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劉二哥

    和我的經歷一樣,我今年也快四十歲了,我父母也是喜歡指手畫腳的管我,有時候被他們弄的身心疲憊的,還沒話說。就說去年吧,和我大舅哥看中一個專案,什麼都弄好了,就差資金,而且缺口特別大。我和大舅哥商量都貸款,一人貸二十萬。因為我們都有在縣城的房子做抵押,貸款就差房產證壓到銀行就放款了。不知道我老媽怎麼的聽說了,抱著我的房產證不放手,說什麼都不同意。還說什麼老老實實的出去打工是正理。我沒辦法找了好多親戚勸她,就是不同意,說什麼萬一賠了房子就沒了。一直到最後把我的專案攪黃了,還是不放心,逼著我出門打工。說實在的,那個時候真的有點埋怨她,他們一輩子就是老老實實的種地,辛辛苦苦的從地裡掙錢,也從來就是希望兒女也像他們這樣。不過畢竟是父母,理解一下他們也是為兒女好,只是方法用錯了。他們的固執真的很讓人頭疼。做兒女的只要父母開心,怎麼都值了,畢竟他們已經進入老年。在我看來,能被父母管是好事,但是也不必事事都要讓他們知道,因為他們的思想觀念已經跟不上新時代的節奏了。而且歲數越大,越喜歡亂指揮,做為兒女,只要能讓他們開心,該瞞著不讓他們知道的,就不必事事都告訴他們就可以了。

  • 2 # 梅來一夏

    都40歲了,父母還事事要管,不聽他們還生氣。即使知道父母是一片好心,可對兒女來說,實在不是好事。

    我婆家幾個侄子,都是三十多歲的人,成家立業了。他們的父母還把他們管得緊緊的。出去玩了會說,亂用錢了會罵,夫妻間的小矛盾會干涉,日常生活細節要監督。管得他們沒一點自由,怨氣沖天。

    開始幾年,他們還忍著,表面屈服。到後來,父母管太多說太多,讓他們厭煩,就與父母橫眉豎眼,惡言相向,父子關係日益緊張。

    站在兒女的角度上來說:我都是中年人,有自己思維和主見。父母還把我當孩子,事無鉅細都干涉,煩不煩。

    父母方面則認為:我們人生經驗足,吃過許多虧。管你是為了你好,讓你少走彎路,少吃虧,有何不好?

    先與父母溝通,告訴他們相對於小家庭來說,他們是外人,請求他們不要過多的干涉。給你們自由空間,讓你們自己處理問題。

    再則,對於強勢不聽勸誡的父母,沒辦法,採取陽奉陰違的方式。他們說他們的,你做你的。他們生氣胡鬧了,關著門不聽。你反抗的次數多了,他們就失望了,知道自己是白操心後,慢慢的就減少對你的控制。

    寫給父母的話:孩子只是我們血脈的延續,不是我們的附庸品。我們生下養大他們,幫助他們結婚有了新家庭後,他們便不屬於我們了。

    他們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做父母只需要靜靜的旁觀默默的關心。千萬不要再打著愛的名義,管東管西,給小家庭造成困擾。

  • 3 # 於非魚知魚樂

    網上曾流行過一句話:三流父母做保姆,一流父母做榜樣。

    題主所言的就是管吃管喝管天管地,中間還管空氣的保姆式的父母。

    想起一個朋友說的笑話。她說母親控制慾極強,都大學畢業了,連她染個頭發,內褲顏色,微信頭像,朋友圈狀態,這些都屬她的管轄範圍。剛開始,當她是更年期,默忍了。但後來一想,她怎麼一直都是更年期狀態?

    心理學上有個“非愛行為”的概念: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非愛性掠奪,強制性控制其行為和思想,這種行為往往發生在最親近的人之間。比如,母子之間,“我都是為了你好”……

    糊塗的愛,不尊重子女的獨立人格,是愛的畸形。這樣的親子關係必然會叫子女喪失獨立性,缺乏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削弱孩子的社會中的生存和抗挫折能力,而且母親如此強勢的家庭裡,無論以後夫妻關係還是婆媳關係前景不妙的可能性極大。

    電視劇《小歡喜》中有一段劇情:陶虹飾演的佔有慾與控制慾極強的單親媽媽宋倩,動不動以“我這是為你好”作殺手鐗,高壓控制女兒喬英子,使她精神中度抑鬱,後來險些跳河。

    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行走。放手的愛才是負責任的。很多家長總是口口聲聲說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就是霸道地把自己的意識強加於孩子身上,去實現自己的控制慾,忽略子女的感受和影響。

    想想為什麼你的孩子沒有主見,你剪斷了他的翅膀,還要他怎麼飛行?因為你的控制讓他無法獨立思考。你不是孩子,你無法替他一輩子拿主意,養出心理和生理上的巨嬰,你不僅剝奪了子女的獨立人格,也讓他喪失了獨立做主的人生!

