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毒舌財經

    現在農村攀比之風非常嚴重,比著比著,到最後就開始變成比吹牛了。

    目前有很多農村確實喜歡吹噓自己的子女很有成就,比如在城裡買了房、買了車,而且月收入過萬,甚至年收入上百萬都有可能。

    比如前兩年我回家,也聽到村裡人吹噓一個親戚在東莞工廠裡面打工,一個月拿2萬塊錢的工資。

    當時聽到這個訊息我是很詫異的,畢竟月薪2萬塊錢從全國範圍來看可不是小數目,全國真正月薪超過2萬塊錢的人數比例不會超過1%。

    特別對於在工廠裡面上班的普通工人來說,想要達到月薪2萬難度更大。

    雖然目前工廠裡面工人的整體工資確實比較高,比如在東莞、深圳一些工廠,有些工人比較努力,月薪達到七八千塊錢以上確實有可能,這是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如果有些人有一些技術,月薪上萬也並不在話下。

    但從整體來說,在工廠從事一線工作真的能夠月薪2萬塊錢以上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人的工資其實都是在3000塊錢到8000塊錢之間居多,超過8000塊錢的都相對比較少。

    但是現在有些年輕人愛面子,喜歡吹噓,在對外宣佈工資的時候總喜歡往高的吹,比如有些人在工廠裡面明明一個月只有五六千塊錢,他愣是把自己的收入吹成上萬塊錢甚至2萬塊錢以上。

    這就像前面我們所提到的這哥們,在我們村裡傳他月薪達到2萬塊錢以上,但是我看到他家把房子建起來之後,好幾年都沒裝修,只是買了一部十幾萬的車,如果他收入真的那麼高,為何沒有把錢花在這些硬體上呢?難道錢都拿去投資了?

    直到前段時間我終於知道答案,前段時間這哥們回家過年準備把房子搞一下,但是他身上根本沒有錢,所以就問我借了幾萬塊錢。

    當他問我借錢的時候,我都挺納悶的,你不是月薪2萬塊錢嗎?幾年下來應該有幾十萬才對啊,怎麼連兩三萬塊錢都拿不出來了呢?

    後來這哥們才說了實話,其實村裡面所說的月薪2萬都是扯淡,他真實的月工資也只不過是五六千塊錢,有時候業績好了能夠達到八千塊錢左右。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因為他們企業效益下降,外貿訂單減少,所以他們沒有什麼訂單,只能拿著一個月2000多塊錢的基本工資,根本就沒有什麼積蓄。

    而前幾年確實賺到了一些錢,但這些錢都拿去買車和還貸款了,所以根本沒有多餘的錢。

    直到這時我才發現村裡面所傳的那些其實都是虛的。

    其實這種現象在農村很正常,有很多農村人資訊比較閉塞,而且缺乏獨立自主判斷,別人說什麼他們就信什麼,以至於某些人的收入被傳得神乎其神。

    但真實的收入是多少,我覺得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畢竟工資這事很隱秘,並沒有公開,至於每個人的實際工資是多少,永遠只有他自己知道。

    所以不要覺得農村月薪過萬的人很多,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全國真正月薪過萬的人數比例都不超過5%。

    而且從個稅繳納人數的實際情況來看,甚至月薪達到6000塊錢以上的人都沒有那麼多。

    目前中國個稅的繳費人數只有6,500萬人左右,而個稅起徵點是5000塊錢,這意味著一個人月收入達到6000塊錢以上,才有可能符合繳納個稅的標準。

    如果按照全國有8.5億勞動力人口計算,這意味著月薪超過6000塊錢的人數比例,也只不過是7.6%左右。

    由此可見,月薪過萬的人並沒有那麼多,可能在大的想象當中,大家的月薪都是這樣子的:

    但在現實當中真實的工資水平是這樣子的:

    根據中金公司一項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月收入在1萬塊錢到2萬塊錢的人數比例是2%,收入超過2萬塊錢的人數比例是0.2%,相當於全國真正月薪達到一萬塊錢以上的人數比例,只不過是2.2%左右。

