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和歌

    《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是很有特點的,其實不像題幹中說的那樣沒有一個好女人,裡面各個階層,不同出身,不同性格的女性是比較鮮活的,也不乏被傳統文化認為的“好人”,也就是貞潔烈女類的人物。下面就盤點一下:

    林娘子算不算好人?

    比如林沖妻子林娘子,可以說是個美麗動人女性。這樣一樣漂亮賢惠的妻子形象卻偏偏被高俅的乾兒子高衙內看上了,把林沖逼上梁山。林娘子面對高俅乾兒子高衙內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自殺身亡,可以說是從一而終的烈女形象。

    還有一個相對高階一點點宋代娛樂圈明星李師師,和潘金蓮和閻婆惜的命運就不一樣。她是大宋時代的青樓歌姬。這個人可能有人物原型,在一些野史、筆記小說都提到過。據傳,李師師曾深受宋徽宗喜愛,並得到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水滸傳》中與燕青有染,愛慕燕青。

    孫二孃綽號母夜叉,梁山三位女將之一,人稱梁山妖豔第一,在水滸傳中他是張青的妻子,黑店老闆娘。在孟州道十字坡與張青開酒店賣人肉。孫二孃後來跟隨張青上了梁山,主持梁山泊西山酒店,迎來送往,打探訊息,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條好漢,隨宋江征討方臘時,孫二孃陣亡。

    女俠形象比較有特點!

    《水滸傳》中還有另一種女性形象就是江湖女俠,比如像扈三娘這個人物, 綽號“一丈青”,梁山三位女將之一。原與祝家莊的祝彪訂了親,宋江攻打祝家莊時,同為獨龍崗上的扈家莊派兵救援祝家莊,扈三娘於陣前俘獲了梁山的王英,後來被林沖所擒,便投降梁山,成為梁山第一女將。後來,扈三娘與王英由宋江主婚,結成夫妻,同掌梁山三軍內諸事。後來征討方臘時,丈夫王英戰死扈三娘前往接應時也為鄭彪所殺。

  • 2 # 王潤璞

    水滸傳中潘金蓮,閻惜嬌都不是好女人,我們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水滸傳中潘金蓮,閻惜嬌最初都是內心善良的,並不是淫蕩成性,殺夫害命的蛇蠍心腸之人,只是命運的捉弄,是她們誤入歧途,難以自拔。

    我們先說潘金蓮,自幼家境貧寒,父母把她賣與張大戶為婢,好色的張大戶看金蓮出落得像朵花一樣美麗,就要強行霸佔,潘金蓮至死反抗,寧願嫁給外號三寸釘的武大,也不委身張大戶,這是多麼的堅強有志氣,婚後潘金蓮持家有方,並未有出格之舉,當遇見身材魁梧的武松,沉睡的春心開始盪漾,若說潘金蓮淫蕩,不如說她從未有過男歡女愛的歡愉,遇見武二郎,她春心浮動,難以自持,也在情理之中,她與武大並沒有感情,遇見武松,可以說是她的夢中情人,當遭到武松拒絕後,因愛生恨,在武松與武大之間對比較,更覺得武大與自己不配,後巧遇西門慶,已經春心浮動的潘金蓮又怎會經得住情場高手西門慶的挑逗,一拍即合,慾望之心忙乎所以,最終走入深淵,落得個蕩婦之名。閻惜嬌的命運不比潘金蓮好到哪去,為感恩委身與宋江,而且連個名分都沒有,閻惜嬌不沒有不滿足,怪就怪黑三郎宋江,貪歡之後,百般冷淡閻惜嬌,獨守空房的年輕少婦抵不住寂寞,與張文遠勾搭成奸,而且不知滿足最終為了慾望丟了性命。

    我覺得之所以潘金蓮,閻惜嬌被指責為壞女人,這與當時的社會與環境有關,如果此二女生在當今,也許會是賢良的女人也未可知。

  • 3 # 曹銳

    家有賢妻夫無橫禍,

    論找個好媳婦的重要性

    提起潘金蓮人人皆知,年輕貌美,原清河縣大戶人家侍女,書上說因不讓主人潛規則被賣,我倒認為是因女主人爭風吃醋,而把她送給了三寸丁枯樹皮武大郎來羞辱她。

    嫁給武大後依然不守婦道,街坊四鄰傳言她,無般不好,為頭的愛偷漢子。

    武大郎也是個顧臉面之人,帶著潘金蓮躲到陽谷縣,遇上西門大官人,這次就不只是帶綠帽子的事了,連小命也喪在媳婦之手,連累自家兄弟武二郎不但丟了官職,還差點丟了性命,最後逼上梁山落草為寇。

