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錢孫李粥
-
2 # 寧死不979
從古到今,一直就有兩種語言,一是書面文字,一是口頭語言。
1,文字。承載著文化、溝通、記載等等功效。而有文字、沒有文字,恐怕是原始社會和文明社會的區別。現在發現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商代後期,距今3000多年。
2,語言。簡單一想,就能判斷,先有語言,再有文字。語言要比文字更加悠久。我想,中華民族5000年,應該就有5000年的語言史。
當然,後來的許多語言不是這個規律,也就是在舊的語言基礎上發展起了的語言。比如韓語,竊取了漢語的音;歐美各種語言,則是在日語,竊取了漢語的偏旁;比如古埃及聖書體~古埃及腓尼基字母~古希臘字母~拉丁字母~歐美各種語言。他們,可能文字和語言基本同時出現。
3,人說文字沒有階級性。可是,文字從來就是階級統治的工具。發號施令、法律文書、公函往來,統治階級必須借用文字,同時,他們必須對文字進行規範,有名的是秦始皇的人“書同文”。除了“修史”,他們甚至造字,有名的是武則天的“曌”。
規範文字,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科舉。想要金榜題名,不掌握官方語言,肯定不行。
文字獄,清朝統治著可謂是登峰造極,想應用文字,一不小心就會招來殺身之禍,甚至株連九族。
4,文言文簡化,是文人騷客的孜孜以求。最有名的是白居易,每每寫詩,都要讓人念給農村老嫗聽,老嫗聽不懂,就修改。不過我想這是後入猜測或者牽強附會。比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老嫗可能聽得懂,但“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恐怕現在的娘們都莫名其妙。
文言文的徹底改造,是魯迅等等仁人志士的“新文化運動”。現在,又透過漢字簡化,基本彌合了文字和口語的鴻溝。
瞭解了這些歷史脈絡,就知道文言文和口語的區別、聯絡。
-
3 # 一老沈一
“古人是不是用文言文說話?”
因為,沒有古人說話的“物質”證據,比如“音訊”“影片”留下來,所以大概誰也不能百分之百地確定——古人使用文言文說話,或者不使用文言文說話。
不過,從理論上分析,後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多”到幾乎接近百分之百。
大約在30-10萬年之間,古人類已經開始有了語言。
有兩大“現實”問題不得不注意到——
首先,當時在地球上,除了現代人“智人”的祖先之外,還至少存在著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儘管上述三個人類亞種之間有交流和融合,但無法證明都說一種“語言”。
其次,在距今10萬年之後,地球上仍有大規模的人類“流動”,比如,亞洲板塊兒的一部分居民去到了非洲,還有一部分去到了美洲。去美洲的人群,可能帶去了自己的語言;而去到非洲的人群,是否和當地居民有過語言融合呢,而且,這部分人群又去到了世界其他地方,比如歐洲,很難說這些人從亞洲“老家”帶去了原有的“鄉音”。
現代語言的直接“近親”,大約也就有1萬年左右。
關於這些“近親”語言的生成,一般被概括為“中國古典詞彙學模式”“希臘古典語法學模式”“索緒爾組合與聚合語言模式”“韓禮德社會語言學模式”“喬姆斯基轉換生成模式”“布萊特文化語言模式”等等。
距今1萬年左右,那時候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而只有語言。
這是說,語言,一定是先於文字存在的,是第一性的、豐富多彩的、變動不拘的。文字,則必定是第二性的,相對穩定的,非完全口語話的。
然後,在距今幾千年的時候,才產生了文字。在這之前,世界上用於記錄語言或者需要記住的事情的方法,無疑是“結繩記事”。
之後,便發展為自然物或器物上的“記事符號”。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此類符號,比如舞陽賈湖遺址陶器上的符號,距今約八九千年。此後還有陝西姜寨陶文符號、青海樂都柳灣陶文符號、山東城子崖陶文符號,等等。
再往後,這些符號中的一部分“約定俗成”成為了文字,同時又有新的“符號”發明了出來——文字,具體來說是漢字,便出現了。
至於漢字到底何時出現,學界有不同觀點,不少著名學者認為距今有5000年以上。但應該承認,目前所見到的成熟漢字,是距今約3300年左右的甲骨文。
即便5000年前已經有了成系統的漢字,那在這之前的還沒有文字的古人不可能不說話,他們說話會想“文言文”那麼簡約嗎?
