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默默靜聽繁華

    初期往往很難做出後肩胛骨“繞開”背部肌肉這個動作,也較難感知到形成“翼狀”突出時後背肌群的緊張狀態。很多人只是努力收緊背部肌肉,但往往後肩胛骨並沒有向後做“繞開”運動,而是向身體左側擠壓著背部肌肉。這時會感覺肩背部被擠壓成了一團,很不舒服,而且後肩胛骨的位置也不易確定、找不到一個清晰、穩定的感覺,導致拉距也是經常變化。此外,由於後肩胛骨與背部肌肉擠壓在一起,缺乏進一步活動的空間,撒放前的“背加力展持”往往導致身體被帶著向右轉,前手輕微右移、箭去往往偏右。

      背部的力量需要一些輔助的專項力量訓練,一旦能夠正確做出後肩胛骨“繞開”動作後,在拉弓到達“入彀”前位置時,會感覺後肩胛骨“卡進”了一個相對清晰、固定的位置。經過2000箭以上的實射訓練後,後背肌群緊張程度的“肌肉記憶”可基本形成,你會更加熟悉這個位置,知道已經基本拉滿弓,可以進行“靠位”和“力量轉移”了。用這種方式,優秀的射手“入彀”前拉距控制的精度可在3-5毫米內。

    靠位(彀)與力量轉移。如果把拉弓比作“拉槍栓”的話,靠位就有點類似於最後的“上膛”動作。射手在拉弓達到“入彀”拉距時,箭桿與靠位點(嘴角或下頜等位置)之間還會有4-5毫米的間距,這時需要背部輕輕用力一帶,使得箭桿輕輕、但是穩固地靠在射手慣常的靠位點上,後手的大、小臂也隨之自然地夾緊,取得一個更加穩定的姿態,我們稱之為“彀”。

      前文提到“半弓”時應進行第一次力量轉移,“半弓”到“入彀”前的拉弓應主要由背肌收縮完成;而靠位時由背部肌肉收縮來完成動作,實際上是在進行最後一次力量轉移。此時,遠體的手臂、手部肌肉越放鬆,近體的肩、背部肌肉承擔的力量越大,直線用力就“越純”,撒放時的一致性就越好。

      如果說靠位前的拉弓動作是快速、大幅度、清晰可見的,靠位後的“背加力展持”動作是緩慢、微小、不易察覺的。因此,靠位不是拉弓動作的終結。靠位後,依然必須保持整個拉弓的勁不能松,力不能斷,即保持所謂“持續用力”。

      初習者很容易犯兩個錯誤:一是認為靠位後拉弓就結束了,在放鬆手、臂用力的同時,肩、背部的肌肉也隨之放鬆了。此時從射手的正面觀察,會發現靠位後射手的拉距在變短、箭在緩慢的“向前爬”,即所謂的“內合”,非常影響弓箭效率的發揮。長此以往,射手的拉距會越來越小,打出的箭都是“弱箭”;而且對部分用箭頭輔助瞄準的射手,射準精度更是無法保證。

      二是靠位後拉弓的力停頓住了。由於靠位本身是開弓過程中的一個穩定動作,初習者很容易為了求穩定而停止了“持續用力”,這樣在隨後的“背加力展持”階段,需要額外的增加力量來重新啟動“展持”和“撒放”動作,容易破壞動作的一致性。從外部觀察,這樣的射手在撒放後身體往往會有明顯的晃動。

      還有一點需注意的是:儘量用箭桿而不是箭羽來進行靠位。箭羽靠位容易形成“虛靠”,箭桿靠位則相對容易靠實,再輔助以靠位後的“口吐翎花、耳聽絃”(用箭羽、弓弦貼在臉部的相對位置輔助測定拉距)或“前手知鏃”,優秀射手的拉距測定精度可以控制在1-2毫米內。

    前後肩的下沉。依然要確保兩肩下沉到位。前肩松,則箭去散佈大、無準頭;後肩松,則箭去歪扭、綿軟無力。

    做好“入彀”和“彀”,就為隨後的“展持”和“彀極撒放”打好了基礎,這一箭已成功了70%,但這個步驟卻是整個開弓過程中較難的部分,很多感受無法準確的用語言清晰表達,需要習射者堅持不懈地練習、體會、感悟,才能有所收穫。

    做好“入彀”和“彀”,就為隨後的“展持”和“彀極撒放”打好了基礎,這一箭已成功了70%,但這個步驟卻是整個開弓過程中較難的部分,很多感受無法準確的用語言清晰表達,需要習射者堅持不懈地練習、體會、感悟,才能有所收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繪畫基礎可以學動漫製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