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ikoOreo
-
2 # 小鴿子看世界
如果你說的“可見”是指在光學顯微鏡下看見,那麼理論上講,只要原子團的大小達到最短可視光波長的一般,就應該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到。
下面就是數學問題了。紫光的波長是400奈米。所以理論上講,200奈米寬的原子團就足夠了。
一個較大的病毒一般直徑可達500奈米,長度可達1000奈米;稍微小一點的一般在20奈米左右。非常小的細菌一般長0.5微米,直徑0.5微米。
根據之前的計算,半徑100奈米以上的原子團就可以觀察到,那麼體積應該在4 × 10 ^ -15 立方厘米。
這個計算結果已經經過實際驗證,確實是解析度為200奈米的光學顯微鏡的最小可視體積。
常溫下形成的最小固態原子是鋰。
鋰的摩爾體積約為13立方厘米/摩爾。
一摩爾含有 6.02 × 10^23個原子。
所以,要達到可視範圍需要有1.85億個原子。當然,如果原子越大,需要的原子越少,但鈾是個例外,它的摩爾體積和鋰差不多,實際上更小。
為什麼呢?
首先,因為原子的大小並不如簡單的波爾模型顯示的那麼多樣;
其次,形成結晶體主要取決於化學性質,而不是原子大小。
如果你說的“可見”是指肉眼。人眼的角度解析度是0.02度。人眼的最適焦距為30釐米,在這個距離,可視大小為0.1毫米。
0.1毫米的大小摺合體積相當於0.004立方毫米,也就是差不多2×10^17個原子。
-
3 # 化學小吊絲要很長很長
正常人能分辨物體的長度大概在0.1mm,大多數原子的個頭在10^-10m的數量級上,所以可以計算了,0.1mm就是10^-4m,除一下就是10^-4/10^10=10^6個,也就是差不多兆級別吧。不過考慮到實際原子之間成鍵,以及結晶時候的堆積方式,可能也會稍微多一點
-
4 # 孔徑光柵顯微鏡拍原子
不用顯微鏡看,用多少原子疊加才能被肉眼看到,有更好的顯微鏡為什麼不用顯微鏡看。這是孔徑光柵顯微鏡拍攝的錫原子影片
什麼是孔徑光柵顯微鏡呢?它是利用相干散射原理來觀察微觀世界的儀器。當入射相干光子碰撞電子後,若電子能牢固地保持在原來位置上(原子對電子的束縛力很強),則光子將產生剛性碰撞,其作用效果是輻射出電磁波-----散射波。鋁原子
回覆列表
人肉眼的解析度為0.06-0.12mm 平均為0.09mm 如果物體直徑小於0.09毫米一般就很難看清了 而原子的直接量級為10^(-10)m 如果原子排布成圓形 那麼直徑方向至少得10^6個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