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直爽老七的vlog
-
2 # 若愚趣談
十幾年前,我所在的小城,就有一個專門到酒席上混吃喝的人,這個人大概有五六十歲,身高有一米七五的樣子,臉上有一些白癜風,他每天就在大街上閒逛,發現飯店有辦婚禮的,他就混在人群中進去吃喝。有一次,我參加一位老鄉女兒的婚禮,這位白吃”就和我們坐在一桌,由於他在桌上談笑風生,主動敬酒,我還以為他是男方安排來陪客的,於是,我出於禮貌為他斟酒和夾菜。可是,吃了幾分鐘,主人家卻走過來問“大爺,您怎麼稱呼?”他也爽快地說出了自己的姓氏,主人家便只好說“您吃好啊!”後來,我在多次婚禮宴席上都見到了這位“白吃”的大爺,大家都覺得見怪不怪,主人家也並不為此介意。
不過,雖然人們並不介意個別“白吃”入席,但由於現如今的社會比較複雜,在農村酒席上一旦被發現有陌生人混入席中,各路幫忙弟兄都會提高警惕,以防陌生人偷盜或幹損害主家利益的壞事。要問混進去吃喝會不會被發現,一般都會被發現。因為,在農村酒席上大多都是親朋好友,鄰里鄉親,在入席時都會相約而坐,如果有陌生人坐到熟人中,人們都會辨認出來。有的人甚至會問,你和主家是什麼關係,由於你不知道問者與主家的關係,你是很難編造謊言的,如果有點自尊心,你一定會尷尬臉紅。因此,如果你過得不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做人還是需要一點自尊和臉面的,最好不要為那一口飯菜而掉了做人的價值。
-
3 # 鄉村梅好
農村吃酒席,如果混進去吃喝,會被發現嗎?不會發現。農村的酒席操辦隆重,設宴幾十桌。如果張叔叔家的兒子在5月28號結婚,那麼宴席就設在他們家,也有的設在餐廳,大部分的在家操辦酒席,請來當地有名的廚師和配菜師傅掌勺做菜,請來左鄰右舍的鄰居來幫忙,洗碗,洗菜,切菜,倒茶。在農村操辦宴席,無論辦什麼酒席,農村的氛圍就是大家一起來幫忙,熱熱鬧鬧。
一般現在農村吃酒席,不會有人混進去吃,因為現在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家都有肉有菜,想吃什麼?自己動手做。想吃紅燒豬蹄,到肉店買一個豬蹄回家自己做,自己做的又香又好吃。不會有人去幹這樣的事,很少,現在農村人的素質越來越高。邀請了得他們就去搭禮吃酒席,不邀請的,他們是不會進去混吃的。
所以農村吃酒席,如果混進去吃喝,是,不會發現的。
-
4 # 少三番愛釣魚
對於在農村吃喜酒,確實有時候會出現這種問題,就是可能會出現一些我們不認識的人,然後坐上酒桌,這些人並不是主人邀請過來的。但是由於農村人辦酒席一般人都比較多,非常的熱鬧,而往往坐在一桌的人也不一定都認識。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人可能就會厚著臉皮直接去人家的酒席上吃飯。這種事情並不是我空口說,而是有親身經歷過的。
因為以前在我們家,少三番的爺爺辦80歲酒席的時候就出現過這種情況,因為當時我爺爺辦酒席的時候總共有30多桌,而且就是在我們農村當地辦的。由於農村人家裡的院子都比較大,有時候可能辦酒席坐不下,還需要借用鄰居家的院子,而農村人辦酒席的話,一般都會請街坊鄰居一起來吃酒席。再加上可能就是親戚之間會帶一些朋友之類的人一起過來吃酒,所以很多人可能我們都不認識。
當時總共30多桌,說實話有很多人我都沒有見過面,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正請過來吃酒席的朋友。畢竟我爺爺有4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如果他們請自己的朋友過來吃酒席的話,我很多都是不認識的。當時就有一個穿著比較髒的男的坐在我們那30桌當中的一桌吃飯,因為這個人確實我們這些人都不認識。當時我大伯一桌一桌的敬酒的時候,就覺得很詫異,就順便問了一下他們是誰?但是這個男性當時略顯得有一點點緊張,於是我大伯就問桌上的人認不認識他,但是當時沒有一個人說認識他。問完之後這個人就立馬承認說自己是剛好經過這邊,然後因為肚子餓了沒地方吃飯,所以就混到了酒桌上。不過對於我們農民來說,其實大家都是非常熱心的,也不會說你不是請過來的,在桌上吃飯然後我們就會對你怎麼樣,當時我大伯立刻就讓他吃完再走,畢竟是我爺爺80歲大壽,這樣做也算是行善積德吧。
