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姐逛歷史
-
2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時代戰局形勢不一樣,對陣人物謀略更有不同,無法一概而論!
首先司馬懿與諸葛亮謀略性格相似,都是較為小心謹慎,不做沒把握的作戰部署,也喜歡以少勝多、智取、巧取等作戰方針,司馬懿與諸葛亮的較量,彼此都是勢均力敵,所以司馬懿喜歡採取耗時間的作戰爭,時間長了,蜀軍糧草供應就出問題!
政局上也不一樣,李世民打的是自己的天下,自然是全力以赴,只要打勝仗也計較傷亡損失!也要打贏了就是大唐天下!
司馬懿就不一樣,打的是曹魏的天下,越快打贏,可能自己也會失去自身價值而遭誅殺流放下貶!所以司馬懿的戰略意在按制防範,從不打硬對硬的仗,自己的生命和實力應巧靈保護為首要?
因為他們的立場不一樣,李世民自然不會去點破司馬懿這點心思,但也不會去大力讚美司馬懿這種行為,更不希望他的功臣們有司馬懿這種自私心理!
聰明的大臣們自然懂得李世民這層用意,所以十分賣力地為李世民打江山,最終李世民也沒有做出誅殺功臣的行為,這是十分難得的皇帝!歷史上少有!
-
3 # 務本道生9920
二人年齡不同,對於戰役的取勝方式不同。
李世民,馬上皇帝,喜歡贏,也喜歡贏得漂亮。像俠客贏得一眾粉絲。
司馬懿,自知面臨對手的強大,用一種穩妥的取勝方式取勝。看似笨拙,看似消耗大,但穩當。
就像下圍棋,李世民喜歡佈局,砍殺,中盤大勝,並以此為評判標準。司馬懿則是既然我肯定贏你,我就一點不走險的把棋下完。
無對錯,瞭解自己的實力,瞭解對手的實力,使用不同方式取勝而已,關鍵的是取勝!
-
4 # 夢向瑤臺月下逢
魏蜀對陣,司馬懿取守計,待蜀兵糧草耗盡時便自然退兵,因為司馬懿心知肚明,他不是孔明的打手,所以李世民看不起他,魏國實力雄厚,防守可以,但不能一味地,消極防守,若是換了李世民他在防守的同時,會尋找戰機,化被動為主動,善於調動敵人,在運動中殲滅敵人,這歸根結底還是倆人的性格決定的。
-
5 # 我愛自然我愛笑
兩人的作戰理念和作戰風格完全不同。李世民的作戰理念非常明確,就是打天下,所以仗怎麼有利就怎麼打,沒有其它顧慮。司馬懿則不同,司馬懿是為曹魏奪天下而作戰,有想儲存自己實力的理念,加上司馬懿面臨的對手是無人不曉的諸葛亮,所以採取的策略是以守為攻,拖垮敵方。
在作戰風格上,李世民是著名的馬上打天下的皇帝,敢打敢衝、攻堅克難、無堅不摧是他的強項。李世民最愛戰馬,這和他的作戰風格有天然的聯絡。司馬懿相來做事猶疑,作戰風格則是能守則守、能穩則穩、能拖則拖,在守、穩、拖中尋找機會。
五丈原之戰決定了諸葛亮的命運,雖然司馬懿取得了勝利,但是作為著名軍事家和政治家的李世民對三國曆史非常熟悉,自然對此次戰役評價不高。
-
6 # 林氏天河
肯定看不起啊。。你想想如果佔據了地利,資源糧草,兵員,和武將,諸葛亮北伐是蜀漢的名將已經遠遠不如魏國了。所有東西都佔了優勢。然後特麼的野戰出來打玩不過諸葛亮。最後每次都是佔據關口防守靠著比你人多糧多還有天險守著就是不出來跟你打。坐等你吃完泡麵回家。。。。雖說這樣最穩妥但是後世那些名將哪個會看的起他哦。正如霍去病帶八百騎兵深入草原滅了別人三千多一戰封冠軍候。如果霍去病帶三千多守著雁門關逼退匈奴三千多人他會被封候麼。。。
-
7 # 種花家社會人
原話如下:
“既而擁眾西舉,與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無鬥志,遺其巾幗,方發憤心。杖節當門,雄圖頓屈,請戰千里,詐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失在斯乎!”李世民本身的軍事實力是毋庸置疑。他的打仗風格是很強硬的。在虎牢關的時候就三千五的騎兵打散竇建德的10萬大軍。
