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死的很慘,被判凌遲,北京百姓“爭啖其肉”,一片肉賣一錢銀子。
看明史尤其天崇兩朝,深為“信而見疑,忠而見謗”而感到痛心。被後世頌為“東江千古英雄”的袁崇煥,至死為朝廷效忠,可他的兩任主子都不怎麼信任他,最後被多疑的朱由檢乾脆殺掉。
明代末年,盤踞在滿州的後金勢力日趨強大,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伐明,兵鋒所及,明軍望風潰逃。袁崇煥擔當遼東防務,遼瀋大半土地已先落敵手,山海關外,僅剩三座孤城。明廷新任東北主帥高第,本是個“宦業不顯,素不知兵”的無能之輩,在向朝廷“叩頭乞免”無效的情況下,才硬著頭皮去東北的。他接任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放棄關外守具,退守關內。這樣等於把明廷在東北的防線又縮減了一半,北京城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對此,袁崇煥拒不從命,“我寧前道也,官當死此!”一面整練兵馬,一面修築寧遠城,積極從事戰守準備。寧遠距山海關二百餘里,築好此城,就等於砸下一顆釘子。天啟六年,努爾哈赤率十萬重兵來取寧遠,退守山海關的高第隔岸觀火,擁兵不救,連朝廷都看中寧遠城必失無疑。袁崇煥集將士誓死守禦,“刺血為書,激以忠義,為之下拜,將士鹹請效死。”他還把遠在山西的妻兒接到身邊,誓於寧遠共存亡。
寧遠之戰,清軍大挫,不可一世的努爾哈赤被重炮擊傷,不久便鬱忿而死,死前哀嘆:“自25歲征伐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何獨寧遠一城不能下耶?”明軍首取關外第一次勝利。明年,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親率大軍圍攻寧遠、錦州,志在必克。袁崇煥堅壁清野,固守城池,親自“督將士登碑守,列營濠內,以炮轟擊。”再取寧錦大捷。明軍兩戰獲勝,舉朝大喜,宮廷內外亂哄哄地忙著晉爵受獎,獲賞者不下5千人,連魏忠賢三四歲的子孫都仰承祖蔭,無功受祿,袁崇煥不但沒得到任何獎賞,相反遭閹黨攻訐,捏其情事為一串,將他排擠出朝,解職還鄉。
這對袁崇煥是個危險訊號,先前已有抗清有功的遼東大將熊廷弼因不肯向閹黨賄金而罹禍,被“傳首九邊”。但袁崇煥是個正直的文臣,家國有難,他能安於鄉野度閒?所以,當熹宗死後崇禎立,朱由檢召見他,他再一次受命於危難之際,並立下軍令狀:“五年可復全遼”。赴任之前,他憂心忡忡地上書崇禎皇帝:“勿令在朝諸臣以權力掣臣肘,以意見亂臣謀。”“法在漸不在驟,在實不在虛。任而勿貳,信而勿疑。馭邊臣與廷臣異,軍中可疑可晾者殊多,但當成敗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暇。可任既重,為怨實多,諸有利於封疆者,皆不利於此身者。”又以熊廷弼等為人排構,不竟其志,反致獲罪的教訓,委婉提醒小人諂言的危害性。朱由檢當然明白袁崇煥這番話的意思,大敵當前,他正需要這樣的忠臣,所以“優詔答之”,並親賜尚方寶劍。袁崇煥滿以為他的話會引起皇帝的深思的,可惜他太天真了,儘管他在替朝廷賣命,但朝廷一開始就不信任他。實際上他一到任,就遭到多方牽掣,兵餉發不出,他建議用“內帑”應急,“內帑”是宮廷用的錢,用它來發軍餉,立刻遭到反對,朱由檢甚至對袁崇煥有了看法,不再像過去那樣信任他。