我相信像這種混入別人酒宴吃酒席的人,還是在少數的,不過在以前那種大家經濟條件都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可能會偶爾出現一兩個這種人,因為長時間沒有吃什麼好東西,所以就混到別人的酒宴上去吃一些好吃的飯菜。不過一般如果這些人即使被主人發現也不會被訓斥或者怎麼樣,畢竟農民都是非常樸實而且善良的人。只不過這種不請自來的人還是應該自己自覺一點,畢竟這種事情,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想要吃的話,還不如直接和主人說一下,這樣可能主人還更會熱情的招待你,大家覺得對嗎? -
5 # 悠然見東山
這樣的事情以前真有發生,但現在,我覺得基本上不可能再混進去白吃白喝了,農村辦酒席現在也注意細節了。
我姨嫁在鄰村,姨家裡有三個孩子,倆閨女十幾歲時,姨搶生了三胎,憑罰錢也生了個兒子,大概十年前,姨幾年時間嫁了倆閨女,那時候我們去喝喜酒,每次都會看到有一個打扮有點與眾不同的女人,聽姨本家人說那女人就是他們村誰家有事,她都會混進去吃酒席的一個精神稍微差點的村民。
那時候去吃酒席,每桌八個人,除了主要客人有人安排座位,其餘的人都自己坐,坐滿一桌再去另一桌,說實話,多個人少個人都沒人關心,所以姨村裡那個女人,會誰家有事辦酒席只管進去落座就好,辦酒席的事主忙碌的顧不得,而別人不好意思攆,所以也就吃著了。
但去年姨的兒子結婚,我們再次去他們村參加喜宴,發現那女人只在外面轉悠,竟然不進來吃飯了,出於好奇,問同桌的陪客,現在每桌都有一個主陪,主陪用手指了指桌子上的一張紅紙名單:客人的座位提前安排好了,事主安排每桌都有一個陪客人,陪客人負責根據名單安排客人入座,她現在來吃飯,哪一桌都不敢要她,怕客人沒地方坐啊。
於是那女人只能徘徊在酒席外面,但最後吃完飯,事主會給她一些剩菜剩飯,她一樣是樂呵呵的拎著回家吃去了。
農村現在辦酒席,事主會把所有親戚朋友的名字整理出來,然後給他們安排座位,每桌還會安排一個認識這些人的陪客負責人,所以桌子是固定的,客人是固定的,雖然有可能客人有事不到場,但誰都不敢保證人家來還是不來,除非事主知道客人不來了,不過這時候會稍微有調動客人,比如這個桌有倆人沒來,而另外一個桌客人齊了,但客人帶小孩的有好幾個,於是就會把帶小孩的客人調過去一個,讓孩子也佔一個位置。
所以,現在想趁機去農村辦酒席混吃混喝的好事根本行不通了,最起碼一上席,人家陪客的會問你名字,總不能照著桌上的名字說出來一個吧?萬一說出來的名字一會過來了,那得多尷尬啊。
-
6 # 科技興農業
本來農民們好客,辦酒席不怕人多,來者都是客,圖個熱鬧圖個喜慶,然而前幾年村裡一戶人家辦喜宴時,發生了混入外人吃喝,最後致使主家損失彩禮錢的事件後,農民們現在辦酒席謹慎多了,基本上不可能再有外人混入酒席白吃白喝。
話說那年我村裡老趙家娶媳婦,老趙家經濟條件還不錯,酒席在村後五星級大酒店舉行,客人們早早接到通知:十月六號舜和大酒店喝喜酒。
娶媳婦真是一件熱鬧的事情,也是喜婆婆和喜公公最緊張忙碌的一天,那天老趙夫妻倆忙成了陀螺,而舜和大酒店裡,有早早安排好的迎接客人的大總管,還有喜主最信任的收禮金兩個女人。
客人們有些是提前把禮金交給了主家,有些是喜宴當天在酒店送上紅包,老趙是礦山中層幹部,因此朋友特別多,那天的禮金有不少是老趙朋友送的,紅包挺大。
客人們陸陸續續坐下後,據說老趙朋友那桌有一個三十幾歲的精瘦男人,挺殷勤的一個人,吃飯期間經常主動給大家添茶倒酒,茶水沒了也不讓服務員添,自己主動去找熱水,來來回回出去了好幾次,老趙朋友以為這是老趙安排陪酒的親戚,而老趙過來和朋友打招呼時,以為這是哪個朋友把自己哥們帶來了一個。
再說那倆收禮金的女人收完了禮金,把紅包全部裝進了一個大書包送給了喜婆婆,畢竟誰都不敢拿著那麼多錢吃飯,怕有閃失到時候徒增煩惱,而喜婆婆當天那腦子就跟漿糊一樣,司儀讓她幹啥她就幹啥,書包經常要隨時找人幫忙拿著。
一開始喜婆婆的親妹子一直好好盯著裝禮金的書包,喜婆婆一撒手,她趕緊接過來,但後來喜婆婆的妹妹以為所有節目進行完畢了,書包不會再被姐姐放下時,叮囑了姐姐一句:你好好拿著包啊。不過姐妹倆坐在一起,妹妹還是能夠幫忙盯著些
酒過半巡時,喜婆婆的妹子起身去了洗手間,等她從洗手間回到喜宴大廳時,喜婆婆喜公公攜帶一對新人正站在臺上,隨著司儀的祝酒詞給所有客人敬酒。敬完了酒之後,喜婆婆下了臺又回到酒桌上。
她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問妹妹:書包呢?妹妹心裡咯噔一下,暗道一聲:壞事了。於是趕緊左右看了看,整桌客人都在,但誰手裡都沒有拿那個裝禮金的書包,於是她問喜婆婆:我剛才不是去洗手間了,你把包給了誰?
