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70956884366
-
2 # 二姐燕燕
育兒方面,很多家長經常會斷章取義。就拿孩子摔倒了扶還是不扶來說,西方的育兒理念是讓孩子自己站起來,很多家長也認為:孩子摔倒了不要扶,讓他自己站起來!可是我們只看到西方家長不扶孩子,卻沒看到人家是怎樣鼓勵安慰孩子的。
自立不是不理
我們都知道嬰幼兒最重要的學習手段就是模仿,他在蹣跚學步時,摔倒了,沒人管他,他又從什麼地方能學習到關心人呢?他模仿什麼呢?那就是“不管”啊!
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影響著孩子性格的形成,當孩子跌倒或被碰撞而哭泣的時候,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他,就會造就他相應的性格特點。所以,孩子摔倒了不扶是對的,但不理就不對了。而站起來一定要理,因為從頭到尾都不理就會出現以下幾種後果:
第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呵呵!說了叫你別跑,這下好了吧!摔了!舒服了吧!下次看你還敢亂跑!”此態度會打造出一個遇到困難就逃避放棄的消極孩子。
第二種:“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咬牙切齒式)。“叫你別跑,你就是不聽!自己摔倒的還哭什麼!” 有的家長居然還不許孩子哭,打擊他,壓抑他,這樣很容易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人格扭曲,會打造出一個“忍者神龜”:懦弱、前怕狼後怕虎、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第三種:置之不理,假裝沒看見。家長的邏輯就是:你不理他他自己一會就爬起來了,你一理麻煩就來了,又哭又撒嬌的,還是不理為妙!這種教育下的孩子大多缺乏愛心、冷漠。因為他遭遇挫折時,沒有得到愛和安慰,而是面對冷漠,那他也只會用這招來應付別人和你!不客氣一點說,你也有不小心磕磕碰碰的時候,也會疼和難受,這個時候,當你也需要他來關心的時候,請你放心,他是不會來做的,因為他不會!不是他不做,而是他真的不會!
如果證據確鑿是在在校時間,請注意是在在校時間摔的,你的處理方法是,一:與班主任協商,提出自己的要求;二、班主任不能解決時,找學校領導;三、向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反應;四、訴諸法律。要緊的是你的要求既要保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利,也不可漫天要價,即合情、合理、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