    閻婆惜,是個有幾分姿色的歌妓,賣身葬父,宋江仗義疏財不但幫閻安葬了父親,還給她個安身立命之處,按道理閻應感激不盡,找機會報答宋江。可她是怎麼做的呢?住著宋江的房屋還在外面偷人,宋江知道後大度表示要成全他們。而閻貪得無厭拿晁蓋書信要挾,逼得宋江失手殺人發配江州。蛇蠍心腸的閻婆惜死於貪得無厭,私慾太重。

    這兩個女人在水滸傳裡被描述成十惡不赦的壞女人用來警示後人。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都是好女人,但也有個別不好的。潘金蓮,閻婆惜的故事告訴男人,能找個漂亮媳婦當然好,但也不能只貪圖美貌而不顧品行,搞不好會惹禍上身的。

    找個善良懂事的女人吧 ,家有賢妻夫無橫禍是古訓。

  • 4 # 華山風骨映渭水

    首先承認,這兩個人我不熟悉。但我知道四大名著的《水滸傳》,也知道坊間關於潘金蓮與西門慶的故事。

    我的回答是:潘金蓮、閆惜姣這兩個人雖然說是作者塑造的,但她們代表了當時那個時代一部分女人的實際生活狀態,作者的本意我想不是想扁低她們,而是諷刺和反應那個時代婦女的境遇和生存狀況。她們只是悲劇的代表人物,錯不在她們,不能說他們沒有錯,但也不能就說她們是壞人。我無意替她倆開脫,但我相信她們如果能生活在現在,將會成為追求婚姻自由和愛情幸福的代表人物,帶動一種潮流。

    “三從四德”一直作為中華文明的優良美德傳承下來,有其可貴的一面:女人應該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但也是綁在女人勃子上的枷鎖,也反映了封建社會女人的地位:男尊女卑。作者塑造這兩個人的形象,他也逃避不了時代的侷限。現代的讀者把她兩看成是怪人,也沒有完全明白作者的本意。不過,習慣成自然、眾口莫變,自然而然她們就成壞人了

    多說無益,我的意見是:她倆有很大的缺點,但絕不是真正的壞人。

  • 5 # 雲遊者說

    確實如此水滸傳中的女人,潘金蓮,閆婆惜,潘巧雲都被描寫為蕩婦,於他人通姦。要知道在封建社會中婦女沒有人權地位,她們在家從父母,出嫁從丈夫,夫死從子,因而好多女性都被折磨摧殘而死,她們沒有婚姻自由,得不到真愛,悄無聲息的死去。而潘金蓮等女人為什麼能在水滸傳中出現,是因為她們的丈夫或親人是梁山泊的好漢,因此在英雄的傳記中,她們作為附屬而被記載,如果沒有宋江,武松,楊雄,石秀這些英雄,她們也會像中國封建時代千千萬萬受壓迫的婦女一樣,含恨而悄無聲息的死去。

    為什麼沒一個好女人,是因為她們婚姻不幸,沒有真正的愛情,潘金蓮嫁了個很醜的矮個子武大郎,潘巧雲是寡婦二婚嫁給了楊雄,閆婆惜因喪父得到宋江的施設買棺木,她於母親的生活無依靠而嫁給宋江做外室,她們都未得到真愛,因此紅杏出垟有了外遇,封建社會女人是從一而終,不能離婚的,只能被男人休棄不要,所以她們又不甘心於不幸的婚姻,背叛封建社會給她們造成的不幸,從舊覌念來看她們是壞女人,水滸傳中也有好女人,如林沖的娘子,她於林沖恩愛幸福,但同樣在封建專治社會都被廹害,命運悲殘,總之書中描寫這些女人的壞,是封建社會造成的,她們都是封建社會的殉葬品!