喜婆婆的臉刷的一下變白了,她想了想說道:司儀讓我們上臺一起對賓客表示感謝,我把書包隨手丟到座位上了,然後上臺去敬酒。於是姐妹倆分別問了這桌所有客人有沒有看見誰過來拿了包,滿桌大人一個個搖頭表示沒看見,只有一個三歲孩子嘟嚷著:叔叔拿包了。
到後來拿包的叔叔沒被找出來,喜公公突然想起朋友那桌那個不認識的男人,於是偷偷過去看,果然那個人已經離席了,他問朋友:剛才坐在這的那個人是誰啊?朋友們愣了:那不是你安排陪酒的親戚嗎?喜主家這才明白了,這是混進了一個賊。
不過那天喜主家沒有聲張丟了禮金這事,怕影響了客人吃飯心情,只是自家人在心裡懊惱罷了。
後來這件事被村裡人知道了,以後誰家辦酒席,對待這樣的事情非常上心,基本上會提前把所有客人的名字寫下來,落座時,由著提前安排好的陪客來負責這一桌的客人。
吃一塹長一智,農民們辦酒席不怕客人多熱鬧,但那天主家太忙太累,很多事會沒精力負責,因此提前安排足夠的人幫忙看著現場,別混進亂七八糟的人惹事生非。
-
7 # 遙山清風明月
前年收麥子的時候,鄰居胡二嫂去喝喜酒,主家是胡二嫂孩子姑姑家的大哥娶兒媳婦,孩子姑姑囑咐她,大哥家住在她家前排,她在門前等她。胡二哥未在家,家裡又忙著收麥,胡二嫂心急火了地趕到後,沒見著孩子姑姑,剛好,她一到,那邊就喊坐席,她就順勢坐了,吃完飯,她到禮櫃桌上完禮,仍不見小孩姑姑來,因惦記家裡麥子,就慌慌張張回來了。她到家沒有多會,孩子姑姑打電話來:二嫂,你怎麼還不來,人家的席快開完了。胡二嫂說:我去過了,沒有看見你,家裡等收麥,我吃過飯就回來了。孩子姑姑說:我怎麼沒看見你?胡二嫂說:我到那就坐席了,人多,你可能沒注意。
不一會兒,孩子姑姑又來電話:二嫂,你上禮了沒有?胡二嫂說:看你說的,我還能去白混吃嗎?
孩子姑姑說:遭了,你找錯門了!
原來,他那莊上有兩家辦喜事,一個前排,一個後排,都在孩子姑姑前邊。
事已致此,胡二嫂只好讓孩子姑姑幫著把禮上了。
事後,這家人聽說這件事,把禮金交給胡二嫂孩子姑,孩子姑不收,笑著說:你們兩家有緣分,就當個親戚走吧。
今年春天,胡二嫂閨女結婚,那家人不但來了禮金,還給買了禮品,兩家真的成了親戚。
農村喜喪事人很多,一般情況下,都交給大支問事,不認識的人很多,有時發生擠席,更難分辨誰是什麼親戚,別說白混吃喝的人,現在人忙,上完禮就走,或者代禮的人多的是。
-
8 # 豫東猴哥
肯定能被發現。
你以為農民都是傻子嗎?雖然酒席上來的客人比較多,有自己本村的,有其他親戚,但並不亂。而且酒席都是分開帶的,都是親戚先吃,然後自己村的後吃。你跟親戚一起吃也能被發現,跟本村的一起吃更容易被發現。
-
9 # 豔祥東方紅
會被發現1 人
少,2都是知親近鄰做在一起都認識嘮家常。
如果在一個飯店辦兩家酒席,那就不好說了,有的把禮賬寫錯的。
-
10 # 煮豆樵夫
發現是肯定的!說一段自己過去的經歷。
1998年,我在湖南瀏陽打工,因為老闆跑路,我3個月的工資沒有拿到手。
那個時候的我一度陷入了絕望,一天吃過一包泡麵,去撿過易拉罐賣錢,總之那段時間的艱難難以想象。
記得有一次,我跟幾個同事正在出租屋裡面睡大覺,突然其中有一個同事跑來告訴我們,對我們說:“隔壁過去一點,今天在辦流水席,哥幾個去蹭下嗎?”
