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勞叨叨
-
2 # 讀行筆記
傳統社會里世人追求溫良恭儉讓的道德境界和處世原則。“犬子”就是自謙的稱謂,類似的還有“賤內”“在下”“小可”……
在社交中使用這些詞彙顯得謙虛客氣,既可以很好地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又可以顯露自己的涵養。
-
3 # 蘭臺說
“犬子”這個稱呼,沒有什麼深奧的義理講究,也沒有史籍、禮教規定約束,純屬由西漢司馬相如引發,約定俗成而已。
眾所周知,華人自古習慣給新生兒女取乳名,而且越賤越好。
主要原因在於,古代新生兒夭折的機率很高,古人認為是因鬼怪作祟、新生兒命薄所致。
其實是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差,母體體質弱,而且缺乏育嬰科學知識。
於是,古人為了新生兒女好養活,就會特意取個很低賤的乳名,例如豬狗之類,寓意“名賤命貴”的期望。
例如西漢景帝的兒子劉徹,即使貴為皇子,乳名叫“彘兒”,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小豬仔”。
就是這個“小豬仔”,7歲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即漢武帝,建立了輝煌功業。
比劉徹年齡大一些的司馬相如,出生於平民家庭,乳名叫“犬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幼犬、狗兒。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
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 。”
司馬相如少年時代喜歡讀書、練劍,取字長卿,因而別名司馬長卿。
他長大後,因為仰慕戰國時的名相藺相如而改名相如。
到了青年時代,他用錢換了個官職,成為宮廷郎官。
漢武帝即位後,偶然看到善辭賦的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大為讚賞,就召他進宮做官。
從此,司馬相如成為漢武帝的親密隨從、身邊紅人,步步高昇。
漢代最重要的文學樣式是賦,而司馬相如是公認的漢賦代表作家和賦論大師,被譽為“漢賦四大家”之一、“賦聖”。
他還是漢代的散文名家。
因而,他在中國文學史上一直擁有一席之地。
同時,他還被任命為郎官,出使西南夷,將當地民族團結統一於大漢疆域,為開發西南邊疆作出了貢獻,被稱為“安邊功臣”,名垂青史。
另外,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不拘封建禮教的束縛,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婚姻的果敢行為,成為愛情經典。後人根據這個故事,譜得琴曲《鳳求凰》,流傳千古。
當初的“犬子”、“狗仔”、“狗兒”,竟然大富大貴,光耀門庭,書寫了平民逆襲成功的人生傳奇典範。
於是,人們紛紛仿效,把新生兒乳名命名為“犬子”,希望兒子能像司馬相如一樣飛黃騰達,人生富貴。
這種現象蔚然成風,流傳後世。
“犬子”一詞本來就是低賤的稱呼,天生就是謙虛的稱呼。
於是,逐漸約定俗成,古人在介紹自己兒子的時候,習慣性地謙稱為“犬子”。
-
4 # 一請按上次一樣幫忙一
我認為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謙稱,農民或學問較少的人根本不知道,其中的深層次的文學詞意、在親友之間或與官方自稱之間的尊重對方、只取於這樣目的
-
5 # 秋深123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禮儀之邦,謙讓有禮,稱自己的子女時,自謙的稱兒子為:小兒,犬子,稱女兒為:小女,息女。而稱對方的兒子為:令郎,貴公子,稱對方女兒為:千金,大小姐。
-
6 # 盧慶玲夢紗
古人稱自己兒子為"犬子",是謙虛與自謙。也是中國一種文化特色,除了"犬子",還有"寒舍、鄙人"等謙詞,這些謙詞其實承載著一種文化,也展現著中國含蓄委婉的民族特色。
古代醫學技術沒那麼發達,新生嬰兒存活率比較低,而狗生命力強、活躍且常見,古代人將自己兒子稱"犬子",除了謙虛,更是希望兒子能夠健康茁壯成長!
回覆列表
"犬子"其實是司馬相如的小名。《史記》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他長大之後呢,覺得這名字不好聽,再加上他特別仰慕這個藺相如,自己就把名給改了,叫司馬相如了。但司馬相如後來成名了,"犬子"這小名也傳開了。人們就爭相效仿,謙稱自家的兒子為“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