    總之,我們不否認農村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有些人月薪確實可以達到上萬塊錢,甚至5萬塊錢以上都有可能。

    但從整體來說,目前大多數農村地區的工資水平都是比較低的,真正能夠月薪過萬的人數其實很少。

  • 2 # 諾哥哥和晏小妮子

    我就是農村出來的,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不是子女月入過萬多,而是大部分農村父母,為了在外人面前掙面子,有意的在虛假炫耀。

    像我老家農村那邊,攀比炫耀的風氣特別重。不但是比房子,比車子,更比子女工資收入。

    我剛進銀行沒多久,我老媽就天天在外面說,我在銀行當行長

    我13年畢業校招進銀行,到18的時候,在一個小網點做負責人。

    自己的工資收入等,對家裡人,我還是實話實說。結果我媽就帶勁了。逢人就說,我在國有銀行當行長,月收入好幾萬。

    為啥她會這樣?

    以前家裡太窮了,被外人嘲諷的多了。現在家裡條件好了一些,我媽就想著要把以前受過的氣都發洩出來。

    我媽做的有多誇張,不但嘴巴上說。她生怕別人反擊她,還讓我把工作照發給她。

    只要出去串門聊天,必定要給別人看我的工作照。

    最後的結果就是啥,越傳越邪乎。附近的村子人都知道,都在說我被一個領導看中,當了上門女婿,做了行長,年收入百萬。

    只要我過年一回老家,家裡親戚來了一大堆。不是來借錢的,就是讓安排子女工作的。

    到後面,嚇的我都不敢回老家。

    老家農村裡,不止是我媽這樣,幾乎所有人都差不多。

    只要聚在一起拉家常,必定炫耀子女收入。月入過萬隻是起點,年薪百萬也不算最高。

    說白了,都是父母為了掙個面子而已。

    一部分來自於父母得攀比,另一部分也是很多年輕人喜歡在家人面前裝

    造成這種現象,父母虛榮心是一部分原因,很多年輕人也喜歡吹牛皮。

    像每年快過年,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都紛紛過來了,就正式拉開吹牛的序幕。

    在外面擺地攤的,就說自己在創業,並且公司馬上準備上市。

    在工廠流水線的,就說生意,把自己吹成管理層。

    在單位基層工作的,就說自己認識多少多少的領導。

    一開口說生意,必定都是幾十個W起步。

    我說的這些,一點都沒有誇張。我老家農村那邊,基本上都是這樣,風氣特別的不好。

    很多年輕人在一起吹牛,然後在親人親戚面前也喜歡吹牛。明明工資收入三五千,非要說成底薪一萬,另外還有大筆的年終獎。

    很多父母聽多了,就信以為真,覺得自己家小孩真的是厲害。心裡開心,就想炫耀一番。

    然後父母出去拉家長,聊到孩子,那就是月薪1萬起步。

    真正有錢,收入高的家庭,從來不在外面炫耀。都是巴不得,別人認為他們一個月收入兩三千。

    應徵了一句話:心裡缺什麼,就喜歡炫耀什麼。

    去年村子裡修路,但是政府只出資修一條主幹道。還有另外一條,沒有修。很多人就覺得,應該大家一起拿錢,把另外一條也修了。

    村子裡的幾個輩分最高的,就倡議,在外面工作的年輕人,捐點錢,幫助家鄉父老。

    以前經常說自己是領導,是老闆,是做大生意的年輕人,沒一個捐款的。

    反而是平日裡很低調的幾個哥哥姐姐,紛紛慷慨解囊,五千一萬的捐款。我雖然沒啥錢,也捐了五千。

    路修好了,村裡一個長輩,就用一張大紅紙,按照金額高低,把所有捐錢的人名字都寫了下來。然後,貼在了進村子的路口。

    這真的是赤裸裸的打了一群人的臉,平日裡裝的越狠,打臉越狠。

    動不動就說自己工資好幾萬的,基本上都是做一些普通的工作,月薪三五千。而那些工資收入高的人,巴不得別人以為他收入很低,避免別人找他借錢的麻煩。

    都說城市套路深,農村真的也不淺。

  • 3 # 瑪琳

    堂弟說他年薪25萬,媳婦年薪10萬。我帶他去看房,居然40%的首付都拿不出來,12000/㎡的房居然嫌貴。這不得不讓我有點懷疑他的真實收入,直到他爹病了,他才說出實情,讓大家意想不到。

