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包包包包包子cpp

    看大家分享了很多關於語法細節的部份,所以我想從語言習得的層面來分析一下語法學習。

    1. 語法到底要不要學?

    這個答案是必然的,肯定要。很多人覺得說英語的美華人,英華人也不學語法,但他們的英語一樣很好。又有人說我們華人從小到大也沒怎麼學過語法,但是我們自己的中文一樣也很好,所以語法被很多人忽略掉了,甚至有語法無用論的說法。

    這麼聽起來好像是挺有道理的,但其實是有邏輯問題的。對於我們華人來說,漢語是我們的母語,英語是一門外語。母語和外語的習得方法本身就是不相同的,不能按照母語的學習方法來套用外語的學習方法,這本身就是有矛盾的。

    在我們從出生開始習得母語,每天24小時不間斷的接觸著我們的母再說吧,在這一過程中有著大量的聽說讀寫並且試錯了無數次。所以已經被動的將這套“語法規則”儲存在了我們的大腦中,所以我們很少說錯話。但對於一個外語學習者來說,沒有我們小時候那樣的語境去練習,去試錯。如果不主動的去學習這套語法規則,而是刻意的去追求那個量,這樣的學習效率是大打折扣的。

    對於學習英語的我們來說,語法是拐仗,透過語法的規則,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解決聽,說,讀以及寫的問題。越是學到語言的後期,越是涉及讀和寫,就越是深知語法的重要性。

    2. 語法到底要什麼時候學?

    很多人說一開始就要學,但我的建議是:語法學習一定是建立在大量的輸入基礎上的。輸入是什麼,其實就是聽和讀。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語法是語言規則,是幫助我們理解和更好的使用語言的規則。所以在沒有接觸語言之前就去接觸規則,只會一個頭兩個大,因為你完全不瞭解這門語言,對這門語言沒有形成一個基本的概念,又怎麼可能學好這個語言繁雜的語法規則?所以對於一個英語小白來說,上來就講時態,講句子結構,不瘋了才怪。但是在大量的輸入以後再來接觸規則,因為已經有大量的輸入基礎,對這個語言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無論是講時態還是結構,大概都會有個印象,這時再去學習語法,就會產生“哦,原來這個句子是這樣”,“哇,原來這裡是這麼回事”的感嘆。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題主的問題,怎麼學好語法和時態:先要去輸入,每天固定的輸入一段時間以後再來學習語法,這樣系統的學習一段時間語法知識,然後在不斷的輸入的基礎上對語法點再進行查漏補缺,這樣語法自然而然就學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帶孩子完全不跟孩子互動,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