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高考前考生進行了無數次的模擬,考生最熟悉的事,是考生資訊千萬不能寫到“密封線”外,否則“零分”試卷可能就“誕生”了。
試卷上的“密封線”是誰發明的呢?當然,這肯定與考試有關。
古代考試,目的是為了選官。而選官的方法,大體經過了世襲、薦舉和考試三個過程。世襲是基於血緣,薦舉亦基於身份,並非百分之百地憑德行、本領。真正體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還是透過考試,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
中國最早的科舉,是從隋朝開始的。到清光緒卅一年廢“科舉”,以試取仕經歷了1300多年。當然,廢“科舉”並不等於廢“考試”。人類社會由傳統邁向現代,大清朝也有與時俱進的一面,這就是改革考試的內容與形式。
科舉殿試
隋朝發明了科舉考試,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但隋朝很短命,被唐朝取而代之。唐朝的偉大,在於能繼承前朝的文明成果,科舉考試就這麼沿襲下來了。
隋朝與唐初期,科舉試卷是沒有“密封線”的。不僅沒有“密封線”,唐初科考閱卷時,還要附上考生推薦人的“行卷”。閱卷老師不僅可以知道試卷上考生的姓名,透過“行卷”還可以知道這個考生的指導老師是誰,平時成績如何。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考生的簡歷一清二楚,平時成績也能看出來。唐代著名白居易,參加科考時, “行卷”上即有其兒時寫的 “離離原上草”一詩。主考官看到白居易的“行卷”上,很容易判斷出他確實是個人才。
所以,試卷不設“密封線”,同時附加考生資訊,優點也是明顯的。
問題是,人都是主觀的。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假設這個考生是考官的親戚,甚至是自己的子女,試卷再差,也會被判高分。跟自己沒關係的考生,成績再好,分數也不會高。
這就是考試的制度設計,不能有漏洞。再好的設想,如果有漏洞,最終肯定不能實現。
武則天是了不起的女皇,在中國女人居然當了皇帝,充分證明這個女人實在不尋常。
武則天當政時,經常發現因吏部選舉時多有不實。武則天的聰明之處,不是反腐敗,查處貪官。但可以肯定,考試成績評得不公,絕對是有人得了好處亂辦事。
在借鑑前人智慧的基礎上,武則天下令科舉閱卷時,先用紙糊上考生的姓名。試卷成績評定後,再將考生的姓名開啟。考官要作弊,就沒有以前便利了。
所以,試卷“密封線”的發明者,當是武則天。
中國社會是個人情社會,國家治理也是人治背景。武則天下臺後,她“發明”的試卷“彌封”加“密封線”,也隨之結束了。
作為一種制度,試卷“彌封”加“密封線”,直到宋代才正式形成。據《宋史·選舉》:宋太宗時,監丞陳靖提議“糊名考校”,以杜絕閱卷中的徇私舞弊。1033年,宋仁宗下詔各級考選一律封彌卷首。
科舉試卷的卷首
科舉試卷的卷首,寫的是考生姓名、地址(鄉貫)以及家庭成員等資訊。考官閱卷前,先將這一部分糊起來,成績評好後才拆開彌封。
所以,試卷加上“密封線”,真正發明者是宋代的陳靖。而陳靖的發明,應該是受到武則天的啟發。
試卷加了“密封線”,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呢?肯定是不行的。字如其人,試卷上考生的字跡,考官很容易辨認出來。如果再在字跡上加上一些特殊記號,想保密那是不可能的。
保密起見,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又出臺了一項新的制度——謄錄。
謄錄,就是讓書吏將考生的試卷抄成副本。考官閱卷時,閱的是謄抄後的副本,而不是考生原卷,考生的字跡考官根本看不到。考生即使在試卷上留有什麼記號,謄錄時也全部過濾掉了。但現在的高考高生數量太大,試卷謄錄無法做到,只能將加“密封線”的方法繼續保留。
經“彌封”和“謄錄”,閱卷環節應該就公正了。
“彌封”與“謄錄”這種制度設計,明清時期予以繼承。雖說科場舞弊時有發生,但畢竟是個案,難度也很大。整體上講,中國的科舉是相當公平的。 其實社會科技在進步的同時 ,人類也在退化…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高考前考生進行了無數次的模擬,考生最熟悉的事,是考生資訊千萬不能寫到“密封線”外,否則“零分”試卷可能就“誕生”了。