    這個堂弟大專畢業,但是沒拿到畢業證,不知道那時在學校幹啥去了,所以畢業後一直沒找到好工作。後來走了狗屎運,他媽託孃家人給介紹了工作。一直聽他們家的人說他年薪20幾萬,真實性不得而知。

    堂弟兩個兒子了,還沒買房,大的6歲了,眼看要上一年級還沒著落,想買學區房,於是過來叫我帶他去看房。我們這邊學區房都是老舊小區,看了兩天,沒看上,意思是房子不好而且貴。

    後來看上一套房子還挺好,他媳婦要買大一點的,因為老丈人和老丈母給帶孩子,最小要三室一廳,看的這房145㎡,剛剛好夠他們家住下。由於是老房子,首付必須40%,房子12000/㎡,算下來總價174萬。首付要70萬。

    堂弟一下嚇倒了說:首付70萬?這麼多?太貴了太貴了,買不起。超出我的預算,首付20%我還可以接受!就算20%的首付也挺多。

    我說:你們工作這麼多年,30幾了,你們兩口子一年35萬,就算一年存20萬,現在連70萬都拿不出來?你們幹嘛了?

    堂弟不說話,最後回去了,一直沒聽說買房子,我也沒問,我是替他著急,孩子那麼大了,沒好好上過一天幼兒園,眼看要上一年級了,還不當回事,而且還生兩個,我都替他急。

    不久他爹心梗差點沒了,住院動手術,讓他拿錢,他居然沒錢,拿不出來,讓我給墊錢,我當時就生氣了,問他啥意思?是不是連爹都不管了?

    堂弟流著淚說:我根本沒錢,我一個月工資不到6000,我媳婦一個月不到3000,兩個孩子,三輛車(他們兩口子各一輛,老丈人一輛)都是我養,老丈母給我帶孩子一個月給她3000,按時給她。我媳婦花錢大手大腳,我一個月工資根本不夠用,哪有錢存著。

    我說:那你說你們一年35萬?而且不止一次這樣說,啥意思?

    堂弟說:還不是為了面子,想證明我混得好有出息,沒想到打臉了,以後真不能吹牛了,牛吹大了,太丟人。

    其實這種情況不光在農村常見,在城裡一樣,父母都愛誇自己子女有出息,他們臉上有光。其實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子女真正有出息,父母反而更低調。因為父母怕給子女帶來麻煩和不便。

    無論收入多少,有沒有出息,自己知道就好。給自己吹牛,長自己志氣,意義不大。

  • 4 # 70後霞姨

    老公的表弟去年春節開了一部賓士回家過節,逢人便說他這部車是買來的!當我看到車號碼的那一瞬間,我差點就戳穿了表弟的謊言,那部車是租來的,是我朋友租車行裡的車!

    表弟今年40多歲了,是我家婆娘家的侄子,還是光棍一個,在城裡幫老闆開車,聽老公舅舅說表弟每個月的收入達到一萬多元。聽到舅舅這麼吹噓,我和老公都是笑而不語。

    舅舅一共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表弟是最小的一個兒子,那兩個表哥結婚後另外建房子分開住了,留下一個爛的泥瓦房給表弟。分家的時候,舅舅分給了大表哥,舅媽則是分給表弟。前些年舅媽一直跟表弟住在那個泥瓦房裡,但由於那個泥瓦房年久失修,已經破爛不堪,無法住人了,舅媽只好搬去跟二表哥一起居住。表弟每次回家時也去二表哥家借住,雖然有了落腳點,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表弟一直在城裡打工,前幾年才去學開車,駕照到手以後,就在一個日用品批發店幫老闆開小貨車,每個月工資4500元。開了兩年小貨車後,經人介紹,去工地幫一個老闆開泥頭車,專門幫老闆運送砂石料,聽說每個月工資上萬元,我們不知道真假。我們這裡是小地方,一般幫老闆開泥頭車,一個月工資在7-8000左右,這個還是老司機的工資,像表弟這種新手的也就是5-6000元左右。

