卻是典型的嫌貧愛富,看中了吳家財富,併發誓堅決不嫁窮書生。

    這與現代人多有類似,畢竟嫁給有錢人,少奮鬥好多年,房子、車子都有了。有了孩子也能上好一點的學校,誰願意跟著窮人去拼搏!

    可她們往往忽略了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無疑,黃家小姐就是這樣的人。

    就在黃家一家人左右為難之際,黃家有一個從小養大的丫頭黃德芬站了出來,願意給自家小姐頂缸,代替黃家大小姐嫁給陶澍。

    在封建社會,悔婚,是要吃官司的。

    見有人主動替嫁,黃家長吁一口氣,黃母也答應了,全家皆大歡喜。

    婚後,陶澍也沒有懷疑。

    這一年是嘉慶三年(1798年)。

    而這次“掉包”的婚姻,也徹底改變了兩人的命運。

    四年後,23歲的陶澍高中進士,並借祖宗之陰德一飛沖天,於28年後的1830年,出任兩江總督,加太子少保,成為道光一朝重臣。

    當初那個頂替出嫁的丫頭黃德芬,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由此完成了從丫鬟到一品夫人的逆襲,僅僅憑藉當初的一念之慈。讓人感到人生的不確定性,富貴榮華竟然完全掌握在自己的心念之中。

    那麼,當初的那個黃家大小姐又如何了呢?

    有人歡喜就有人憂,丫鬟能借自己的一念之善成就輝煌人生;那麼,就有人會憑自己當初的嫌貧愛富,而墮落無底深淵。

    黃家大小姐嫁到吳家後不久,吳家兒子,也就是黃氏的丈夫依仗有錢有勢,竟強佔他人田地,因爭田而被打死!

    年紀輕輕的黃氏就守了寡。

    黃氏的老公公吳老太爺又喪子之痛,也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

    只留下黃氏一人守著偌大的家業,而倍受族人欺凌,家產被侵吞殆盡。

    真是應了那句“紅顏薄命”的古話。看來漂亮不能拿來當飯吃。

    而這件事,陶澍一直矇在鼓裡,不能不服氣,陶夫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應該掉保密局去上班。

    陶澍父親去世歸鄉,這才從鄉鄰親戚的口中得知真相。

    陶澍見黃家大小姐窘迫可憐,就送給她50兩銀子貼補家用。

    黃氏羞愧後悔,這本來是自己的幸福,可因為當初貪戀富婆的生活,捨棄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黃氏每天抱著銀子號泣不止,不忍花費。

    誰知不久,這50兩銀子竟也被小偷偷走了!黃氏徹底崩潰,自縊身亡……

    此後,陶澍每年依然繼續資助黃家。

    有一年,陶澍的同年(同榜進士)朱士彥在蘇州請陶澍看崑曲《雙冠誥》。《雙冠誥》講的是一名叫蓮的婢女,在主母改嫁的情況下,獨自含辛茹苦養育小主人成人,最終被立為夫人的故事。

    陶澍看時感動得淚如雨下,在場眾人目睹這件事,都很納悶。

    事後朱士彥對人解釋說:“是我的失誤,我忘記了陶公家裡也有一位‘蓮’啊!”

    陶澍的女兒嫁給了名臣、名將胡林翼;而自己的兒子陶桄則娶了左宗棠的長女左孝瑜。

    可憐!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如果不是當初黃氏錯誤的選擇,那麼她的命運……

    人生只有因果,沒有如果。人一生的富貴壽夭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所以才有“一念佛,一念魔”的說法。

    選擇對了“五福臨門”,選擇錯了“萬劫不復”。

    人生當慎!

  • 6 # 陸贈光

    嘉慶三年,二十歲的窮書生陶澍在新婚之夜淚流滿面,新娘被調包了!他娶了黃小姐,她看起來很帥,但是當他掀開蓋頭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又胖又醜的女僕!

    真正的新娘在哪裡?誰調換了新娘?這場婚姻的結局是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個問題:

    陶澍(shù)是誰?

