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知袋鼠

    不少媽媽反映寶寶在打完五聯疫苗後,有發熱、哭鬧等表現,這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出現了疫苗反應。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疫苗反應?哪些反應屬於接種後的正常反應呢?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要了解疫苗的作用原理:疫苗就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透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重組等方法制成的生物製劑,注射進人體後會刺激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以後再有此類病毒侵害機體時,已經建立起的免疫系統就會來對抗該病毒。

    因為疫苗所含的物質本身就是病原微生物,所以在給寶寶注射疫苗後,就會引起類似於病毒、細菌感染的反應,我們把這就稱之為疫苗反應。比如寶寶會有發熱、煩躁哭鬧、腹瀉、食慾減退、輕微的皮疹等表現,以及接種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熱、痛和硬結等現象。

    但這些症狀往往都是一過性的正常反應,不會引起真正的疾病,通常在2~3天后就會自行消失,所以家長不用擔心,但對於個別反應比較強的寶寶,家長要對症處理,比如:

    1、寶寶體溫超過38.5℃時,可服用退熱藥,如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並注意監測體溫,以及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怎麼樣、有無其他症狀出現等。

    2、當體溫≥38.5℃,同時伴有較嚴重的煩躁、嘔吐、咳嗽等症狀,且用藥2天后仍然不退燒,甚至體溫反而有升高趨勢的寶寶,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疫苗在接種部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面板改變,比如卡介苗在接種後的2~4周開始,區域性會出現紅腫硬結,並漸漸從中央開始軟化,形成白色小膿皰,隨之膿皰破潰形成結痂,結痂脫落後便留下瘢痕,這個過程也屬正常反應,一般會持續8~12周。

    在這期間,家長要注意保持寶寶面板清潔,不要用手去擠膿或者用手抓結痂,應等其自行脫落,但注意如果寶寶注射部位紅腫直徑超過了10毫米,並且遲遲不見好轉,就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丈母孃看不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