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袁銀龍教授錢幣學
-
2 # 焦點
沒有辦法規範的,但是作為文化遺存,還是用一些音近的字來代替記錄下來很有必要,方言其實是最需要保護的世界文化遺產,很多年後,普通話會讓80%的方言流失
-
3 # 江湖一壺酒
#丁酉新春#
規範方言很有必要。
說粵語的人幾乎不會為了遷就發音寫出“母雞” “黑鳳梨” “雷猴” “猴賽雷”這樣的普通話諧音化字(當然我知道這是網友調侃),而是寫“唔知” “喜歡你” “你好” “好犀利”,中間兩個詞彙乍眼看上去是“普通話詞彙”,但它們的發音卻是"hei fun nei" "nei hou" "hou sai lei"。上述因素導致與其他方言相比,粵語的書面語更容易看懂。我相信其他方言也有規範的書面語,但是很多使用者為了突顯它是什麼方言而故意寫成普通話諧音字,例如“哦粽嘿巴燕K飯個同韌嘚剛,母好以為哈咪哥。。。”,使得其他人難以看懂。
沒有必要!因為方言就是方言,是具有地方,民族,生活習慣人群的語音,保留多樣性,是世界的共識。我認為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