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幽默生活家c
-
2 # 無生道
歷史文化包袱沉重,“四大名著”以及歷史遺存著作中,傳遞的資訊裡面,很難找到人與人之間可以相互信任的理由。儒釋道與民間故事包括評書裡面,善良的故事又充滿了悲劇色彩。
現實又告訴我們,自己跌倒了的老人敲詐幫助自己的路人而得不到相應的懲罰的案例,在監控系統如此發達的今天仍然屢屢發生。人性中殘存的暖一次又一次受到了嚴重的凍害。
要建立人與人之間可以彼此信任的環境,歷史留給我們的作業很多,對於現實中的我們來說,的確任重而道遠。
千年的包袱也許需要千年才能夠解除安裝。
解除安裝歷史包袱也許需要《愚公移山》故事裡面的精神。雖然那座山至今仍然沒有被移走,但是想移走那座山的人應該大有人在吧?
-
3 # 使用者一生蝶夢千百回
心!心使我們擁有了智慧,智慧一分為二,再而三,三而至無窮的分裂著對世界的認知,它創造了神和魔鬼,創造了天堂和地獄,在彼此的世界心劃下無數鴻溝,區分著存在。如果人人把心燈點亮將會是一個光明的世界,如果人人使自己的貪慾變成了陷阱世界就會比地獄更恐怖!
心的世界可以是生機,勃勃,鮮花盛開的春天,也可以是寒冷且失去空氣的沙漠,也可以是佛所說的樂土,還可以是糞蛆爬滿的骯髒大坑……
-
4 # 老九4485
利益和競爭!
過去計劃經濟時代,不管是什麼單位,人們都在吃大鍋飯,反正幹多幹少都一樣,幹好幹壞也都一樣,因此人與人之間缺少競爭意識。
改革開放後進入了市場經濟時代,也進入了一個大浪淘沙的時代,不管是什麼單位,也不管是行業,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為了生存,人才成了各行各業爭奪的物件,這就激勵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意識,每個人都在利益的驅動下采用各種方式突出自己,生怕別人超過自己,因而使人與人之間的提防意識增強了,相互之間的信任度下降了,整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被利益給綁架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複雜。
再之,社會上的不良現象沒有得到很好地遏制,比如老人倒地吪人問題、拐賣人口問題、碰瓷問題、過分的家庭溺愛培養了一批批任性固執自私自以為是的孩子問題,等等,這些都使得人與人之間缺少了信任感。
-
5 # 使用者461439433972494
1人性本善,這個“性”是指人的“天性”,天性純善無惡,即孟子所說的性善;
2人性本惡,這個“性”是指人的“稟性”,純惡無善,即荀子說的“性惡”;
3人性可變,這個“性”是指人的“習性”,可善可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告子說的習性;
4人用“天性”做事,就會簡簡單單,坦坦蕩蕩;
5人用“稟性”做事,就會勾心鬥角,險惡,做人不好;
6人用“習性”做事,也會被人利用或利用人;
7用什麼性,就會招什麼事;
8人簡單,事就簡單;
9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回覆列表
據我所理解,只要是用金錢作為交易的社會就不存在你所想到的簡簡單單
有錢使得鬼推磨,明明要說一週的話才能相處好的,現在見面一頓飯,就不用再說話
19世紀時候,中國大部分都是農民窮得咕咚咕咚的響,作為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就是信用,現在信用都沒有人相信
寧願相信表面,金錢的,也不相信這個人的人品如何如何,社會變得,很少有人能做到簡簡單單,能做到的都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