    各位父母親,每個成年人都是獨立平等的個體,你們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給他們獨立的生活空間,多去聆聽孩子心目中的想法,子女成年後,該逐步知趣地退出孩子的生活圈子,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走自己的路,讓父母說去。作子女的多些理解寬容和溝通改善的舉動。畢竟作合格的父母,誰都沒有經驗,指責、埋怨老一輩的教育方式,甚至記恨父母,沒有必要,況且,他們的教育方式是有時代侷限性的。

    無論父母怎麼控制我們的人生軌跡,在我們已成年的時候,要有個清醒的頭腦,堅持自己的初心,千萬不要被他們的強勢給唬住,而放棄追逐自己的理想,也不要被他們強加的價值觀所綁架而喪失自我。

    我們能做的是與父母多溝通自己的想法,與這樣的父母和解,適當與他們保持生活距離,最好還是要分開住,主動走出舒適區,走自己的路,同時引以為戒,避免走老路,讓下一代沿襲你們的這種親子模式。

  • 4 # 美侯王666

    從題目上看,你父母是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但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你還不是能獨自飛行的小鳥。怎樣破解,我給你如下建議:

    一是天高皇帝遠、鞭長莫及的方法,你認為你可以自己能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建議你在遠離父母的城市買房找工作,遠離父母控制。但距離不可太遠,太遠父母不放心,太近又在控制範圍也不行,一般距離在2O0公里為好。

    二是在找工作上,找自己輕車熟路的專業,能出成果成績的工作,比如你一年內要麼升職,要麼升工資,讓父母知道不管你,自己也能飛,自然慢慢就不會再大小事都管你了。

    三是雖遠走高飛了,還需常回父母家看看,免得長思念你而生病,那就得不償失了。時間控制在一兩個月回家一次,還有一個方法是給父母購一智慧手機,天天晚上視訊一下,免父母再操心。

    人心都是肉長的,可憐天下父母心。你不讓父母操你的心是不可能的事,因為生你養你啊護你,是對你的關心和愛護,怕你出漏子惹禍,不成有用之才。將心比心,要想不讓父母不操你的心,必須像雛鷹一樣,不但自己會飛,而且還能飛的遠,切還能飛回切能帶回成果,自然就不會再管你了,操你心了。

  • 5 # 黃梅嬌

    這個很好辦啊,40歲,你也應該有孩子了吧,你是怎麼對待孩子的呢?

    你要知道,無論你活多少歲,你永遠都是父母的子女。

    不管你今天是白髮蒼蒼,還是滿臉的皺紋?在父母的眼中,你永遠是個還沒長大的心肝寶貝。

    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幸福快樂,健康平安,都是過著舒心的日子。

    不想讓自己吃的虧,受的苦讓孩子重新再受一遍。

    自己如果沒有過上好日子,但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過上,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幸福生活。

    真的是愛子心切,不僅沒感覺到父母對你的深深的愛,還在指責父母。

    有多少人想享受這樣的待遇,卻沒有?常常。是羨慕的同時,淚水只能往肚子裡面咽。

    不要覺得父母嘮叨,因為他沒太多的文化,說不出太多的道理來,他只有一句簡單明瞭的話。

    他說這些話的目的是生怕你吃虧受苦,愛之深,責之切。

    如果你覺得這些你很不耐煩。

    不要和父母一起生活,自己去另外一個地方,過你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作為一個40歲的人,沒有一顆感恩的心。真不知道你這40年是怎麼過來的。

    時間無情的流走,父母的年齡也在一天一天的老去。

    和父母的感情無論如何都是在做減法,不要再失去後後悔。

    該醒醒啦!40歲的人,多聽聽父母的心聲吧。也許你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認認真真好好的聽父母溝通過一次。

  • 6 # 石頭人zxs

    呵呵,我都60多歲了還要老母親記掛著,晚間睡覺都要來給掖被子,去朋友家的孩子參與婚宴,都要與她通報一聲 如果你走了不與她吭一聲,回來後也會問長問短,就是什麼事情與她無關,假如不與她回報,一定會到晚上睡不著覺了。什麼我老了不中用了,還不如早死了呢,免得討人嫌,不起眼,活著有啥用?

