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魔方詩人
-
2 # 俠客島69176191
人類在未來三十年能夠移民“火星”。這個想法有些超前。另外“火星”是否適合人類生存,這還得驗證。
這個“驗證”不知需要得N年。這不是小事。稍安勿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等等吧。 可能還會有“更好”的選擇。
-
3 # 董燕臨
現在科技飛速發展,三十年距離很長,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再加上機器人介入,我覺得可能很大。移民火星並沒有那麼困難,困難的是大量移民,只能建立一個生存的空間,但是火星永遠不會比地球好,火星環境惡劣,是被拋棄了的,移民火星也不過是苟延殘喘,地球才是根本,移民了火星,結果只有一個,滅亡。
-
4 # 蘭田猿人
就像在南極建科學考察站一樣建立由極少數人的科考站是有可能的,大規模移民恐怕一百年也夠懸的,也沒有必要,火星的生存環境遠遠比不上地球,如果不岀什麼意外和大的災變,地球將永遠是人類的家園。
-
5 # 東龍居士
很明確的告訴你,三十年內,人不可能移民火星。三十年內人類登入火星還有可能,但是移民火星,在火星上居住,那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列?因為移民火星,那麼火星上必須有已建成好的適合人內生存的生態環境,比如說封閉的生態圈,還有能返回地球的入航空基地,如果只能去火星,而不能回球,那不能叫移民。建設生態圈及航空基地是及其耗費時間和資源的。一開始的資源必須從地球上送去,然後開發火星資源,就地取材,按現在的科技,這個沒上百年的發展,根本做不到。另外,人類要移民火星,須先把月球給開發了,起碼把月球當做一塊外星開發的實驗田,如果連這一步都沒開始,何談移民火星。
-
6 # 牛海山
個人覺得,未來三十年,人類很有可能移民火星。
之所以這樣回答,其出發點是基於“能”的考量,而對於是否“需要”移民、以及“為何”移民,則是另一個問題的範疇。
以科學技術的角度來看,從1961年加加林首次進入太空,到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人類只用了8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太空探索大發展的飛躍。對於火星探索,截至2015年,人類已經發射43個火星探測器,成功17.5次(歐空局的“火星快車”取得部分成功),失敗25.5次。其中美國成功16次,失敗4次,另有日本的“希望號”失敗,以及成功入軌的印度“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
探索的過程中,已經有一些火星車成功登陸。其中,火星探路者(Mars Pathfinder, MPF)於1997年07月04日在火星表面著陸,機遇號於2004年1月25日登陸,勇氣號於2004年1月3日登陸;2012年好奇(Curiosity)號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它是美國第七個火星著陸探測器、第四臺火星車,也是第一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說明,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完全有能力實現“移民”火星。
至於三十年的時間界定,個人認為也是保證成功”移民“的重要前提。以目前人類科學發展的趨勢和時間來看,三十年的時間,完全可以實現之前六十年、一百年、乃至更長時期內、發展成果的總和。更重要的是,隨著網路技術和思維的跨越式發展,在火星探索領域,國際化合作也將得到大大的加強,而對於火星”移民“這樁等同於五百年前地理大發現的好生意,商業化的助推,也將成為重要的因素。
就像今天,我們都透過“買不動產”來鞏固自己的社會歸屬一樣,三十年後,很有可能透過”移民火星”來加強人們的社會屬性。只是不知道到了哪個時候,火星登陸車是不是也會分為高階大氣型、實惠舒適型和經濟適用型等不同檔次。
回覆列表
我肯定的說不能!因為未來三十年地球和現在沒有太大區別,人類沒有移民外星球的必要性,所以不會移民火星。但未來三十年人類有沒有去外星球生存的能力,要看科技發展的程度,以現在智慧機器人的發展速度,很有可能機器人會先行外星球生存,因為機器人比人類的優越性多的太多!機器人在外星球完成自我改進後,會不會重新回來佔領地球,統治人類,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