  • 6 # 淺淺一聊

    潘金蓮是被《水滸傳》汙名化的人物,現實中的潘金蓮根本不是壞女人,她少女時候還是遠近聞名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潘金蓮和武大郎都是貝州清河縣潘家莊人,是一位名媛。其父官拜知州,武大郎少時家貧,在潘金蓮家做勞工,潘金蓮見其聰明勤奮好學上進,自少時就與武大郎暗生情愫,定下婚約,可以說兩個人是兩情相悅,情投意合,之後,武大郎更是金榜題名,高中了被封為山東陽谷縣令,他兩夫妻白頭偕老恩恩愛愛,並育有四個孩子。

    那為什麼他倆被汙名化呢,武大郎少時家貧,曾經受到好朋友黃堂的資助,後來黃堂家裡遇大火,落魄時候求助於武大郎,想在衙門謀個職位,武大郎好吃好喝招待了黃堂但卻沒有提幫忙找差事的事情,黃堂一氣之下不打招呼就走了,鬱悶氣難消,沿途散佈武大郎的謠言,後來他結識惡霸西門慶,謠言更加傳得離譜,連帶潘金蓮一起被他倆造謠成淫婦,後來傳播太廣,被施耐恩聽取,把謠言寫進了書裡,後來乾隆皇帝都給武大郎立碑澄清,西門慶後人也出面道過謙,但是傳播太廣,甚至至今陽谷縣當地,武姓和潘姓都不通婚,人們思想很難扭轉過來。

    閻惜嬌是宋江小妾,並不是正妻,閻惜嬌認識宋江之前是歌妓,和她母親相依為命,大家應該也知道,那個年代,一個女孩子淪為歌妓是什麼樣的處境才會去做歌妓,她身邊的環境又是什麼樣的,而她會是個什麼樣品質的人,後面她嫁給宋江做妾,閻惜嬌在嫁宋江之前看過的風月場面肯定不少,而且也不確定它嫁人之前是冰清玉潔的人品,大可能之前就是一個風流的女人,後面宋江滿足不了她的生理需求,她出軌宋江下屬,結合她的經歷也並不讓人驚訝。她後面拿宋江與晁蓋的信件威脅宋江要黃金,也是情理之中的,畢竟她確實很缺錢。

    男人女人都有好人,壞人,不能帶偏見,僅僅通過性別來判斷人的善惡施耐恩作為大作家也是不夠嚴謹,只能說他也是為了情節需要就地取材,沒有做好調查吧,這是不對的。

  • 7 # 發現美好時光66

    水滸傳中為啥就沒一個正常女子?全是施耐庵的“個人愛好”

    水滸一開始就沒有一個好女人。大家佩服宋江,他成了梁山首領,但他是個什麼人呢?就是縣衙裡面代理民詞的人,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刀筆小吏”。倆人打官司,他能舞文弄墨,把一點理都沒有的說成是佔理的。

    宋江娶了個小老婆,叫閻婆惜,閻婆惜是好女人嗎?她用不著姓潘,她姓閻。根本問題不在水滸裡的女人姓不姓潘,而在《水滸傳》這個作者對當時的女性有偏見。這可能是由於他個人的經歷,沒有遇見好女人,這是我個人的看法。這些女人偷情的根本原因也是被“逼上梁山”的。

    這部小說中描寫偷情的女人有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以及賈氏等七、八人之多。小說不惜筆墨,大肆渲染,而這些女人的偷情,無一例外的皆是被逼所致。當然,這些女人的被逼所致的紅杏出牆,放蕩縱慾,不能堅守倫理道德的底線,儘管有可惡之處,但是她們也罪不致死。

    一百單八將中,儘管還有扈三娘、孫二孃、顧大嫂這三位做點綴的女人。仔細看來,她們很難說是正常的女人。

    做女人的,只能老老實實接受命運的安排,依附男人;如果反抗,只有兩條路,要麼像孫二孃那樣做不像女人的女強盜;要麼,就做被社會道德所排斥的淫女蕩婦。除此而外,別無選擇。在男權主導下的封建王朝,正經女人的標準尺度應該是諸如“三從四德”、“賢妻良母”、“守貞如命”等。

    做女人的,只能老老實實接受命運的安排,依附男人;如果反抗,只有兩條路,要麼像孫二孃那樣做不像女人的女強盜;要麼,就做被社會道德所排斥的淫女蕩婦。除此而外,別無選擇。在男權主導下的封建王朝,正經女人的標準尺度應該是諸如“三從四德”、“賢妻良母”、“守貞如命”等。