    陶澍,1779年生於湖南安化。他是22歲的任重人,23歲的進士。他以正氣品翰林院編輯起家,大踏步前進。他先後擔任山西、四川、福建等省的使節和巡撫。51歲擔任兩江總督,一生可謂功勳卓著。

    除了職位高,官聲好,陶澍的一生還是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1.湖南漢族官員的主要人物。說起陶澍,可能很多朋友並不熟悉,但我相信很多人都熟悉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左、張之洞、李鴻章。

    毫不誇張地說,晚清漢官之所以能成為朝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有賴於道光年間陶澍打下的良好基礎。

    史料中有這樣一句話:“四江三湘,近代以來,人才輩出,始於陶澍,興於文學。”

    也就是說,近代以來,湖南人才的崛起,陶澍是起源,並在曾國藩到來時達到頂峰。

    晚清四大名臣都以陶澍為榜樣。

    張之洞曾這樣評價陶澍:“陶文怡應是道光以來的第一人才。”(注:“文怡”是陶澍的諡號)

    在日記中,曾國藩也有許多學習陶澍文集的記錄,如:

    "讀完陶宮全集,累了就睡覺."

    再比如,“早起還讀陶文怡全集”

    陶澍與左的關係更為密切。陶澍不僅是左的“第一心腹”,也是他子女的姻親。

    1837年,58歲的兩江總督陶澍遇到了一個24歲的落魄舉人。這個落魄的舉人就是屢戰屢敗的左。

    經過一整夜的長談,陶澍堅持要把左的大女兒嫁給他6歲的兒子陶明。無論在家庭地位還是年齡上,兩家都相差甚遠。左不敢爬梯子,就趕緊拒絕了。

    這時,陶澍鄭重地對左說了一句話:“你要想在另一個日子裡出名,就必須在晚年。”之後,陶澍又將全家託付給左。

    深受感動的左慷慨地答應了。之後,科舉考試不及格的左聽從了陶澍的建議,轉而在戰場上大放異彩。

    歷任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兩江總督,官至東葛大學士,軍務尚書,一品二品大員。不得不說,陶叔看人的眼光真準!

    《春日冰室狂騎》載:“文怡曰:‘君子之道,功名在老年。我老了,有個年幼的孩子,卻看不到它的成立。

    我想透過教你讓你累,我就把家裡的事託付給你。“當你知道一件事的時候,你必須答應它。”

    史學家蕭一山說:“沒有陶澍的倡導,湖南人才不可能興盛。”

    如果沒有陶澍獨特的識人、用人、提拔人才的做法,恐怕湖南的很多人才都會被淹沒。

    2.世界上罕見的寵物女婿。

    據史書記載,陶澍到四川東路時,曾在益陽拜訪著名學者胡。看到8歲的外孫胡林翼,陶澍頓時“驚為大器”,趕緊為七女兒景娟定下了“早婚”。

    陶叔喜歡的這個女婿有多大前途?

    24歲時,胡林翼中了舉人的位置,25歲時中了進士的位置。作為鎮壓太平天國的得力大將,胡林翼智商、情商一流,不僅能運籌帷幄,還能在千里之外百戰百勝。

    胡林翼在擔任湖北省省長期間,能夠把老闆的公文哄得團團轉,能夠為老百姓辦很多實事。

    但在他發跡之前,胡林翼是個不折不扣的蕩婦。

    19歲時,胡林翼按照胡與陶的約定,與陶的第七個女兒靜娟結婚。但新婚之夜,新郎官胡林翼去酒樓跟人喝酒,一直喝到被抬回家。

    之後,胡林翼的“劣跡”越傳越到陶澍的耳朵裡。比如陶澍的女兒老婆來哭,陶澍卻捻著鬍子說:“這小子有才華。他將來會為他的國家努力工作。他哪有什麼閒暇時間?”趁他年輕,讓他玩得開心!"

    不僅如此,陶澍還命令財務室暗中解決女婿的財務問題。

    這樣一個為女婿辯護的老丈人,打著燈籠,全國也沒有第二個了!