    每次我們有事回老家,舅舅就會來我家吃飯。對於表弟還沒有老婆,家婆非常關心,總是問舅舅表弟哪時候找到老婆?舅舅兩杯下肚子以後,就安慰起家婆來,說表弟在城裡幫老闆開泥頭車,每個月收入上萬元,不怕沒有老婆。

    在2019年,我聽說農村的危房改造專案準備結束了,表弟的房子還是泥瓦房,按照政策,表弟建這個房子可以得20000元左右的補助,這20000元完全夠付人工費了。如果這個專案結束以後,這個補助就沒有了。我就把這個訊息告訴個老公,讓他跟表弟說趁著這個機會把老房子推倒重建, 但表弟說不急。聽到表弟這麼說,我有些著急,就跟表弟說這種政策是有時間限制的,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表弟說他一個月的收入上萬元,那20000元的補助也就是他兩個月的工資,無所謂了。

    20000元都不放在眼裡,這到底有多壕啊!聽到表弟這麼說,我感到很無語。老公跟我說皇帝不急太監急,這是人家的房子,他不急我們急有什麼用?我們以後不理他就是了。

    表弟在城中村租了一個帶有衛生間的單間,每個月400元的房租。那個房間很小,只放得一個1.5米的床鋪而已,連衣櫃都沒有地方放了。看到表弟租住的地方環境那麼差,老公就跟表弟說每個月得那麼高的工資,乾脆租個環境好點的房子,自己住得也舒服些。但表弟說他單身漢一個,沒有必要租那麼大的房子,而且他整天在外開車,有個地方睡就行了。

    表弟雖然在城裡租住的地方環境雖然比較差,但並不影響到他過瀟灑的生活,他的微信朋友圈經常曬他在酒吧喝酒的場景。那些酒吧消費非常貴,聽說一個晚上一個包間消費達到3000元左右,這種高消費,我們普通人想都不敢想,不知道表弟從哪裡來這麼多的錢?

    每次老家親戚有紅白喜事,我們都被回老家幫忙。男人們都會聚在一起喝酒,表弟經常跟大家吹牛說他身上那條褲子1000多元。表弟在村裡顯擺還不要緊,竟然還吐槽我老公穿的衣服是地攤貨。我老公也是一個好面子的人,看到表弟這麼損他,他有些受不了了。就當場反駁表弟,說他穿一條褲子都是上千元,那幹嘛不買個轎車,還開個機車回來幹嘛?被老公這麼一嗆,表弟就不敢吭聲了。要知道我家婆那個村莊非常偏僻,離縣城有近百公里遠,而且有一部分道路又是山路,騎機車來回可要花幾個鐘頭呢!而那時我家已經有兩部車30萬元的車,在城裡也有4套房子了,但這些我們在村裡都不跟別人提起。

    由於舅舅經常在村裡跟大家說表弟在城裡一個月的收入上萬元,而表弟逢年過節回來跟二表哥吃住時,又不給一點錢,久了二表嫂就甩臉色給了。沒辦法,表弟只好搬回那個老房子居住。老房子上面蓋的都是瓦片,由於沒人打理,那些瓦片被大風經常刮,就被擠在一起,夏天的晚上如果在老房子仰望房頂,那些洞洞就像是無數個星星。如果碰上大雨天,外面下大雨,裡面下中雨,根本沒辦法住人。

    我們前幾年回老家翻建了房子,公婆以前一直跟我們在城裡生活,這幾年才回老家生活。而我一家三口都是在城裡生活,除了春節在老家住幾個晚上而已,平時回老家也是早出晚歸的。我們在老家只有三間住房,公婆住那間最大的,我和老公住一間,女兒自己住一間。

    表弟見我們老家那兩個房間平時都是鎖著門,就跟家婆提出要來我家住,住進我女兒那個房間。起初家公是不同意的,但表弟總是摟著家婆,說我們又不經常回去,而且他也是偶爾才回老家的,住進去沒什麼不妥。家公聽到表弟這麼說,還是不鬆口,他跟表弟說萬一我們也是回老家住了,碰在一起咋辦?

