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球知識局

    有,而且相當強盛。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明朝士氣,對中國而言,最應該控制的南海門戶是怎麼用海權方式穩定住的。馬六甲,地處“南洋”(南海附近的東南亞諸國)和“西洋”的交界點,有著決定性意義。其不僅是鄭和下西洋的中轉站,更是中國“朝貢體系”的南大門。大明控制了馬六甲,就意味著保證了南部海疆的安寧。永樂四年六月(1406年),鄭和船隊第一次抵達馬六甲。彼時的馬六甲,正處於內戰時期,伊斯坎達爾•沙(馬六甲蘇丹國建國者)的軍隊誤殺鄭和船隊數百人。伊斯坎達爾•沙惶恐,派使者請罪,並提出賠償六萬兩黃金(約該國數年的國庫收入)的請求。鄭和在得知了是一場誤會後,向朝廷稟明此事,提出了和平處理該事的建議。朝廷在經歷一番討論後,最終放棄賠償要求,化干戈為玉帛。馬六甲被大明的寬容所感動,兩國從此和睦相處。而為了增進兩國友誼,同年,伊斯坎達爾•沙率妻子及臣子500餘人,隨同鄭和船隊來朝見大明。永樂皇帝對此高度重視,在兩個月內五次宴請或賞賜該使團,這是明朝接待來朝國王使團的規格最高的一次。大明與馬六甲王朝的友好關係,奠定了鄭和船隊下西洋的物質基礎。鄭和船隊的每一次出使,都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時間,期間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資。馬六甲獨特的地理位置,無疑成了船隊存放和補給物資的理想地點。也正因此,在隨後的六下西洋中,鄭和船隊有五次都經過了馬六甲。鄭和船隊是大明維護海上藩國重要的軍事力量,宣揚大明神威、鞏固宗藩關係、傳播中華文明是其主要任務。因此,在調節藩國關係中,鄭和船隊有著重要作用。馬六甲地處戰略要道,周圍強敵環伺,暹羅在北邊虎視眈眈,南部的爪哇諸國一直在騷動。如果馬六甲面臨戰爭,不僅意味著鄭和船隊中轉站的不穩定,也代表著大明政治影響的減弱,這是大明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得知暹羅一直有進攻馬六甲的野心後,鄭和親自前往暹羅,勸說其與馬六甲交好。

  • 2 # 國家人文歷史

    明朝時期,成祖朱棣已經注意到了海權對於王朝的重要性,下西洋的起點是蘇門答臘,婆羅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也就是說當時認為控制了這個點就可以以此為據點進取西洋,這也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真正的航海遠征軍,開闢中國歷史上的海權時代。但是很可惜的是,朱棣、鄭和以後,皇家海權夢逐漸失落,反倒是民間海權夢方興。

    嘉靖時,閩人吳樸著《渡海方程》,主張在海外接都護府,開市舶司。從東洋到西洋,從南洋到北洋,八萬裡水路,都要設定。如果按照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個問題的話,但是這樣的眼光,已超越海防,含有以海權立國的思想。正是要透過這些杜虎符和市舶司將鄭和下西洋時期的成果儲存起來,從軍事還有貿易兩方面確定了海權。

    馬漢認為,一國海權興衰,取決於該國的民間海洋力量。如果要是從這一點來考慮問題的話,明清時期已經達到了這種力量,無論是福建沿海的出海的人還是在南陽以及西洋地區的那些華僑,都可以發展成為中國古代確定海權的重要力量。但是十分可惜的是,明清開始中國開始進入到閉關鎖國的狀態,並沒有意識到這些僑民對於海權確立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就好似放棄了海權。

    為什麼說海權重要呢?用明清時期的倭患問題來解釋一下就很清楚了。明代軍事家鄭若論海防之策有二,一曰“御海洋”,一曰“固海岸”。單論抗倭一事,如果當時明朝以以廣船、福船巡海,就能“御海洋”和“固海岸”,何以非要引倭上岸去集體剿滅。萬曆年間,明海軍與倭國在北韓決戰,就是一場典型的“御海洋”之戰,明海軍大獲全勝。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時會因為一件事,一首歌,一場雨,而去想念一個人,有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