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首先應該明晰一下學習這個詞語的含義。
其實在中國,學習這個詞語很多時候是跟考試對應的。我們的學習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走偏了的學習,或者是一種不全面的學習。
這幾年在做高考志願公益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中學生和家長都有一個很大的困惑,就是當孩子報志願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怎樣做選擇?
我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是有深層次原因的。我們對學習的認知還是有點誤區。
我們在學習這件事上,大多數人活的不真實,被外界綁架了。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我們學習和選擇的出發點很多時候是在考慮外部需求,而較少考慮內部需求。
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很多時候,都熱衷於排名和考試,好像只有一個學校考上很多清華北大,考上很多重點大學,才是好學校。一個孩子只有他的學習排名高了,才是好學生。我們總是在跟外界比較。家長總拿自己孩子跟別人相比。學校也很在乎統考的平均分和排名。當然這些不能說錯誤,但是,我們很少把關注點放到我們的學習感受上。很多孩子不能從學習中得到快樂,父母也不關心孩子在學習中真正有多少內心滿足的收穫,我們更關注分數,排名,以及能不能考上重點中學,大學。
同樣很明顯的表現就是報志願的時候,喜歡追求名牌大學,熱門專業。我上大學的時候,大家都在說——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很多人去讀生物、生命科學,造成很多學生髮覺不是這麼一回事,或者說發覺自己根本不喜歡這個專業。在報志願和做職業選擇的時候,我也看到極少數人會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先考慮自己喜歡什麼。
這其實造成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動力缺失。很多人學到最後,會變得沒有動力,而不管他曾經取得多好的成績。中國有那麼多的學科奧賽金牌,但是為什麼其中大多數到最後都泯然眾人。我覺得,動力缺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很多人學奧數,學鋼琴,從開始就是抱著一種功利的外部目的,所以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中走不遠是必然的結果。
我們從小學一直到大學,這12年的教育就是一條直線,在這期間大多數人忙於學習,尤其是忙於理論學習,確切地說是隻忙於學習考試,沒有機會或者意識主動去進行實踐探索,進而也失去了自我意識。這種情況甚至一直延續到大學、研究生,到找工作,無論是老師、家長、學生都覺得每一個選擇都非常重要,一步走錯,步步皆錯,以後就根本沒有糾錯的機會,職業和專業必須要對口等等。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這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偏差,我稱之為思維理論化。
這種思維有兩大壞處。
第一個壞處是,它讓你做每一次選擇的時候都極度地焦慮。
比如我孩子幼兒園班級的家長,在交流中我曾聽到這樣的言論,哎呀,趕緊給孩子報班吧,你看誰誰誰,早就給孩子報班了,再不報就落後了,晚了。這種焦慮的思想也很容易傳染。同樣在做選擇的時候,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如果你覺得你的每一個選擇決定了你以後所有的事情,那這個選擇就太重了,他擔負了很大的責任,所以會猶豫不決。這時,可能你追求的並不是這個職業最後是不是能夠讓你實現理想、實現夢想、帶來多大的滿足,而是實際上在追求安全感。
我覺得尤其是作為家長和父母,特別希望孩子能夠生活幸福、能夠穩定,所以在為孩子做決定、報志願、職業上的建議也通常不自覺的都是在從安全穩定的角度出發,而不是說讓他怎麼樣能充分發揮潛能,讓他獲得很大的滿足感。
第二個壞處是,它真的限制了我們的視野,限制了個人的發展和潛力的挖掘。
我越來越覺得人的潛力真的是無窮的,你都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能夠做成的事情。但是如果說你是遵循這種理論化的思維,你就會把問題想的簡單,非黑即白,好像做數學題一樣,不是正確就是錯誤。比如很多孩子,甚至平時成績很好的孩子,突然高考發揮一般,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他就會陷入一種極端,覺得好像我沒考上清華、復旦、交大,這輩子就怎麼怎麼樣了。前一段時間我還在問答裡看到一個問題,考上985湖南大學卻想復讀重考。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從小到18歲,學習的過於單一,就是看書、學習、考試。彷彿考了滿分,上了好大學,這輩子就一馬平川,只要成績好,就一切OK。如果沒上了好大學,就彷彿天塌了一樣。
可是實際上,這個世界上真實的世界,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問題,有多少有確定的答案呢?多少可以簡單的一下解決呢?我們拿理論上那些知識真的可以毫不費力去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嗎?
所以回到題目,我的主張是學生時代除了學習,最好還是做點其他事情?哪怕你只學習,也不要只學習書本上那些應付考試的知識和題目。而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多做一些實踐的課題,多去體會下現實的世界。知行合一才是更現實的做法。
我覺得首先應該明晰一下學習這個詞語的含義。
其實在中國,學習這個詞語很多時候是跟考試對應的。我們的學習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走偏了的學習,或者是一種不全面的學習。
這幾年在做高考志願公益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中學生和家長都有一個很大的困惑,就是當孩子報志願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怎樣做選擇?