偏偏事情富有戲劇性,也是袁崇煥性格剛直忠正所致,在他剛到任不久,即誅殺了皮島大將毛文龍。毛駐守遼東南海,身為朝廷命官,沒有恢復遼東寸土之功,反而糾集不義之徒,假通商名,往來海上,做起販運禁物剽掠商船之勾當,甚至擅開馬市,私通海外諸國。毛文龍是魏忠賢的乾兒子,自得江東,擁兵自重,成為吃著朝廷俸祿的“山大王”。袁崇煥掌握其罪狀,設計將其逮捕,又請出尚方寶劍,以“十二罪”將毛斬殺於帳下。毛文龍罪惡當斬,但在朱由檢看來,袁崇煥斬殺大將,別有用心,只是念毛文龍既死,且倚重崇煥,才沒多說什麼,但疑心從此紮下了根。
公元1629年,皇太極率兵十餘萬繞開寧遠,直撲北京,一路所向披靡。朱由檢嚇得魂飛魄散,京城一片混亂。危急之時,袁崇煥千里赴救,朱由檢這才心神略定。袁崇煥以士馬疲敝,請求入城休整,朱由檢因為存有疑心,藉故推託不許入城。袁崇煥又提出屯兵外城,朱由檢也不答應,只一個勁地催促速與清軍作戰。京城之役,袁崇煥本人多次受傷,提出休戰,這再一次引起朱由檢的不滿,以為他要挾制自己。其時,清軍在北京城大肆搶掠,朝廷上下對清軍的恐懼,都遷恨在袁崇煥身上,閹黨餘孽乘機興風作浪,汙證袁崇煥先有與建州通和之意,說他“引敵協和,將為城下之盟”。一時,怨謗紛起,袁崇煥被指為“逆首”。朱由檢也認定袁崇煥是“陽主戰而陰實主款”,疑心愈重。
恰在這時,皇太極依《三國演義》“蔣幹盜書”計,說與袁崇煥有“密約”,多疑多妒的朱由檢果然中計,不問虛實,下令將袁崇煥逮捕。
袁崇煥入獄後,其部下參將祖大壽悲憤之餘,率部奔出山海關,南下赴援的救兵聽說主帥被擒,也掉頭回撤。朱由檢大為驚惶,深怕清軍再來攻城,北京不保,連忙讓袁崇煥寫信招回舊部。袁崇煥開始不寫,最後還是寫了。文臣自有文臣的天真之處,事到如今,他還想以自己的一片忠心示信於皇上,希望儘快查清真相,還他清白。但朱由檢再也不信任他了。果不其然,清軍一撤,袁崇煥即被凌遲處死,其兄弟妻子流三千里……
想袁崇煥死日,北京城人情洶洶,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爭相一睹“逆首”的下場。當劊子手從袁崇煥身上割下一塊皮肉,京師百姓爭相生啖其肉,甚至哄抬價格,一錢銀子才能買到一塊。明代史學家張岱在《石匱書後集》記錄了這一血淋淋的場面:“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止。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他們吃一口肉罵一聲“漢奸”,到第三日,袁崇煥才被肢解完,其內臟也被眾百姓搶掠一空。袁崇煥御邊20多年,屢建奇功,不想一代忠臣良將,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袁崇煥督師遼東時,確與皇太極曾有過書信來往,不過,那多半是軍事雙方慣用的緩兵之計,甚至借努爾哈赤之死,派人去盛京弔喪,以探虛實,也是袁崇煥的一種韜略,並不帶有任何屈辱性。實際上,每次“議和”都是皇太極主動提出,清廷後來連皇太極寫的求和信都不敢存檔,引為奇恥大辱,足以說明這一點。議和需要誠意,袁崇煥最清楚不過皇太極有沒有誠意。但不論皇太極是真議和,還是假議和,袁崇煥絕不會以損害民族利益為代價。當然,袁崇煥也明白,在軍事上處於劣勢的明軍更需要休養補給,“談和”只是一種策略,一種權宜之計。後來,袁崇煥的和談計劃一直沒有實現,他的書信卻成為日後他人翻歷史舊賬的把柄。朱由檢殺袁崇煥,只是想給自己立個牌坊,證明自己對賣國求榮引為大恥深惡痛絕,使天下誤信袁崇煥罪當受戮。其實,他比誰都清楚,朝中上下抱議和之意的絕非個別,只是無人敢揭明那個“和”字罷了,袁崇煥被誅實為掩耳盜鈴之劣計。接下來的事證明,真正搞“議和”鬧劇的是朱由檢自己,眼看明朝大勢已去,暗地裡派兵部尚書陳新甲與清軍接觸,不料勢在必得的清政府根本不吃他這一套。巧的是,陳新甲無意又將這一重大機密洩露於世,立刻引得朝廷譁然,心懷叵測的朱由檢不敢承認這是他的主意,秘密將陳新甲斬,才算平息了這場軒然大波,和談鬧劇也草草收場。