試卷上的“密封線”是誰發明的呢?當然,這肯定與考試有關。
古代考試,目的是為了選官。而選官的方法,大體經過了世襲、薦舉和考試三個過程。世襲是基於血緣,薦舉亦基於身份,並非百分之百地憑德行、本領。真正體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還是透過考試,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
中國最早的科舉,是從隋朝開始的。到清光緒卅一年廢“科舉”,以試取仕經歷了1300多年。當然,廢“科舉”並不等於廢“考試”。人類社會由傳統邁向現代,大清朝也有與時俱進的一面,這就是改革考試的內容與形式。
科舉殿試
隋朝發明了科舉考試,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但隋朝很短命,被唐朝取而代之。唐朝的偉大,在於能繼承前朝的文明成果,科舉考試就這麼沿襲下來了。
隋朝與唐初期,科舉試卷是沒有“密封線”的。不僅沒有“密封線”,唐初科考閱卷時,還要附上考生推薦人的“行卷”。閱卷老師不僅可以知道試卷上考生的姓名,透過“行卷”還可以知道這個考生的指導老師是誰,平時成績如何。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考生的簡歷一清二楚,平時成績也能看出來。唐代著名白居易,參加科考時, “行卷”上即有其兒時寫的 “離離原上草”一詩。主考官看到白居易的“行卷”上,很容易判斷出他確實是個人才。
所以,試卷不設“密封線”,同時附加考生資訊,優點也是明顯的。
問題是,人都是主觀的。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假設這個考生是考官的親戚,甚至是自己的子女,試卷再差,也會被判高分。跟自己沒關係的考生,成績再好,分數也不會高。
這就是考試的制度設計,不能有漏洞。再好的設想,如果有漏洞,最終肯定不能實現。
武則天是了不起的女皇,在中國女人居然當了皇帝,充分證明這個女人實在不尋常。
武則天當政時,經常發現因吏部選舉時多有不實。武則天的聰明之處,不是反腐敗,查處貪官。但可以肯定,考試成績評得不公,絕對是有人得了好處亂辦事。
在借鑑前人智慧的基礎上,武則天下令科舉閱卷時,先用紙糊上考生的姓名。試卷成績評定後,再將考生的姓名開啟。考官要作弊,就沒有以前便利了。
所以,試卷“密封線”的發明者,當是武則天。
中國社會是個人情社會,國家治理也是人治背景。武則天下臺後,她“發明”的試卷“彌封”加“密封線”,也隨之結束了。
作為一種制度,試卷“彌封”加“密封線”,直到宋代才正式形成。據《宋史·選舉》:宋太宗時,監丞陳靖提議“糊名考校”,以杜絕閱卷中的徇私舞弊。1033年,宋仁宗下詔各級考選一律封彌卷首。
科舉試卷的卷首
科舉試卷的卷首,寫的是考生姓名、地址(鄉貫)以及家庭成員等資訊。考官閱卷前,先將這一部分糊起來,成績評好後才拆開彌封。
所以,試卷加上“密封線”,真正發明者是宋代的陳靖。而陳靖的發明,應該是受到武則天的啟發。
試卷加了“密封線”,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呢?肯定是不行的。字如其人,試卷上考生的字跡,考官很容易辨認出來。如果再在字跡上加上一些特殊記號,想保密那是不可能的。
保密起見,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又出臺了一項新的制度——謄錄。
謄錄,就是讓書吏將考生的試卷抄成副本。考官閱卷時,閱的是謄抄後的副本,而不是考生原卷,考生的字跡考官根本看不到。考生即使在試卷上留有什麼記號,謄錄時也全部過濾掉了。但現在的高考高生數量太大,試卷謄錄無法做到,只能將加“密封線”的方法繼續保留。
經“彌封”和“謄錄”,閱卷環節應該就公正了。
“彌封”與“謄錄”這種制度設計,明清時期予以繼承。雖說科場舞弊時有發生,但畢竟是個案,難度也很大。整體上講,中國的科舉是相當公平的。 其實社會科技在進步的同時 ,人類也在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