    《水滸傳》裡,符合這樣標準的女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林沖的娘子。她由於不甘忍受高衙內的調戲侮辱憤而自殺。在施耐庵的觀念中,男人是不能近女色的,如若好色就不是好漢。因此,當李逵聽信他人之言,懷疑宋江在搞女人時,便立馬翻臉,甚至不惜跟宋江動刀子。

    在這些梁山好漢眼裡,誰娶老婆,誰近女色,誰就算不得真正的好漢。

  • 8 # 現男友影視

    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賈氏是《水滸傳》中的四位“淫婦”,她們都是與人通姦,被人殺死的。作者有心讓她們落得個遺臭萬年的下場,然而這幾位“淫婦”卻引起了眾多的爭論。

    對於這幾位女性,作者詳略不同地向讀者介紹了她們的出身,生活環境,坎坷遭遇,人物性格,使我們對她們成為“淫婦”前的真實生活有所瞭解。做人使女的潘金蓮“不肯依從”那個大戶的糾纏,被“倒貼些房奩”白白嫁與了“身不滿五尺,面目生得猙獰,頭腦可笑”的武大;只因閻婆得了一口棺材、十兩銀子的救濟而“無可報答”,用女兒閻婆惜與宋江“做個親眷來往”。她們有分別遇上了“這般三答不回頭,四答和轉身的人”,“只愛學使槍棒,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緊”的宋押司,“一個月倒有二十來日當牢上宿”、“心思亦不在女人身上”的丈夫,“平昔只顧打熬氣力,不親女色”的員外。這便是潘金蓮們的婚姻——殘酷的報復,廉價的買賣,任意的擺佈,無奈的依從。這便是“淫婦”們的人生旅程的前期生活。書讀至此,引起了人們幾多憤恨,幾多不平,幾多同情。儘管“淫婦”們的生活引起幾代人的爭議,但都以作者的真實描寫為依據,我們看到了現實主義筆法的成功。

    潘金蓮們生活在中國封建社會得宋代——封建統治階級集歷代腐朽反動的婦女觀之大成的時代。皇權、神權、族權、夫權四條繩索緊緊地套在中國女性的脖子上,婦女的命運已經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度。社會不給她們以出路,作者同樣沒有給她們出路。在她們“偷人”、通姦、甚至殺夫之後,得到了“應得”的下場。武松“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取出心肝五臟,供養在靈前”;宋江“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鮮血飛出------那顆頭伶伶仃仃落在枕頭上”;潘巧雲被“一刀從心窩裡直割到小肚子上,取出心肝五臟,掛在松樹上”;賈氏被盧俊義“割腹剜心,凌遲處死,拋棄屍首”。這就是作者設計的下場。為了使這種設計顯得合理,作者分別鋪陳了大量的故事情節,在這些故事情節中,作者沒有給四位女性一絲惋惜,一點同情,只是一片咬牙切齒的憎恨。而恰恰是這些故事情節,模糊了四位女性性格扭曲的前因,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也引起相當讀者對四位女性的憎恨。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潘金蓮該殺夫,閻婆惜該訛詐,潘巧雲該墮落,賈氏該通姦。這四位女性的結局是封建時代只追求個性解放、只追求所謂個人幸福的婦女的必然結局。我們不能要求作者有這樣的思想態度,問題的關鍵是,作者在鋪陳這些故事情節時,始終抱著“萬惡淫為首”、“婦女是禍端”的封建觀念,字裡行間滲滿了這樣的女性就是罪惡源泉的說教。而前文關於四位女性身世的交待正是作者“無條件的,直率的真實”,這樣,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就與作者主觀的思想動機產生了強烈的典型的撞擊。前面讀者所闡發的憤恨、不平與同情,並非作者主觀意圖的產物,而是源於作者一絲不苟、客觀如實地敘述。反映了歷史的普遍的心態。

  • 9 # 身死道消阿悟

    以下發表一下本人觀點: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說是非常經典的文學作品。

    這本書也是我非常喜歡的,我看了兩遍,非常喜歡裡面熱血的文字。

    但是看了一些大神的解讀,我覺得要重新審視《水滸傳》了。《水滸傳》其中很多內容都是虛構的,以北宋時期宋江在山東梁山泊造反的歷史事件為題材,而展開的一場綠林好漢反抗官府的壯大詩篇。