李世民非常擅長在戰略上爭取優勢,同時又不希望跟對手血拼。當自己的軍隊處於劣勢時,他一定會想辦法逆轉這種局面而不是龜縮到底。在找到了進攻的機會後,他會把敵人追到底。達到用最小的犧牲換最大的勝利的效果。對於敵軍的心理也有非常準確的把握。
-
8 # 海洋377791
李世民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古代四位偉大的帝王之一。如果李世民對司馬懿的評價很高。那麼,他的一套用兵方法,便無法推行。要知道在李世民的一生中多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另外,在他的帳下,還有許多,悍將。這些人無一不是李世民的鐵桿粉絲。另外,在李世民時期,每次對外戰爭幾乎都取得了勝利。這些勝利靠防守是打不出來的。李世民的天性就是尋找敵人的弱點進行毀滅性的打擊。兩個人做戰方法迥然不同。
-
9 # 無限輪迴
這其實是對戰法理解不同。李世民評價司馬懿五丈原之戰,歸納起來就是:不敢爭鋒,閉營不戰,沒有發揮以逸待勞的優勢。從現實來看,這只是兩人作戰風格的不同。
-
10 # 古今通史
司馬懿的玩法雖有和李世民有相似的地方,但卻有本質上的區別,如果讓李世民玩出司馬懿的調調,估計李世民會憋悶死的。
首先相似之處:
同樣是防守,李世民習慣於搶奪優勢關隘,地形,死守······這點很像。但是,李世民會用用小部隊來回抽拉騷擾,一旦發現戰機,好吧,朕賜你們活活餓死-善斷糧道,如掐住敵人的兩個哽嗓咽喉。糧道,關隘。
後續就簡單了,沒有糧食,什麼部隊都會軍心大亂,幾個突擊敵人便作鳥獸散了。
脾氣。李世民脾氣大,好吧,至少比李淵、李建成、李元吉大。多橫的主兒都不怕,王世充,竇建德之流,哪個不是軍界的老油條,還不是抽的七葷八素的。
反觀司馬懿指揮曹魏大軍,資源佔有優勢,兵力也同樣優勢,只能靠死磨硬泡的拼糧食取勝,而諸葛亮再本事,對這種態勢也束手無策,所以雙方就是坐鎮吃泡麵,誰先吃完誰回家,多大的脾氣也都磨沒了。
不只是,既生瑜何生亮,還是,既生懿何生亮。天生的屬性剋制,司馬懿出殼就倒黴也是實在沒脾氣了,再說了,打那麼歡實,即便贏了,回朝基本自己也要離倒黴不遠了。
諸葛亮每次出兵吃完泡麵回撤的時候,基本都留後手,司馬懿再浪也不會去追的。
在實力優勢,謀略欠佳的態勢下,司馬懿的龜殼戰術不能說就錯了,對於他來說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但李世民不同,李世民腦中閃現出自己的經典戰例後,對司馬懿這種吃泡麵的打法甚感不屑,所以評價不高,情理之中。
回覆列表
當時魏國命司馬懿阻擋諸葛亮,於是佔領了渭水南面的陣地,使蜀軍無法繼續前行。司馬懿在五丈原不敢和諸葛亮交戰,於是一直處於防守姿態。諸葛亮此時由於沒有辦法和司馬懿開戰,又不能繞過司馬懿佈下的防線。而季節又到了蕭瑟的秋天,諸葛亮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後算是司馬懿活活的把諸葛亮耗死了,司馬懿最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司馬家三代都對曹家那是忠心耿耿,身為曹家託孤的重臣,對曹家的繼承人把關的是極其嚴格的。像曹芳曹髦曹奐這種不成器的傢伙怎麼能繼承曹家大統,繼承不了曹家的後裔,就只能遺棄,當然,實際情況可能更復雜一點,怎麼說呢,
三國鼎立延緩了朝廷發現這些問題的步伐,兩代皇帝死的又早,作為抵禦蜀漢的統帥,三朝元老託孤重臣,到最後是門生故吏遍天下。這個時候再想限制,只能是乾淨利落的收拾,但其一司馬氏勢力太大,其二曹爽略渣,最後曹氏就敗了。說到底,就是內外部因素的存在導致司馬家族在發展到威脅皇權的時候尾大不掉,又沒有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