客觀地講,以當時的情形,議和恐怕是明王朝得救的唯一機會,至少可以延緩它的覆亡之期。朱由檢殺袁崇煥,等於給清軍入關剷除了最大的勁敵,可謂是自毀長城。崇禎十六年,清軍大舉進攻錦州,遼東總兵洪承疇被俘。富有諷刺意味的是,一向多疑的朱由檢竟聽信謠傳,誤認為洪承疇忠烈可嘉,命人在北京城外設壇建祠,親自痛哭遙祭。直到明滅亡後,洪承疇隨多爾袞入關,受到清廷重用,位屆高官時,人們才大夢初醒,方知他尚在人世,是真正的清軍入關的“引路人”,紛紛指斥他變節偷生。
可惜,這一切朱由檢聽不到了,他沒等到這一天,這位至死不肯承認是亡國之君的皇帝,還有許多“想不到”:他想不到自己認為最忠貞的大臣,竟是開啟城門迎接李自成義軍的第一人,他想不到自己在北京城裡慌亂逃竄,從東門跑到西門,從西門跑到南門,竟無一人接納他,甚至用亂箭射他,他想不到平日那些養尊處優的王公大臣,竟一窩蜂地跪倒在李自成的面前,為其大唱讚歌,並爭先恐後為掃蕩明軍殘餘獻計獻策。當然,他更想不到,當年給自己貴妃修的墳墓,後來竟成為自己的墳墓。
袁崇煥的罪名是通敵叛國,在他死後十餘年間,一直嘵嘵傳為信史。直到清軍攻陷北京,公佈這場公案的內幕,用以炫耀自己的聰明,嘲笑明王朝官員愚蠢如豬。
袁崇煥一生處在一個亂亡時代,明王朝經萬曆持續荒廢,再經天啟加劇,捱到崇禎的頭上,已是燈盡油枯。中樞腐蝕,地方糜爛,閹黨亂政,後金伐兵,內憂外患一大攤子的事,令崇禎左右支牾,東西難顧,加上他本人又好自作聰明,善猜多疑,既不自知,也不知人,卻又果於殺人,這樣把大明王朝折騰得就剩最後一口氣了,所謂萬里長城,已成為脆弱的籬笆。所以,不管崇禎殺不殺袁崇煥,明王朝已朽若枯木,滅亡是註定了的。袁崇煥的悲劇不光在於,他抗清有功,反遭誣陷,背了“逆首”的罪名,白流了血,更在於,他不僅無法以一身之軀來阻止腐爛到心的明王朝的顛覆之勢,而且歷史給予他的時間和空間,也註定他不會成為挽狂瀾於既倒的人物,因為一個王朝的滅亡的命運,畢竟不是一兩個英雄人物所能改變的。
袁崇煥死的很慘,被判凌遲,北京百姓“爭啖其肉”,一片肉賣一錢銀子。
看明史尤其天崇兩朝,深為“信而見疑,忠而見謗”而感到痛心。被後世頌為“東江千古英雄”的袁崇煥,至死為朝廷效忠,可他的兩任主子都不怎麼信任他,最後被多疑的朱由檢乾脆殺掉。
明代末年,盤踞在滿州的後金勢力日趨強大,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伐明,兵鋒所及,明軍望風潰逃。袁崇煥擔當遼東防務,遼瀋大半土地已先落敵手,山海關外,僅剩三座孤城。明廷新任東北主帥高第,本是個“宦業不顯,素不知兵”的無能之輩,在向朝廷“叩頭乞免”無效的情況下,才硬著頭皮去東北的。他接任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放棄關外守具,退守關內。這樣等於把明廷在東北的防線又縮減了一半,北京城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對此,袁崇煥拒不從命,“我寧前道也,官當死此!”一面整練兵馬,一面修築寧遠城,積極從事戰守準備。寧遠距山海關二百餘里,築好此城,就等於砸下一顆釘子。天啟六年,努爾哈赤率十萬重兵來取寧遠,退守山海關的高第隔岸觀火,擁兵不救,連朝廷都看中寧遠城必失無疑。袁崇煥集將士誓死守禦,“刺血為書,激以忠義,為之下拜,將士鹹請效死。”他還把遠在山西的妻兒接到身邊,誓於寧遠共存亡。
寧遠之戰,清軍大挫,不可一世的努爾哈赤被重炮擊傷,不久便鬱忿而死,死前哀嘆:“自25歲征伐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何獨寧遠一城不能下耶?”明軍首取關外第一次勝利。明年,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親率大軍圍攻寧遠、錦州,志在必克。袁崇煥堅壁清野,固守城池,親自“督將士登碑守,列營濠內,以炮轟擊。”再取寧錦大捷。明軍兩戰獲勝,舉朝大喜,宮廷內外亂哄哄地忙著晉爵受獎,獲賞者不下5千人,連魏忠賢三四歲的子孫都仰承祖蔭,無功受祿,袁崇煥不但沒得到任何獎賞,相反遭閹黨攻訐,捏其情事為一串,將他排擠出朝,解職還鄉。