肯定不會。
說到這裡,有必要先澄清一個概念。
王力先生曾指出,說到“古漢語”,是要區分兩個階段的,即“一個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言;一個是唐宋以來以北方話為基礎而形成的古白話。”
“前一種”古漢語的“文言”,王力先生講了兩個重點——第一,其“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第二,其是“上古漢語書面語”。
首先,“文言文”一定以先秦的口語為基礎。
這從《尚書·大誥》即可看出,西周初年周公動員周人出兵平定“三監之亂”,他的講話,大量使用岐周方言,結果成了《尚書》中最佶屈聱牙的一篇,後人解讀費了好大的勁兒。
其次,“文言文”又是“書面語”。
《漢書·藝文志》說,亙古君王便立“史官”,“左史記言,右史記事”,所記之言即為《尚書》,所記之事則為《春秋》。
《尚書·多士》中周公亦說:“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當時通曉文字的,不是君王和重臣,而是“史巫”,徐中舒先生說,商代應該就是儒家的前身“儒巫”。
可知,第一是識字的人很少;第二當時的書寫載體很侷促,或龜甲獸骨,或竹簡絲帛。因此,識字的人寫的時候,只求自己可以看懂應該即可,同時要儘可能簡約。
這是先秦古漢語形成的“人文”和“物質”條件。
總結一下——
第一,“文言文”是以當時的口語為基礎,字詞和語法肯定一致。
第二,作為“書面語”,又一定比“口語”簡潔、省略了相當多。先秦平時說話,大概隨便得多,也“話多”。
大致就是這樣吧。
-
4 # 閒雲平兒
古人說話也是口語,古人的官方當然是說當時的所謂官話,因為官方的官話的發音,是當時的語法的通用標準。
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當時流行的語言時尚和風俗習慣,這個語言時尚和風俗習慣是靠當時朝廷的武力來維持的,也就是馬踏處弓箭射程之內,皆為我土,皆受我之管轄,接受標準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那麼語言當然也就統一啦。
沒有所謂的,文言文的說法,但是同樣的會有,不同的地域的不同的方言存在著,於是乎,在某種特定的場合,自然就會有一些,語言溝通上的障礙,於是乎,為了能夠更加容易溝通理解,那麼才出現了合敷一個時代的通用的文章寫作套路。這個套路對我們現在的人而言是文言文,但是對於當時的人來說,仍然是大白話,或者說是普通話,因為官方的場面話就是這麼定義的,寫出來的文章就是當時的通用語法標準套路下的正式的應用文。
-
5 # 智慧的雲帆
古人說話不用文言文。文言文的出現是因為古代寫字材料十分匱乏,龜甲、獸骨、竹簡等都是寫字材料,所以要求文字精煉,言簡意賅。
-
6 # 一抹繁華123
肯定不是,文言文更多是呈現在書面上,也許在一些場合和一些人群中會說文言文,普通人交流的時候應該說的是當地的方言。
文言文在那個時候絕對是讀書人的專利,要知道在古代是沒有多少人讀得起書的,更別說能懂文言文所表達的含義了。
就好比你身邊的人都不懂英語,難道你平時跟你身邊的人說話都說英語,一樣的道理,文言文更多隻存在於王公貴族,讀的起書的人之間。
文言文的存在並不是用於語言交流的,更多的是存在於書寫記錄上的,在紙沒有發明的時候,很多的書寫,從早期龜甲然後到竹簡的,尤其是竹簡,製作起來並不是很容易,一根竹簡上其實又寫不了幾個字,短一點的文章還好,如果像現在紙書一樣動不動就是十幾萬字的,估計得用車拉上好幾車。
什麼是惜字如金,我想文言文也算吧!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最全的事物,這也算是古人給我們留下來的最美的瑰寶吧!
-
7 # 單純畫板V
古人說話和今人差別不大,以前的詞彙量少於以後。用文言記事,作文有其背景。文言言簡意賅,節約用料,和時間,這是主要原因。甲骨文是刻字塗色,可想當時書寫之難。後是竹書帛書也極不易,直到發明造紙術,印刷術之後,文化教育才有了質的飛躍。但文言作文已為規範,一直延續至民國。其間,文學作品多用半文半白形式,1919年,新文化運動倡導口語文,即現代文。
回覆列表
所謂的文言文,即後人模仿古人而言,上古用的就是文言文,無論說、寫,均如此?!如:′詩經′乃民間採風所得,一般百姓唱的歌而已!難道不是文言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