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刷子哥電商

    聖賢的學問已經綿延傳承了千年之久,“良知”這兩個字便是口口相傳的根本。想要了解整個世界自然而然的大道理,還得良知這樣從身邊最小處的道理出發。這個小道理包含在日常的生活行為裡,其本質卻是早在聖賢道出之前就存在了。我們即將分別之前還有什麼話可以說?姑且勸勉大家不要辜負了踐行的酒席吧。

    解釋題主問的這一句:這句沒有主語,但從上下文推知應指王陽明關於良知的學問。宋明理學認為,真正的道理真知,是萬世不易的規律法則,聖人也只是能夠俯仰天地,看透了這個道理,而道理早於聖賢存在,故而傳說伏羲取法天地,畫出先天八卦圖,但陰陽生息的道理,早於畫卦而存在。此處藉以指王陽明認為人的良知也是如此,所以千百年前千百年後有聖人出,都會認可這個道理。

    所謂“直造先天未畫前”。而這個道理又其實無處不在,蘊含於日用常行之間,不在於什麼唱高調的高風亮節,只是百姓舉手投足而已,故而道理不離日用。如果離開了日用,不是能與一般的行為相關聯的,那也就不算真正的道理,譬如蘋果不能從樹上掉下來,那萬有引力也不成立了。所以說“不離日用常行內”。頸聯與頷聯關係緊密,一起讀就可以理解。

  • 2 # 高昕原

    這兩句詩,出自王陽明的«別諸生».用淺顯的解釋就是:那些平常說的大道理,即"良知",離不開人們的日常生活,早在遠古時代就存在於天地之間了。"先天",是指先天八卦圖,為伏義所創。"先天未畫前",是說比伏義畫八卦圖之前還早,直言歷史之遠,年代之久。

    附:《別諸生》

    綿綿聖學已千年,兩字良知是口傳。

    欲識混淪無斧鑿,須從規矩出方圓。

    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

  • 3 # 容濟點火器

    王陽明說的:

    綿綿聖學已千年,兩字良知是口傳。

    欲識混淪無斧鑿,須從規矩出方圓。

    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

    本身他就是一個唯心類的人物,在他看來心外無物,"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對應前面的說法是,“良知”才是認識這個世界的主體,這個世界是“混沌”雜亂不能辯解,要想認識這個世界,要立出規矩來,而規矩是靠日常的一些經驗的東西,就是一些道德規範,透過這些來認識真實的世界,因為現在的世界被一些東西汙染了,真實的世界是“畫前”的那種純淨,你要透過良知和道德規範結合起來,才可能認識真實的沒有被汙染的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記得當年的同福客棧嗎?《武林外傳》裡你最喜歡的角色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