    家公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還以為表弟就此停住了。但表弟臉皮可不是一般的厚,他竟然跟家公說萬一我們一家三口也回去,女兒來跟我們同住一個房間就行了,反正就是那幾天而已。看見家公還不鬆口,家婆就在旁邊抹著眼淚跟家公說表弟現在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如果我們不收留他,給他繼續在老房子住,萬一老房子塌下來,砸中人怎麼辦?家公是個心軟的人,看不得家婆哭,就同意給表弟搬進女兒那個房間了,這一切我們都是不知道的。

    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有事回老家,當時回到家時已經是中午一點鐘了,女兒說太累了,要去她的房間休息一下。當女兒進到她的房間時,嚇了一大跳,房間裡放滿了男人衣物。女兒一看到這樣,馬上大聲叫喊起來,叫我們過去看。我和老公聽到女兒的喊叫聲,趕緊跑過去看個究竟,女兒房間放滿了男人的衣物。那時候公婆去地裡做工,沒有在家,我們也不知道是誰的東西,但這些東西肯定不是我家公的。

    過了半個鐘頭,公婆從地裡回來了。老公就問女兒房間裡的東西是誰的?家公說是表弟的。沒經過我們的同意就擅自搬來我家住,我當然不高興了。起初老公還對錶弟有些憐憫,說我們也不經常在家,而且表弟一直在外打工,也不經常在家,這間房子就給他借住吧。

    請神容易送神難!聽到老公這麼說我不樂意了,趁著公婆都在場,我就把話說開了,我說這不只是暫時借住而已,表弟已經40多歲了,雖然他說每個月收入上萬元,但他整天花天酒地,卯吃寅糧。叫他建個房子,他不建,他的親哥都不給他跟住,憑什麼我給他住?像他有沒有老婆的,萬一以後賴著不走,以後老人不在了,而我們又不經常回去,他霸佔了我們家怎麼辦?我們花了25萬元建這個房子,憑什麼拱手送給別人?

    公婆聽到我們這麼說,都不敢吭聲了。家婆默默地去收拾表弟的東西,把那些東西拿到他們的房間去暫時放著。

    我們回城時,我就把女兒的房間鎖起來,並把鑰匙帶走了。

    過了兩個月後,我們有事回老家,舅舅可能聽說了我們不讓表弟住進我們家的事,他有些生氣。那天舅舅看見我和老公時,就小跑過來跟我們說,說我們小氣,表弟要借住我們家都不給。我一聽到舅舅這麼說,有些生氣了,就跟舅舅說表弟每個月收入上萬元,簡單建個房子就是幾萬元而已,只需半年的工資就夠了,沒有必要去寄人籬下。況且我家也沒有多餘的房間,他住進我女兒的房間了,我女兒回來住哪裡?我跟舅舅說大表哥建了雙開間兩層半的樓房子,住都不完,幹嘛表弟不搬去跟大表哥住?而且還是他親哥呢!被我這麼一嗆,舅舅不敢再吭聲了。

    由於我們不給表弟住進我們家,他的兩個親哥又不願意給表弟跟住,表弟只好搬回那個老房子居住了。看到自己的小兒子這些年還住在爛房子裡,舅媽很生氣,就拿出自己積攢了多年的2萬塊錢,叫表弟再拿出3萬元,親戚們免費出人工,幫他建起雙開間一層樓的房子。但表弟說他一分錢都沒有,現在信用卡已經被透支了,想找錢來還都沒有呢!聽見表弟這麼說,他的幾個哥哥姐姐都非常生氣,大罵表弟敗家,現在還住在爛房子裡是活該!