    陶澍雖然支援女婿有什麼好玩的,但也經常告訴他如何處理政務,如何與人暗中交流。在公公的影響和推動下,胡林翼不僅很快改掉了自己的惡習,而且一舉數得,成為晚清南方天空的頂樑柱之一。

    可以說,胡林翼的成長和成功離不開岳父陶澍的洞察力和悉心教導。

    3、道光帝多次稱讚能臣幹吏。

    陶澍為官時,既嚴肅處理積壓的冤案,又體恤民情,鼓勵商貿往來,讓老百姓“家有更多錢”。

    此外,陶澍還經營水路運輸,興辦海運,極大地促進了大陸運輸業的發展。

    在培養人才方面,陶澍作為近代實學的開創者,向朝廷推薦了許多實幹家和官員。

    除了上面提到的左、胡林翼,林則徐、伊里布都是陶澍成功推薦的。

    道光多次稱讚陶澍“坦誠不避怨恨”。

    1839年,陶澍61歲病逝後,道光帝不僅給了陶澍太保太子的稱號,還諡號“文怡”,並允許他在經脈殿供奉。

    《清史稿》對他的評價是:“陶澍治水利、水運、鹽政,百年有益,為屏之德,無可厚非。”

    陶澍一生事業蒸蒸日上,家人子女也享受到了各種優待。

    但陶澍的出身並不突出。在成名之前,他甚至生活貧困。到什麼程度?

    這麼說吧,說到陶澍的家庭條件,連沒上過門的老婆都不願意嫁,苦不堪言。最後在公公的安排下,陶澍的新娘居然被換掉了。

    陶喆的新娘為什麼會被掉包?

    陶澍年輕時,在家人的安排下,與當地一位名叫黃的女子訂了婚。

    黃家是安化有名的富商。他家境殷實,但家境不高。他從來都不是學者。恰好陶澍家世代耕耘讀書,但家境貧寒。在媒人的幫助下,雙方家庭各取所需,他們結成姻親。

    本來黃家人就指望陶澍能一舉奪魁,不如順著光。但陶澍連續考了三次,被封為孫山。

    陶澍心裡不著急,黃家人著急。準女婿一直考不上怎麼辦?不讓寶貝女兒嫁過去,還跟著種田讀書的苦日子?

    就在黃家猶豫苦惱的時候,當地另一大家族吳家在聽說黃小姐“美若天仙”後,也找上門來求婚。

    作為一個富家子弟和一個窮書生,黃小姐和她的父親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

    但是黃家和陶家訂婚了。我們能做什麼?

    黃氏家族雖有“鄙視窮人,熱愛富人”的思想,但不願揹負這個惡名,主動要求陶氏家族斷絕婚姻關係。

    這件事讓黃的家人不知所措。就在這時,黃姑娘的一個丫鬟走上前來:“陶家素未謀面,我願代姑娘嫁給陶家,讓姑娘如願嫁給吳家!”

    1909年,20歲的陶澍如約娶了“黃小姐”。雖然她生活依舊清貧,但幸運的是,婚後,她和丈夫結婚了,生活很幸福。

    嘉慶七年,陶澍終於高中進士,道光十年,陶澍升任兩江總督,陶夫人也被皇帝冊封為貴妃。

    按照規定,朝廷要按照制度錄入御妻的籍貫、出生、姓名等資訊。這時,陶夫人不敢隱瞞,便把假結婚的原委告訴了陶叔。

    也有人認為,陶澍其實早在結婚那天就知道了新娘調包的事。

    這個故事在清代學者梁的《東北園志》中有詳細記載:

    “一貧如洗,又被黃的女兒僱在同城。一個姓吳的有錢人,嗅到了黃種女人的美色,求做她兒子的繼女,把黃種翁吐出來厚利。黃萌有不同的願望,強迫公眾解除婚姻,這是公眾不能接受的,黃女的母親也不願意這樣做。

    而吳立之女芝罘,意已決,其父主持甚強,遂立誓不窮。有管家願意帶頭,女方母親答應。文怡也坦然接受。起初,毫無疑問,即今之妻者,得聖旨一品也”。

    陶澍如何看待「掉包的新娘」?

    在意識到自己被騙後,陶澍沒有生氣而是高興。如果當年太窮又愛富的黃小姐嫁了,現在還會過這麼平靜的生活嗎?

