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新觀點
-
2 # 葉飄刀
中國古代對於顏色有多種稱呼,常說的比如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是顏色;而且往往一個稱呼也可以代指多種顏色。
比如:
青: 可以代指綠色“青草”、藍色“青天”、黑色“青絲”
蒼:可以代指深藍色“蒼天、蒼海”、代指灰白色“蒼白”
玄:赤黑色
如金、銀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表示顏色
另外和顏色相關的詞語:
緋、丹、朱、赤、粉、黛、翠、靛
-
3 # 清淡滋味坊
古代對顏色的稱呼很多,分的很細,名稱也很好聽,很詩意。
非常喜歡一種“秋香色”,明明不是很鮮豔的顏色,但聽起來就那麼文雅,那麼舒服,感覺自己都淑女起來。
還有“松花色”、“象牙白”、“月白”、“琥珀色”聽名字就清淡舒爽,有謙謙君子的感覺,發光發亮。
《紅樓夢》裡寶玉請寶釵的丫頭鶯兒打絡子,有一段關於配色的對話:
鶯兒道:“大紅的須是黑絡子才好看,或是石青的,才壓的住顏色。”寶玉道:“松花色配什麼顏色?”鶯兒道:“松花配桃紅的。”寶玉笑道:“這才嬌豔,再要雅淡之中帶些嬌豔才好。”鶯兒道:“蔥綠柳黃我是最愛的。”蔥綠、柳黃、桃紅、石青,這些美麗的名字就讓人神往。絢麗的色彩點綴快樂的生活,溫馨美好。
現在這些名字都不大用了,只剩下赤橙黃綠青藍紫幾種主色調,然後加上“深、淺”二字做調節,描述簡單化了,少了原來的詩意。
-
4 # 一掌乾坤
中國古人對色彩的稱謂可謂花樣繁多,比我們現代人浪漫多了,比如:胭脂、天青、粉紅、黛綠等等,每一個顏色名字,都看出來對大自然的浪漫與熱愛。
胭脂、牙白、朱青、水綠、艾青、黛藍
中國古人對色彩的稱謂可謂花樣繁多,比如胭脂、牙白、竹青、水綠、艾青、黛藍等等。
中國古代顏色傳統名稱表
粉紅,即淺紅色。別稱:妃色楊妃色 湘妃色 妃紅色
妃色妃紅色:古同“緋”,粉紅色。楊妃色 湘妃色 粉紅皆同義。
品紅:比大紅淺的紅色(注:這裡的“品紅”估計是指的“一品紅”,是基於大紅色系的,和現在我們印刷用色的“品紅M100”不是一個概念)
桃紅,桃花的顏色,比粉紅略鮮潤的顏色。(注:不大於M70的色彩,有時可加入適量黃色)
海棠紅,淡紫紅色、較桃紅色深一些,是非常嫵媚嬌豔的顏色。
石榴紅:石榴花的顏色,高色度和純度的紅色。
櫻桃色:鮮紅色
銀紅:銀硃和粉紅色顏料配成的顏色。多用來形容有光澤的各種紅色,尤指有光澤淺紅。
大紅:正紅色,三原色中的紅,傳統的中國紅,又稱絳色(注:RGB 色中的 R255 系列明度)
絳紫:紫中略帶紅的顏色
緋紅:豔麗的深紅
硃紅:硃砂的顏色,比大紅活潑,也稱鉛朱朱色 丹色(注:在YM對等的情況下,適量減少紅色的成分就是該色的色彩系列感覺)
丹:丹砂的鮮豔紅色
彤:赤色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紅色
火紅:火焰的紅色,赤色
赫赤:深紅,火紅。泛指赤色、火紅色。
嫣紅:鮮豔的紅色
洋紅:色橘紅 (注:這個色彩方向不太對,通常洋紅指的是傾向於M100系列的紅色,應該削弱黃色成分。)
炎:引申為紅色。
赤:本義火的顏色,即紅色
綰:絳色;淺絳色。
棗紅:即深紅 (注:色相不變,是深淺變化)
檀:淺紅色,淺絳色。
殷紅:發黑的紅色。
酡紅:像飲酒後臉上泛現的紅色,泛指臉紅
酡顏:飲酒臉紅的樣子。亦泛指臉紅色
鵝黃:淡黃色 (注:鵝嘴的顏色,高明度微偏紅黃色)
鴨黃:小鴨毛的黃色
櫻草色:淡黃色
杏黃:成熟杏子的黃色 (注:Y100 M20~30 感覺的色彩,比較常用且有濃郁中國味道)
杏紅:成熟杏子偏紅色的一種顏色
橘黃:柑橘的黃色。
橙黃:同上。(注:Y100 M50 感覺的色彩,現代感比較強。廣告上用得較多)
橘紅:柑橘皮所呈現的紅色。
薑黃:中藥名。別名黃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