    在平時,我的外孫都因我老母愛嘮叨,都嫌棄她了。我老母為了挑逗我的外孫,拿著親戚們送來的糖果騙取他的童心好感。 今年(2020)疫情期間子女之間都被窩在了自己的家裡,只有用手機這一個聯絡方式來溝通關係了,微信視訊幫了大忙。如果這一網際網路手段被美國特朗普給斬斷了那就成了半邊瞎子了。我你他是絕對不允許的事情!我說的對不對?!

    我給你出個招,不知合適否?先不要持著反對的意識,對的就接受,不對就當我沒說好了吧。 咱不要太“寓孝”,40歲了,咱的母親也已經是奔70的人了,忍一忍吧,我的老母親也是近快一世紀的人了,(鼠年八旬之人啊)再能有幾個一旬?十二年?不容易啊!自我安慰自己一下吧!老小孩老小孩,哄著點就是了,不跟咱老媽計較小事了。媽媽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了,她活一天就少一天了!要有這樣的❤心態才是。

    是不是啊我說的在理嗎?要有感恩的心,孝敬之心,回報之心。人這一輩子不易啊?經歷無數坎坷的路,風裡雨裡為兒女擋風遮雨,是不是不容易啊?咱們要理解老人的心情啊?!咱們還有個星期週末的日期,過去的老人為兒女奔波操勞,幫了咱們成了家,立了業。更應該孝敬父母才是!人之初,性本善。 做人的二十四孝典故,不是當擺設的!那是我們的標準,基石啊!

  • 7 # 1只奇怪的貓

    用《原生家庭》書裡的話說就是,這樣的父母大多“有毒”。

    還常常以“為你好”為由,替你決定各種事。

    你要是不接受,就成了大逆不道、不孝順了。

    這種父母!控制慾太強了。

    一般事業上可能也不得志,所以心裡那股控制慾無處發洩,因此只好在家裡大施拳腳,家裡所有人大事小情都要管。

    其實你不知道的是,你跟父母的這種相處模式,除了父母“有毒”之外,是你自己允許的。

    你今年40了,說明你已經向父母妥協了無數次了,有時候基於這種被父母操控的模式,你可能都感覺不到自己是個成年人。

    而現在你終於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了,說明你對父母已經忍無可忍了。

    《原生家庭》這本書裡提供的方法是“與有毒的父母對峙”,理由很簡單――對峙有效果。

    但就以現在中國的國情來說,這恐怕會讓你父母很難接受,所以這在情感上的風險是非常高的!

    因為你可能會得到父母的消極迴應,甚至父母可能覺得自己沒面子,而往你身上扣“不孝、白眼狼、不知感恩、沒良心……”等等負面標籤,讓你受到道德的譴責、內心的煎熬。

    甚至疏遠你,不理你,收回對你的愛和關心,試圖維持過往的狀態,讓你對他們臣服,妥協。

    很少父母會在對峙中,反思自己的行為,或曾經對你造成的傷害。

    對峙的結果往往是相反的,父母有可能會對曾經發生過的事矢口否認,說他們早就忘記了,並惱羞成怒把所有責任都推到你的身上。

    父母沒有做出積極迴應,這並不代表著“對峙”失敗了。

    你有勇氣去面對父母,面對曾經的傷害,為此後的關係定位打好基礎,就應該認定你的對峙是成功的!

    如果你想那麼去做,可以認真去閱讀一下《原生家庭》這本書。它會給你提供更具體可靠的步驟方法,以及給你提供心理疏導!

    當然了,跟父母分開住,保持距離,也可以減少他們對你生活的影響和控制。

    但你想要真正從心裡去擺脫父母對你的操控,你也許可以去嘗試一下!

    當你打破了自己舊有的家庭模式,並打破迴圈時,你也是在為你的孩子,甚至你孩子的孩子送上了一份無比珍貴的禮物!