    陶澍坦然接受了妻子的“丫鬟”身份。他非但沒有低估她,反而因為她多年的努力而更加尊重她。

    還有嫁給吳家做富婆的黃小姐後來怎麼樣了?

    清末學者王在《苦亭雜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戲劇性的場面:

    1830年,兩江總督陶澍正在視察水路運輸,一個僕人來報告說:“大人,有位老太太想見您。她說她是你老婆!”

    陶叔立刻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他對僕人說:“給她五十兩銀子,打發她走,我就不用見她了。”

    沒想到第二天,老婆婆又哭著來了,說錢被小偷偷了。

    陶澍沒有追究事情的真相,而是命人給了她五十兩銀子,把她打發走了。

    誰知,第三天,老婆婆又以同樣的理由來找陶叔,一而再,再而三地叫人傳話:“生活清貧,但錢不保。你願意做妻子嗎?”

    也就是說你是男的,連錢都留不住。你作為妻子的生活在哪裡?

    老婦人羞愧難當,不敢再來到陶澍的門前。

    這位老婦人正在談論陶澍應該娶的黃小姐。

    有人問:黃小姐不是嫁入“豪門”了嗎?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

    原來,黃小姐雖然如願嫁到了吳家,卻發現吳家是個“是非之地”。

    吳公子懵懂無知,打架鬥毆,無惡不作。結果在一次野戰中被對方打死。沒過多久,吳老爺子就去世了。

    黃小姐無依無靠,又無子女,只好任由吳家侵吞家產,然後被趕出家門。

    在現有的史料中,黃小姐的結局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陶澍知道黃小姐的事之後,既往不咎,叫人送了五十兩銀子給她。結果黃小姐“羞得要死,天天拿著銀號哭,卻捨不得用”。

    她想起自己和丫鬟過去和現在的生活狀態,不禁心酸,羞憤之下自殺。

    另一個是黃小姐在得到陶澍的救濟後,羞愧難當,上山出家為尼姑。

    北魏也有一位富家千金婁昭君,在面臨婚姻時,做出了與黃小姐完全不同的選擇。

    婁昭君出生於北魏的一個官僚家庭。從小,她的父母對她的婚姻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嫁到高門大戶,幫助她的家人。但是,婁昭君暗戀一個看城門的兵。

    面對父母的反對,婁昭君不為所動,決心嫁給那個一無所有的軍人。在婁昭君的堅持下,婁福和婁木不得不同意女兒的婚事。

    婚後,在婁家人的支援下,這名士兵屢立戰功,最終成為北魏不折不扣的權威。這個士兵的名字叫高歡。

    他的兒子高楊建立了北齊,高歡被追封為吳縣皇帝,而婁昭君則逐漸從渤海公主晉升為皇太后和太皇太后。

    我們有一句老話:“窮人生活在困境中,但富人有遠親在山上。”

    人對別人的看法往往會受到當下貧富的影響,就像黃小姐的家庭和她父親一樣。他們只求眼前富貴,巴不得毀了和窮書生陶澍的婚姻。

    陶澍成名後,他們後悔了。他們在識人方面趕不上陶澍和婁昭君。

    我們常說:“欺負一個白鬍子,不如欺負一個窮小子。”

    我們看人,不僅要看家庭現狀,還要看對方的個人性格和能力。

    窮孩子肯上進,總有一天會富貴;另一方面,如果富家子弟揮霍無度,就會陷入貧困。

  • 7 # 我還是從前的那個少年

    兩江總督陶澍與一個女子有婚約,成婚時女子嫌他是窮書生,不願嫁,老丈人就把丫鬟當做女兒嫁給他。他也將錯就錯,後來他高榜得中,當了大官與夫人和和美美,丫鬟成了小姐,小姐恐怕悔的腸子都清了。

  • 8 # 一微笑的雲一

    陶澍與黃姓地主女兒早已訂婚。可成親之時陶家已經敗落,黃家怕女兒吃苦,就讓丫鬟代嫁。幾年後精明黃家為此吃盡苦頭。

    陶澍(shù)祖上是個大財主,田地房產眾多,但到了陶澍的父親陶必銓這一代,因為不善經營,就敗落下來了。陶必銓只能以教書為生,家境十分貧寒。

    陶必銓在家境尚可的時候,給兒子陶澍定了一門娃娃親,女方是同縣地主黃姓人家的姑娘,知書達理,端莊美麗。

    當時陶澍正參加會試,結果成績很不理想,名落孫山。黃家擔心陶澍會像他老爹陶必銓那樣一直考,考到人到中年都不考不中,那豈不就和陶必銓一樣一輩子當個窮教書先生?女兒跟了他豈不是要受苦?