    原以為表弟被家人罵了會長記性,但並沒有。時隔一年後,在去年春節表弟開了一部賓士回來,他家前面明明有地方停車,但他故意把車子停在村口,村裡人出入都看見那部賓士。表弟跟大家吹噓說他換了另外一份工作,工資比原來的還要高,所以買部好的車是沒多大的問題。村裡的人聽見表弟這麼說,紛紛諷刺他,說有錢買個賓士,還不如拿錢來把老房子推倒重建,好歹還有個窩。被村裡的人這麼說,表弟臉突然變紅了,說建個房子幾萬元就行了,也就是他幾個月工資,有什麼難?當時大表哥也在場,聽到自己的弟弟這麼說,有些生氣,跟表弟說建個房子只需幾萬元,那你把錢拿出來建啊!被自己的親哥這麼說,表弟頓時不敢再吭聲了。

    吃過年夜飯後,我和老公到村口玩,看見表弟的那部賓士,我看了車號,覺得號碼有些面熟,好像是我朋友的車,她是開租車行的。我跟老公說這是我朋友的車,老公還不相信。為了證實我的猜設,我就把車號拍下來發給朋友看,朋友也覺得很奇怪,說她租車的人怎麼跟老公同村的?我說是老公的表弟,朋友見我這麼說,還感嘆這世界實在是太小了!

    表弟開賓士回來過節,給他掙足了面子。村裡人看見他開著賓士回來,都以為表弟真的每個月收入上萬元呢!只有我和老公知道這部賓士是租來的,但我們也沒有戳穿他,也沒有跟哪個說起此事。

    我婆家那個村莊由於地處偏僻,人多地少,很多人為了謀生,只能遠走他鄉外出打工。到春節才攜家帶口回老家過春節。據我瞭解,真正做到月收入上萬元的人寥寥無幾。出去打工的那些人一點兒都不低調,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男的皮鞋也擦得錚亮,甚至有幾個已經40歲的女人還塗著指甲和口紅。

    村裡只有我和老公是在外工作而已,我們家以前不但邊上班還邊做生意,家庭年收入達到二十多萬元。但由於老家做飯餐都是燒柴火,衣服容易變得很髒,我們一家三口每次回老家都是穿舊衣服回去。吃過飯後大家喜歡去村口玩玩,那些在外面打工的人在那裡互相攀比,比誰的工資高、誰的衣服鞋子和手機高檔,我和老公都是假裝聽不見,從不搭話。有時候有人會問起我們家的收入情況,我都說不多,剛解決了溫飽問題而已。

    從我家婆那個村莊來看,那些人說自己子女月收入上萬元,極大部分都是假的,他們是為了所謂的面子在吹噓的,越缺什麼就越炫耀什麼。人們常說在城市套路太深,要逃離城市,但我們認為在農村由於大部分都是泥路,下雨天路滑,容易被摔倒。

  • 5 # 溫小暖Sun

    大哥研究生畢業月入6000元,我本科畢業月入3500元,在村子裡屬於收入低的人群。每逢村民說嘴談話,必定要引到我們家,以我們為例去教育子女,別像我們一樣讀了十幾年書,掙個三千塊,村尾的老曾家小學畢業打工都掙十幾萬了。

    工作後,我很少回村子裡,因為我們村子盛行“攀比之風”。

    如果子女年薪10萬,是會被七大姑八大姨嘲笑的,逢年過節被說得抬不起頭來,而我恰巧就是月薪3500的那種人。

    不知道其它村子有沒有我家村子這般攀比,但是我從小到大受夠了村民的碎嘴。

    我的村子很小,彼此間沾親帶故,算起來都是親戚。

    我爸爸那個年代是耕田的,當農民,後來田地無法供養子女上學,爸爸就出去打零工掙錢。

    村民們的攀比由來已久。

    我上頭有個哥哥,我出生後,媽媽被村裡人罵了整整2年,出門都抬不起頭,理由是我是個“丫頭片子”、“賠錢貨”。

    村子裡“重男輕女”很嚴重,家裡頭有5個兒子的,嘲笑家裡頭只有4個兒子的,家裡有3個兒子的,又去嘲笑家裡只有1個兒子、2個女兒的家庭。

    在田裡幹活,為了誰家動了田埂而吵架,領頭的把鋤頭啪一下放在田頭,叉著腰、吊著嗓子大喊一聲:我家有多少個兒子!如果對方沒那麼多,就會敗下陣來,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他們認為兒子就是生產勞動力,能幹活,女孩子不具備此項技能。