我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是有深層次原因的。我們對學習的認知還是有點誤區。
第一個誤區。被外界綁架了。我們在學習這件事上,大多數人活的不真實,被外界綁架了。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我們學習和選擇的出發點很多時候是在考慮外部需求,而較少考慮內部需求。
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很多時候,都熱衷於排名和考試,好像只有一個學校考上很多清華北大,考上很多重點大學,才是好學校。一個孩子只有他的學習排名高了,才是好學生。我們總是在跟外界比較。家長總拿自己孩子跟別人相比。學校也很在乎統考的平均分和排名。當然這些不能說錯誤,但是,我們很少把關注點放到我們的學習感受上。很多孩子不能從學習中得到快樂,父母也不關心孩子在學習中真正有多少內心滿足的收穫,我們更關注分數,排名,以及能不能考上重點中學,大學。
同樣很明顯的表現就是報志願的時候,喜歡追求名牌大學,熱門專業。我上大學的時候,大家都在說——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很多人去讀生物、生命科學,造成很多學生髮覺不是這麼一回事,或者說發覺自己根本不喜歡這個專業。在報志願和做職業選擇的時候,我也看到極少數人會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先考慮自己喜歡什麼。
這其實造成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動力缺失。很多人學到最後,會變得沒有動力,而不管他曾經取得多好的成績。中國有那麼多的學科奧賽金牌,但是為什麼其中大多數到最後都泯然眾人。我覺得,動力缺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很多人學奧數,學鋼琴,從開始就是抱著一種功利的外部目的,所以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中走不遠是必然的結果。
第二個思維誤區。思維理論化。我們從小學一直到大學,這12年的教育就是一條直線,在這期間大多數人忙於學習,尤其是忙於理論學習,確切地說是隻忙於學習考試,沒有機會或者意識主動去進行實踐探索,進而也失去了自我意識。這種情況甚至一直延續到大學、研究生,到找工作,無論是老師、家長、學生都覺得每一個選擇都非常重要,一步走錯,步步皆錯,以後就根本沒有糾錯的機會,職業和專業必須要對口等等。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這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偏差,我稱之為思維理論化。
這種思維有兩大壞處。
第一個壞處是,它讓你做每一次選擇的時候都極度地焦慮。
比如我孩子幼兒園班級的家長,在交流中我曾聽到這樣的言論,哎呀,趕緊給孩子報班吧,你看誰誰誰,早就給孩子報班了,再不報就落後了,晚了。這種焦慮的思想也很容易傳染。同樣在做選擇的時候,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如果你覺得你的每一個選擇決定了你以後所有的事情,那這個選擇就太重了,他擔負了很大的責任,所以會猶豫不決。這時,可能你追求的並不是這個職業最後是不是能夠讓你實現理想、實現夢想、帶來多大的滿足,而是實際上在追求安全感。
我覺得尤其是作為家長和父母,特別希望孩子能夠生活幸福、能夠穩定,所以在為孩子做決定、報志願、職業上的建議也通常不自覺的都是在從安全穩定的角度出發,而不是說讓他怎麼樣能充分發揮潛能,讓他獲得很大的滿足感。
第二個壞處是,它真的限制了我們的視野,限制了個人的發展和潛力的挖掘。
我越來越覺得人的潛力真的是無窮的,你都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能夠做成的事情。但是如果說你是遵循這種理論化的思維,你就會把問題想的簡單,非黑即白,好像做數學題一樣,不是正確就是錯誤。比如很多孩子,甚至平時成績很好的孩子,突然高考發揮一般,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他就會陷入一種極端,覺得好像我沒考上清華、復旦、交大,這輩子就怎麼怎麼樣了。前一段時間我還在問答裡看到一個問題,考上985湖南大學卻想復讀重考。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從小到18歲,學習的過於單一,就是看書、學習、考試。彷彿考了滿分,上了好大學,這輩子就一馬平川,只要成績好,就一切OK。如果沒上了好大學,就彷彿天塌了一樣。
可是實際上,這個世界上真實的世界,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問題,有多少有確定的答案呢?多少可以簡單的一下解決呢?我們拿理論上那些知識真的可以毫不費力去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嗎?
所以回到題目,我的主張是學生時代除了學習,最好還是做點其他事情?哪怕你只學習,也不要只學習書本上那些應付考試的知識和題目。而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多做一些實踐的課題,多去體會下現實的世界。知行合一才是更現實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