    正在此時,當地的富豪吳公子聽說黃小姐才貌雙全,十分心動,便委託媒婆帶著重金來黃家求婚。

    黃爸爸自然十分樂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富豪吳公子。於是黃家想退婚,但陶家不肯。

    如果強行退婚,對黃家的家族聲譽會造成很壞的影響,在古代,大家都把聲譽這事看得很嚴重。

    就在黃家上下左右為難之際,黃小姐的貼身丫鬟挺身而出,提出可以由她代替小姐出嫁,反正陶家從來也沒見過黃家小姐。

    黃母喜出望外,馬上認丫鬟為義女,對外宣稱是家中二小姐,並且將原來給黃小姐準備的豐厚嫁妝悉數轉給她。這個所謂的黃家二小姐就是日後陶澍的原配夫人黃德芬。

    新婚之夜,丫鬟就把自己代嫁之事和盤托出,並請求他的原諒。誰知陶澍聽完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安慰新娘說,你不用害怕,以後你就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我們一起好好過日子。

    黃德芬雖然出身低微,卻是一位非常合格的賢內助。

    婚後,黃德芬對窮苦的生活毫無怨言,她幫陶澍孝敬父母,裡裡外外打點一切瑣碎事務,讓陶澍可以專心讀書;而陶澍也對新婚妻子的支援理解非常感恩,所以夫妻感情一直也都不錯。

    並且,黃德芬也似乎是陶澍的福星,她在嫁給陶澍僅僅半年後,陶澍就考上了舉人,四年後又考上了安慶曆史上的第一個進士。

    做官之後的陶澍,也是有如神助一般,官位一直蹭蹭地往上升,歷任江蘇巡撫、兩江總督、太子少保,成了當之無愧的國之重臣。丫鬟也因此麻雀變鳳凰,成為了皇帝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

    而嫁給了吳家公子的黃小姐,算是吃了大虧了。黃小姐嫁入吳家後,的確過了一段時間的闊日子。但是好景不長,沒幾年時間便遭遇大變故。黃小姐的丈夫在一次爭執中被對方打死,吳爸爸因為太過傷心,不久後也過世了。

    丈夫、公公一死,族人們欺負黃小姐寡弱無助,又沒有子女傍身,便以“不守婦道”為名把黃家小姐給趕出了吳家大院。

    心裡那叫一個苦啊,黃小姐只得回孃家,可沒幾年隨著父親的去世了,黃小姐在孃家也呆不住了,只得委身在一所破廟之中,然後在附近開墾了一些荒地,種點糧食蔬果維持生計。

    已是誥命夫人的丫鬟並沒有忘記當年小姐的恩情,她得知這個訊息之後第一時間派人回老家找到了黃小姐,將她妥善安置在了陶家在安化的老宅之中,黃小姐羞愧萬分,就在陶家庵堂出家為尼,青燈古佛,了此一生。

    所以,人生中有時確實不需要太會算計,人算不如天算。

    如果當初黃家老爺和女兒能信守承諾,黃小姐也不至於如此淒涼。

    黃小姐精心計較,算來算去的結果,反而是錯失良緣,誤了自己的一生;而善良厚道的俾女,反而最後成為了一品富貴夫人。而這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命運,又能夠怪罪誰呢?

    陶澍雖家境貧寒,但受良好的家風薰陶,心胸寬廣,他知道黃家換女代嫁之事後並沒記恨黃家,而是認為這上天造就的姻緣,開心接納下來,並倍加珍惜不嫌貧愛富的妻子。

    陶澍如此心胸寬廣,豁達大度,難怪在黃家悔婚換女後,反而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並能在複雜的晚清官場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對未來有何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