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桃媽的自我修養

    第一,隔的是年代。老人們上一次帶這麼大大孩子還是二三十年前了,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不同育兒知識和教育方式方法。老觀念看新時代的孩子,肯定是不好用了。

    第二,隔的是親子關係。老人再好也始終取代不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管的嚴厲一點或者稍微出點什麼小磕小碰,老人都會擔心沒法跟兒女交代。

  • 2 # 冉冉媽媽

    隔代教育,孩子得教育成長應離不開孩子的爸爸媽媽,可是現在呢孩子的爺爺奶奶變成孩子的監護人,首先這個“隔”呢隔下了年代,十年一個代溝,爺爺奶奶與孩子相差甚遠,爺爺奶奶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氛圍,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與爺爺奶奶的想法出現分歧

    “隔”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而如今大人不參與孩子的成長,孩子沒有大人的親子教育,孩子與大人的感情會很淡,甚至爸爸媽媽不是最親的人,而是一個稱呼

  • 3 # 艾美麗她媽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祖輩和孫輩之間隔了一代我們,而實際上除了年齡的差距,最大的阻礙莫過於兩代人之間的教育理念。如果一致,隔代教育不是問題;一旦出現了分歧,隔代教育就成了眾矢之的。面對隔代教育問題,我們不能談虎色變,無法避免就勇敢面對,找到解決辦法才是上策。

  • 4 # 思雨yp

    我們所說的隔代教育,是指老人的觀念比較傳統,生活方式和育兒理念會與年輕人有些差別,如果一直以隔代親的方式教養小孩,會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造成一 些負面影響。

    老年人,生活方式跟年輕人還是有很大差別,孩子長時間跟長輩在一起,容易過分溺愛,缺少礪練。他們覺得,孩子應該在愉悅的環境下生活和學習,只要孩子乖巧聽話就行,不應該強求他們做這做那,或者覺得他們還小不應該太過嚴厲,這樣長期下去,容易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的個性。

    比如:一般父母都會要求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但爺爺奶奶總會覺得孩子還小,不應該讓他們去做事;當孩子聲嘶力竭為達到某種不合理要求時,爺爺奶奶總會忍不住就答應了。

    雖說老人帶小孩也有很多好處,但就教育而言,隔代教育不能代替親子教育,家長無論工作有多忙,都應該抽出一些時間來陪孩子、教育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繼李國慶搶噹噹公章後,位元大陸也開始“奪證”大戰,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