  • 8 # 勾吳軍哥

    給你七點建議:

    首先要理解父母。在父母眼裡,不管你是四十還是十四歲,都還是孩子,他們事事想管是出於關心愛護,不放心。

    第二、試著從一些小事慢慢讓他們放手。從小事做起,把做好的成果展示給他們看,讓他們慢慢相信,他們的孩子也在不斷成長進步。

    第三、“陽奉陰違”。有些事表面上可以聽他們的,不要跟他們頂嘴反駁,但可以他們說他們的,你做你的。

    第四、偶爾撒點善意的“謊言”。有的事情因為觀念不同、思維方式不同,不一定能父母說得到一起去,你可以說一半留一半,或者只說部分不說全部,還可以隱瞞事實真相。只要出發點是善意的,這種“謊言”有時候能讓你減少不少煩惱。

    第五、可以適當跟父母分開一段時間,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長大了,離開父母也有獨立生活和處事能力,而且做得不差。

    第六、隨著父母的年齡增大,可能越來越嘮叨,你要適應和習慣,儘量傾聽,不要不耐煩。

    第七、對父母的意見也要具體分析,不要一概排斥。畢竟父母是過來人,也許他們的意見裡有的是真知灼見,如果有好的意見,你也可以吸收,這樣皆大歡喜。

  • 9 # 北漂的小丁

    很高興回到你這個問題,其實我媳婦的遭遇和你一樣.我岳父岳母就兩個閨女,我媳婦是老二,今年我媳婦38歲了!但是我岳父和岳母總認為我媳婦還沒有長大,家裡無論大事或者小事情總喜歡拿主意,如果不按照他們的意思去辦,他們就說長大了,不孝敬老人了!也有可能是我媳婦是老二的原因吧!她接比她大6歲,所以以前家裡的事情總是父母和老大拿主意,行成習慣了!

    但是現在我們也已經40歲了,自己也都有兩個孩子了,對於孩子的教育理念和老人也不一樣,我媳婦總感覺她活的不是自己的人生!因為很多事情她需要和老人妥協,不妥協老人就不高興!家裡就會吵架,我原來對我媳婦家裡的事情一般不參與意見,但是時間久了發現不行,因為我們一家四口和她姐家一家四口再加上我岳父岳母一共10個人攪在一起生活總是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不想和老人吵架,最好是分開生活,只有距離會產生美!凡是和老人一起生活的,如果老人又比較強勢的話,他們啥事情都會發表意見,只要我們不按照他們的意見去辦就會吵架!弄大家都挺累也挺不開心的!所以,如果老人總是干預孩子們的事情的話,最好是分開居住!要不然家裡天天不得安寧!我們是深有同感啊!

  • 10 # 石匠秦人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當今社會。時機順息萬變。你應該有自已想法,捕捉商機!發家致富!不應以父母眼光看問題!

    我大兒當年報志願!我讓報教育學院,他想報美院!結果成績出來,分數超過美院線!吃了虧!此後!我再不給孩子拿主意!讓孩子事事自作主張!學校一畢業!一不給錢!二自已找工作。培養獨立性!

  • 11 # 可愛的二妮丫

    這很容易處理。 40歲時,您也應該有孩子。您如何對待孩子?您必須知道,無論您多大年紀,您將永遠是父母的孩子。無論您今天是白髮還是皺紋?在您父母的眼中,您將永遠是一個尚未長大的寶貝。無論我什麼時候遭受太多或遭受太多的痛苦,我內心都感到自己遭受了所有這些苦難,不想讓我的孩子也遭受同樣的苦難。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樂,健康,安全並過上舒適的生活。我不想讓自己遭受損失,痛苦讓孩子再次遭受痛苦。如果您過的不是美好的生活,但希望您的孩子能像其他人的孩子一樣快樂地生活。確實是我心愛的兒子,他不但沒有感受到父母對你的深愛,還責怪了父母。在世界上最愛您的唯一的事物是您的父母,他們不要求任何回報,而是默默奉獻。有多少人想享受這種待遇,但不是嗎?經常。在欣賞的同時,眼淚只能吞進肚子。不要以為你的父母在na,因為他沒有太多的文化,也不會說太多真理,所以他只有一個簡單明瞭的句子。他說這些話是為了擔心您會遭受痛苦,愛的深處和最大的責任。40歲的人們還不瞭解這些基本知識嗎?如果發現這些,您將非常不耐煩。不要與父母同住,自己去另一個地方,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作為一個40歲的人,沒有感恩的心。我真的不知道您過去40年是如何來到這裡的。時間無情地流逝,我父母的年齡也越來越大。無論如何,與父母的關係正在減少,不要後悔失去它。起床時間到了!對於40歲的孩子,請多聽父母的話。也許直到現在您還沒有仔細聽過父母的來信。

  • 12 # 左手斷了線

    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孩子在父母眼裡永遠是孩子。

    不過要改變,基本不可能,這是一個家庭經歷幾十年形成的東西,唯獨能從中吸取教訓的,便是,你自己以後為人父母,對於以後你的孩子,你作為父母,該怎麼辦。

    如果你能做得很好,那也算是把“利”的那一面發揮出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東嶽的《物演通論》實在讀不下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