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1234

    個人以為,真正的學習應該是輕鬆的。

    有些人深不以為然,覺得快樂學習是無稽之談,學習就該吃苦。咱們聯絡自己想一想,在沒有被逼到一定地步,有誰願意主動去吃苦呢?你願意嗎?

    而我們身邊有這樣一些人,有的把寫文章當作樂趣,因為在指尖流淌的是他內心湧動的情愫;有的人把教育當作樂趣,因為他體驗到跟孩子一起成長是激發他鬥志的積極體驗;有人把打遊戲當作樂趣,因為在遊戲中他放飛自我,實現了現實生活中無法尋找到的刺激……

    如果我們想盡各種方法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當孩子沉迷其中時,還需要別人催促逼迫嗎?就算催促逼迫,又能使孩子堅持多久呢?我想,大概也只是曇花一現吧。除非,永遠有誰看著陪著。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應該使孩子成為主動參與者嗎?永遠要別人督促的管教的是什麼呀?

    如果我們能認識到:

    1.輕鬆的狀態下學習效率更高。孩子小學時,學校規定讀《中華上下五千年》,一直喜愛看書的她告訴我,本來她還喜歡看的,一聽說要考,忽然就覺得故事沒意思了,儘管一般她都能考高分。其實,原來學校沒規定咋樣咋樣時孩子是在放鬆狀態下閱讀的。後來說要考,有壓力了,她從內心開始牴觸了,所以,閱讀效果自然沒有先前那麼理想了。

    2.如何引導孩子輕鬆的學習是值得我們家長和老師研究的問題。無論幹什麼一開始都不會輕鬆,那麼怎樣變為輕鬆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比如閱讀,一開始我們多鼓勵多吸引,透過各種活動引導孩子無意識參與,孩子不知不覺就感興趣了,就輕鬆了,就愛不釋手了。記得《親愛的笨笨豬》中笨笨豬趕一群小雞回家,小雞四散逃走,怎麼也不回去。而巧巧豬沿著小雞回家的路灑下芝麻,沒費吹灰之力,小雞們就快樂地回去了。這個故事是孩子小的時候我讀給她聽的,直到十多年以後的今天我仍然記憶猶新。

    3.別人眼裡的苦對於主動學習者來說,那是一種最大的享受,苦中有樂苦中作樂大概就是這個狀態。一個愛孩子愛教育的老師,上班時竭盡全力,休息日帶課本回去研究研究,閒暇時就寫寫隨筆。別人看來,平時工作那麼辛苦,休息日不就放鬆放鬆,把工作帶回家不是很辛苦的事嗎?但老師自己覺得無所謂啊,這樣的選擇比閒著更快樂呢!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一起實踐,讓孩子快樂學習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當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