我們都有點猶疑不決,其中有個年輕大點的同事拍板了“去,大不了被趕出來”。
就這樣,我們一行6個人去了,快到主人家的時候,我們特意分開了,選擇了一個一個進去。
到我的時候,我選擇了和幾個婦女坐在一桌子,因為大家都不認識,我們只是相互之間點了點頭。
酒席開始,我也沒有絲毫掩飾自己對於美食的飢渴,我瘋狂的大快朵頤,可能我的吃相引起了她們的注意,我當時注意到其中有一個小媳婦微微的說了幾句話,但還是被我聽到了,大意是“餓死鬼投胎啊”“都被你一個人吃完了”之類的。
當時我的嘴巴里正吃著雞腿,沒辦法只能對她露出了憨憨的微笑。
臨近結束的時候,本以為這次蹭吃算是成功了,但在上最後一道紅燒肉的時候,我看到了我最不想見的人,我的房東,一個40歲左右的語文老師。
我被他盯的臉頰有點發燙,我就像了犯了錯的小孩一樣,站在那裡動都不敢動…
最後,房東主動跟我說話,對我說:“小劉啊,等下你幫我收一下碗筷,這一桌是我的。”
我回應房東說好的。
沒過多久,酒席結束了,我收拾好碗筷,就準備回去,誰想房東一把拉著我,讓我等一下,我本以為肯定是什麼不好的事,誰知不到幾分鐘,房東就來了,來的時候手裡端著一大盤的紅燒肉,和一大碗的米飯。
那一刻,我不爭氣的留下眼淚。
當天晚上房東找到了我,我跟他坦白自己的處境,最後房東讓我先去他堂弟那做做小工。
就這樣我在房東堂弟那做了一段時間,期間我認識了我現在的妻子,她是一位有點小兒麻痺的女士,儘管她身體有所缺陷,但對我卻是發自內心的好,每天都會給我帶好吃的,知道我喜歡吃紅燒肉,更是隔三差五的就會給我送點。
和老婆認識的最初的那段時間,我想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吧,因為我感受到了愛,感受到了被一個人關心的那種感覺。
大約過了20天左右,欠我們工錢的老闆被警察抓到了。
起初老闆還不是很配合,想拖著不給我們,但最終在鐵證(給我們打的欠條)他不得不給我你。
最後我們的工資也成功的拿到手了,拿到手後的第一件事,我是去當地的小賣部買了一條白沙送給了我的房東。
離開瀏陽的前一天,我們哥幾個商量著,之前蹭了人家的流水席,心裡也挺不是滋味的,於是我們6人,每人出了5塊錢,總計30塊錢。在半夜的時候由我塞進當天辦酒席的那戶人家門中,並留下了一張感謝的紙條。
綜合以上:蹭吃酒席肯定是會發現的,我的經歷就是最好案例,同時在這裡也真誠的感謝當初幫助我的房東先生,是他讓我在陷入絕望時感受到了溫暖。
回覆列表
我是戚冠軍,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農村的酒席一般都是流水席的,親朋好友比較多的,再加上他們的小孩,這個時候上酒店就不划算了,再說村上一般很少有專門的飯店的,都是要到鎮上或者縣裡的飯店包桌的,距離就遠了。一般還是選擇自己辦流水席,經濟又方便。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流水席到了開席的時間,人比較多的,都是親戚朋友的,很多都互相不認識的,附近哪個村都有,有陌生人上桌吃飯了別人誰會問你跟主人傢什麼關係呢,再說了主人家自己都不一定認識全了,所以偶爾來個一個蹭飯的你不說誰知道呢。這個是道德上的問題,你想啊,你跟主人家非親非故的,又沒跟人家隨份子,吃人家的這個人內心不愧疚不害臊啊。即便吃了主人家也不見得會生氣,人家忙得很,哪有時間理會這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