    那個年代,村子裡很多人都是讀書讀了小學就去外面打工,家裡幾個勞動力的,過年回家時,就會高聲談論:我一個兒子掙了10萬,四個兒子掙了40萬。

    對方問你家孩子做什麼工作,他們就回答:打工啊。

    我家不富裕,爸爸在本地打零工,一天就掙100多塊錢。

    和隔壁家的10萬對比,我們家顯得特別寒酸.

    在村口大榕樹下聊天,我媽媽都不敢參與,生怕被人說嘴,說你家這麼窮,要不要我兒子帶你們一起出去打工啊,包吃包住。

    那時候我還在讀初中,不清楚10萬塊到底是多少,我只知道,爸爸每個星期只給我20塊錢生活費,10萬的數字,於我而言,過於模糊,依稀只覺得好厲害的樣子。

    我跟我爸爸說,我也要出去打工,我也想賺像隔壁家那麼多的錢。

    爸爸一個巴掌打到我頭頂,沒好氣地說:打什麼工,小孩子去讀書才是正道。

    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

    在村子裡,爸爸因為有兩個女兒,年輕時被好一陣嘲笑,說只有一個兒子將來可怎麼辦。爸爸就笑笑,說:一個兒子就一個兒子唄,再不濟我還有女兒養老。

    長大後,我懂事了,開始懂得了村民口中的各種明嘲暗諷,也學會了不反駁,否則她們會罵我沒家教,讀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比如同村的九嬸問我:女娃,你每年讀書花你爸爸這麼多錢,我給你介紹隔壁村老李,彩禮厚厚的,可不比你在家苦哈哈強。

    那時我在本地重點高中讀書,隔壁村老李,30多歲了,離過婚。

    我媽媽知道九嬸這樣問我,氣得拿掃把去九嬸門前罵人,那嗓門,我至今都記得,我還不知道我一向軟弱的媽媽有這樣的氣勢。

    爸爸媽媽辛苦一輩子,把家裡三個孩子供養至大學畢業。

    我和妹妹因為是女孩子,村民無數次勸我爸爸別糟蹋錢,讀書不如嫁人,早早嫁出去還能拿到幾萬塊彩禮,將來給兒子娶媳婦。

    爸爸從不聽他們的那些意見,也不反駁,就坐在那裡靜靜地聽他們吹噓自己兒子在外打工賺了多少錢,豪宅住著,豪車開著。

    我記得,高中那會,六叔家的兒子在工廠打工,從年薪10萬,到後來吹噓是50萬,很受老闆倚重,是個小領導了。

    六叔到哪裡腰板都挺得直直的,很多人都羨慕他。

    我就在想,既然兒子一年賺50萬,那為什麼不把他接到工作的大城市裡生活呢。

    爸爸媽媽熬了大半輩子,終於等到我們畢業了,可以賺錢了。

    大哥當時繼續讀研究生,畢業後在鄰省的一所大專院校當老師,妹妹是讀師範專業的,畢業後考了2年,就考回家鄉,在本地一個鄉鎮當小學老師。

    我在離家80公里的市區一個國企工作,剛畢業入職,月工資到手3500元,年底還會有績效錢。

    我挺滿意滿足的,拿到工資時,我叫上媽媽和妹妹去逛街,給她們買了一套衣服,買了一個銀鐲子。

    給爸爸買了個秋冬外套,是在媽媽常去的平價超市買的,210元。

    當我爸爸穿著那件衣服去村裡遛彎時,隔壁家就問:哎呦,穿新衣裳呢。

    爸爸:是啊,我閨女剛發工資,給我買的。

    隔壁家:多少錢啊?