這對袁崇煥是個危險訊號,先前已有抗清有功的遼東大將熊廷弼因不肯向閹黨賄金而罹禍,被“傳首九邊”。但袁崇煥是個正直的文臣,家國有難,他能安於鄉野度閒?所以,當熹宗死後崇禎立,朱由檢召見他,他再一次受命於危難之際,並立下軍令狀:“五年可復全遼”。赴任之前,他憂心忡忡地上書崇禎皇帝:“勿令在朝諸臣以權力掣臣肘,以意見亂臣謀。”“法在漸不在驟,在實不在虛。任而勿貳,信而勿疑。馭邊臣與廷臣異,軍中可疑可晾者殊多,但當成敗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暇。可任既重,為怨實多,諸有利於封疆者,皆不利於此身者。”又以熊廷弼等為人排構,不竟其志,反致獲罪的教訓,委婉提醒小人諂言的危害性。朱由檢當然明白袁崇煥這番話的意思,大敵當前,他正需要這樣的忠臣,所以“優詔答之”,並親賜尚方寶劍。袁崇煥滿以為他的話會引起皇帝的深思的,可惜他太天真了,儘管他在替朝廷賣命,但朝廷一開始就不信任他。實際上他一到任,就遭到多方牽掣,兵餉發不出,他建議用“內帑”應急,“內帑”是宮廷用的錢,用它來發軍餉,立刻遭到反對,朱由檢甚至對袁崇煥有了看法,不再像過去那樣信任他。
偏偏事情富有戲劇性,也是袁崇煥性格剛直忠正所致,在他剛到任不久,即誅殺了皮島大將毛文龍。毛駐守遼東南海,身為朝廷命官,沒有恢復遼東寸土之功,反而糾集不義之徒,假通商名,往來海上,做起販運禁物剽掠商船之勾當,甚至擅開馬市,私通海外諸國。毛文龍是魏忠賢的乾兒子,自得江東,擁兵自重,成為吃著朝廷俸祿的“山大王”。袁崇煥掌握其罪狀,設計將其逮捕,又請出尚方寶劍,以“十二罪”將毛斬殺於帳下。毛文龍罪惡當斬,但在朱由檢看來,袁崇煥斬殺大將,別有用心,只是念毛文龍既死,且倚重崇煥,才沒多說什麼,但疑心從此紮下了根。
公元1629年,皇太極率兵十餘萬繞開寧遠,直撲北京,一路所向披靡。朱由檢嚇得魂飛魄散,京城一片混亂。危急之時,袁崇煥千里赴救,朱由檢這才心神略定。袁崇煥以士馬疲敝,請求入城休整,朱由檢因為存有疑心,藉故推託不許入城。袁崇煥又提出屯兵外城,朱由檢也不答應,只一個勁地催促速與清軍作戰。京城之役,袁崇煥本人多次受傷,提出休戰,這再一次引起朱由檢的不滿,以為他要挾制自己。其時,清軍在北京城大肆搶掠,朝廷上下對清軍的恐懼,都遷恨在袁崇煥身上,閹黨餘孽乘機興風作浪,汙證袁崇煥先有與建州通和之意,說他“引敵協和,將為城下之盟”。一時,怨謗紛起,袁崇煥被指為“逆首”。朱由檢也認定袁崇煥是“陽主戰而陰實主款”,疑心愈重。
恰在這時,皇太極依《三國演義》“蔣幹盜書”計,說與袁崇煥有“密約”,多疑多妒的朱由檢果然中計,不問虛實,下令將袁崇煥逮捕。
袁崇煥入獄後,其部下參將祖大壽悲憤之餘,率部奔出山海關,南下赴援的救兵聽說主帥被擒,也掉頭回撤。朱由檢大為驚惶,深怕清軍再來攻城,北京不保,連忙讓袁崇煥寫信招回舊部。袁崇煥開始不寫,最後還是寫了。文臣自有文臣的天真之處,事到如今,他還想以自己的一片忠心示信於皇上,希望儘快查清真相,還他清白。但朱由檢再也不信任他了。果不其然,清軍一撤,袁崇煥即被凌遲處死,其兄弟妻子流三千里……