    書中很多好漢都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比如宋江、盧俊義、秦明、呼延灼等等,也有一些好漢是山大王,比如燕順、王矮虎等等,也有一些好漢就是單純的草根底層人物,比如三阮兄弟、兩解兄弟等等。

    在水滸的世界裡,好漢是正面人物,替天行道,是被世道所逼,是無奈之舉;官府的頭子像童貫、高俅、蔡京等都是政府的蛀蟲,以公報私,是十足的小人,兩個階層是對立的。

    但是後來看的多了,知道那些好漢大都是假的,這個隊伍裡有很多小團體,也有很多矛盾,很多人甚至劣跡斑斑,並不像表面上那樣一團和氣,很多好漢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並不都是非常擁護那個立寨宗旨的。

    作者從很多細節方面微微透露,可能作者想要表達的並不那麼簡單。

    總體來說,《水滸傳》就是“好漢”為了反抗世道,所以聚在一起,報團取暖。

    所以梁山好漢是正面人物,書中有正面人物,就會有反面人物,俗話說紅顏禍水,塑造兩三個壞女人形象,一是可以推進情節,像宋江一個清白之身,因為閻婆惜的緣故,最後只能逃亡,被逼上梁山;病關索楊雄是因為潘巧雲,被逼上梁山;潘金蓮也是武松那個故事中存在比較重要的角色,可以很好的推進情節,塑造正面人物的形象,顯得更豐滿。第二更顯主題,剛才也說了,好漢是被迫反抗的,是世道不讓他們活,所以才反抗,這就有了對抗,而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對抗,主題就凸顯出來了,潘金蓮、潘巧雲、閻婆惜三個女人肯定都是反面人物,她們的人物設定就是跟好漢們對抗的,所以最後好漢因為她們的緣故而上了梁山。

    所以她們的存在很重要,她們的人物設定也一定要又漂亮又裱。在前期的情節裡,和好漢展開對抗,並且最後好漢逼上梁山,肯定有她們的一部分原因,一句話,她們的存在是故事需要,她們的性格設定也是故事需要。

    總體來說,《水滸傳》是一部好作品,我非常喜歡。裡面的很多情節,比如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魯智深坐化等情節,寫的非常精彩,所以也塑造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人物形象,比如武松、魯智深、宋江等。

    好作品就是好作品,經得起時間考驗。

    以上均是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可以給你一點點幫助。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開開心心。

    下次見,古德拜!

  • 10 # 高高的坡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有趣,其實是這樣,《水滸》一開始就沒有一個好女人。大家佩服宋江,他成了梁山首領,但他是個什麼人呢?就是縣衙裡面代理 民詞的人,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刀筆小吏”。倆人打官司,他能舞文弄墨,把一點理都沒有的說成是佔理的。宋江娶了個小老婆,叫閻婆惜,閻 婆惜是好女人嗎?

    而在《水滸傳》這個作者對當時的女性有偏見。這可能是由於他個人的經歷,沒有遇見好女人--我的看法是,這是個別例子。女性在傳統社會裡的地 位、遭遇簡直沒法說,年紀輕一些的可能沒法理解,我們有旁觀的體會,那真是痛苦不幸。

    有些話,不好當著群眾的公開場合揭開說,比如女人的貞節,這個品格方面有了缺點。四川寫劇本的怪傑魏明倫,不就是為潘金蓮打抱不平嗎?潘金 蓮就一無可以同情之處?她也有難言之苦,她有苦悶,想另找合意的人,這當然合情理,只是丈夫再不怎麼樣,可以想辦法離開他,但不能用手段把 他害死。你說,我們是同情武大郎,同情武松,還是同情潘金蓮?所以這個事情就非常之複雜,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潘金蓮有心理上的、生理上的 多方面的需要,但是你不能害人,這是最主要的。武大郎本來是那麼可憐的人!至於武松,回到家一看,親哥哥不在了,一查原來是這麼回事,你能 說武松不對嗎?當然,他的所作所為是否都合理?我們沒有那個意思。設身處地地講,武松是個粗人,他沒辦法跟林沖比。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水 平、人品、頭腦,非常人所能及。所以一切要具體分析、具體評論。

    要想到多方面的因素,不要執意而論,不能憑一句空話、一個名詞,就去給人家做法官,做定論,判案,這既不是我們讀文學的態度,也不是做學問 的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地不是再生資源,都開發成房地產,如果,國家急需用地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