    爸爸:兩百多塊呢。

    隔壁家就露出鄙夷的神情,酸酸地懟我爸爸:你閨女就給你買200塊的衣服啊,好歹也要像我身上穿的那件,我兒子買的,牌子貨,上千塊。

    然後,開始吧啦吧啦說著她家孩子在外當經理,一個月幾萬塊,給她買的都是好東西。

    可能是我媽媽在村子裡吹噓我和大哥妹妹畢業有了個好工作,能給她錢花了。

    好事的人就打聽我們能賺多少錢,當聽到我一個月工資才3500元時,個個臉上的神色,好像我被人騙了一樣。

    拉著我媽媽“教育一番”:餐館當服務員的、洗碗的,一個月三千元,夜宵攤賣啤酒的小妹,一個月賺七八千,她兒子賣房子的,是個經理,一個月都十幾萬提成。

    後來,她就很少參與村裡面的“八卦”談話,因為她們每次都會引回到我們的“低工資”上面。

    為什麼農村很多人都說自己的子女月入過萬,是真的嗎?

    有些是真的。有些子女是創業,做生意的,一年幾十萬是有的,不過都是從基層做起,熬了很久才有瞭如今的事業。

    一二線城市,北上廣這些地方,有些人收入的確過萬,有些人月入兩三萬都是正常的。像之前網上看到的,深圳某些學校招老師,按照年薪二十萬來算,學歷都是很厲害的學歷才能去應聘。

    我這是三四線城市,大哥在大專院校當老師,一個月才五六千,我三千左右,妹妹和我差不多,也是三千出頭。

    他們說我們讀那麼多書,浪費那麼多時間,花了家裡這麼多錢,到頭來就掙個三千塊,圖啥呢。

    我也不知道村裡人口中,她們的兒子女兒年薪十萬五十萬到底是不是真的。

    我只知道,如果小學畢業出去工廠打工的,你說年薪五十萬,我是抱著懷疑態度的,或許他真的能掙這麼多,但是極少數。

    據我統計,在我們村,父母口中子女收入低於一萬塊的,很少,我們家是其中之一。

    現在我們搬離了村子。

    父母隨大哥住,我自己在本地貸款買了個80平的小房子,週末妹妹從鄉鎮回來和我一起住,我們一起開車去大哥那裡陪伴父母,週日晚再開車回我工作的地方。

    好在兩地距離不遠,高速80公里,一個小時就足夠了。

    別人的月入一萬,我很羨慕,但從不嫉妒。他們賺再多也不會分一點給我花,我也沾不了光,依舊是各家過各家的日子。

    我父母那一代,從耕田生活拮据的農戶,勒緊褲腰帶供我們上學,到現在過上了自己的小日子,既不富裕也不窮困,並且我們相信,未來只要努力工作,一家子團結起來,日子還能過得更好。

    也希望大家不要被周圍的聲音帶偏,月入一萬也好,月入三千也好,不偷不搶,沒啥丟人的。

  • 6 # 草央英

    其實現在農村人多年輕人還真是月入過萬,而且也不是炫耀孩子工資,我們老家的人都炫耀在哪裡有房子,那裡有車子。

    有女兒的不是炫耀女兒給自己買的衣服,就是女兒給自己買的補品。我每次回家都會聽到我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在我媽媽面前炫耀,說自己的女兒給買了衣服,一一件3000多。而我給我媽媽買的衣服最多幾百塊錢,因為我自己都是買一兩百的衣服。所以我覺得特別難堪,就不願意和他們來往。

    還有炫耀在哪裡買了房子的,我家一直都是租房子住,前兩年才按揭了一套縣城的房子。而我的親戚動不動就是大城市全款買房。說實話每年回家都能聽到這個比房子比車子的言論。

    至於農村孩子月入過萬,很多都是真的。

    他們也不是上班,就是自己做點小生意,一個月也能賺一萬左右,但是還是存不到錢,因為他們三朋四友花費太大。還有我老家同學大學畢業沒幾年就再工作的城市全款買了房子,車子也是30多萬的車。他工資一個月也就5.6千,但是他外水多呀!別人還會送禮那些。現在很多人送外賣一個月都能月入過萬,我老公跑車平均每個月也是一萬多。所以我覺得月入過萬成正常,只有我們這種沒有讀什麼書的女孩才不會有那麼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7年新媒體運營者出路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