想袁崇煥死日,北京城人情洶洶,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爭相一睹“逆首”的下場。當劊子手從袁崇煥身上割下一塊皮肉,京師百姓爭相生啖其肉,甚至哄抬價格,一錢銀子才能買到一塊。明代史學家張岱在《石匱書後集》記錄了這一血淋淋的場面:“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止。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他們吃一口肉罵一聲“漢奸”,到第三日,袁崇煥才被肢解完,其內臟也被眾百姓搶掠一空。袁崇煥御邊20多年,屢建奇功,不想一代忠臣良將,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袁崇煥督師遼東時,確與皇太極曾有過書信來往,不過,那多半是軍事雙方慣用的緩兵之計,甚至借努爾哈赤之死,派人去盛京弔喪,以探虛實,也是袁崇煥的一種韜略,並不帶有任何屈辱性。實際上,每次“議和”都是皇太極主動提出,清廷後來連皇太極寫的求和信都不敢存檔,引為奇恥大辱,足以說明這一點。議和需要誠意,袁崇煥最清楚不過皇太極有沒有誠意。但不論皇太極是真議和,還是假議和,袁崇煥絕不會以損害民族利益為代價。當然,袁崇煥也明白,在軍事上處於劣勢的明軍更需要休養補給,“談和”只是一種策略,一種權宜之計。後來,袁崇煥的和談計劃一直沒有實現,他的書信卻成為日後他人翻歷史舊賬的把柄。朱由檢殺袁崇煥,只是想給自己立個牌坊,證明自己對賣國求榮引為大恥深惡痛絕,使天下誤信袁崇煥罪當受戮。其實,他比誰都清楚,朝中上下抱議和之意的絕非個別,只是無人敢揭明那個“和”字罷了,袁崇煥被誅實為掩耳盜鈴之劣計。接下來的事證明,真正搞“議和”鬧劇的是朱由檢自己,眼看明朝大勢已去,暗地裡派兵部尚書陳新甲與清軍接觸,不料勢在必得的清政府根本不吃他這一套。巧的是,陳新甲無意又將這一重大機密洩露於世,立刻引得朝廷譁然,心懷叵測的朱由檢不敢承認這是他的主意,秘密將陳新甲斬,才算平息了這場軒然大波,和談鬧劇也草草收場。
客觀地講,以當時的情形,議和恐怕是明王朝得救的唯一機會,至少可以延緩它的覆亡之期。朱由檢殺袁崇煥,等於給清軍入關剷除了最大的勁敵,可謂是自毀長城。崇禎十六年,清軍大舉進攻錦州,遼東總兵洪承疇被俘。富有諷刺意味的是,一向多疑的朱由檢竟聽信謠傳,誤認為洪承疇忠烈可嘉,命人在北京城外設壇建祠,親自痛哭遙祭。直到明滅亡後,洪承疇隨多爾袞入關,受到清廷重用,位屆高官時,人們才大夢初醒,方知他尚在人世,是真正的清軍入關的“引路人”,紛紛指斥他變節偷生。
可惜,這一切朱由檢聽不到了,他沒等到這一天,這位至死不肯承認是亡國之君的皇帝,還有許多“想不到”:他想不到自己認為最忠貞的大臣,竟是開啟城門迎接李自成義軍的第一人,他想不到自己在北京城裡慌亂逃竄,從東門跑到西門,從西門跑到南門,竟無一人接納他,甚至用亂箭射他,他想不到平日那些養尊處優的王公大臣,竟一窩蜂地跪倒在李自成的面前,為其大唱讚歌,並爭先恐後為掃蕩明軍殘餘獻計獻策。當然,他更想不到,當年給自己貴妃修的墳墓,後來竟成為自己的墳墓。
袁崇煥的罪名是通敵叛國,在他死後十餘年間,一直嘵嘵傳為信史。直到清軍攻陷北京,公佈這場公案的內幕,用以炫耀自己的聰明,嘲笑明王朝官員愚蠢如豬。
袁崇煥一生處在一個亂亡時代,明王朝經萬曆持續荒廢,再經天啟加劇,捱到崇禎的頭上,已是燈盡油枯。中樞腐蝕,地方糜爛,閹黨亂政,後金伐兵,內憂外患一大攤子的事,令崇禎左右支牾,東西難顧,加上他本人又好自作聰明,善猜多疑,既不自知,也不知人,卻又果於殺人,這樣把大明王朝折騰得就剩最後一口氣了,所謂萬里長城,已成為脆弱的籬笆。所以,不管崇禎殺不殺袁崇煥,明王朝已朽若枯木,滅亡是註定了的。袁崇煥的悲劇不光在於,他抗清有功,反遭誣陷,背了“逆首”的罪名,白流了血,更在於,他不僅無法以一身之軀來阻止腐爛到心的明王朝的顛覆之勢,而且歷史給予他的時間和空間,也註定他不會成為挽狂瀾於既倒的人物,因為一個王朝的滅亡的命運,畢竟不是一兩個英雄人物所能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