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55056a

    看到你給了本文化苦旅,我上高中的時候,有篇課文摘自這本書,語文老師說不要看餘秋雨寫的東西。我大學選的是工科,文學方面的東西,看的不多。但是本人喜歡歷史,你要問我書名和內容都很高大上的,推薦兩本,《上下五千年》,《苦難輝煌》!

  • 2 # 想笑就笑咯

    作為一個讀書不求學問的人,自然喜歡書名有逼格的作品。讀了不少,分享一下。此處除了書名和內容,還考慮到整體裝幀和質感,都是有非常不錯的版本的。

    1、《康熙》 史景遷

    史景遷的書好到沒朋友,那麼多粉絲,這就不說了。

    這一套史景遷作品也都逼格極高,其中尤其這部《康熙》,副標題是“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

    2、《而河馬被煮死在水槽裡》 傑克·凱魯亞克&威廉·巴勒斯

    這標題逼格夠高嗎?凱魯亞克就是那個寫《在路上》的凱魯亞克。

    3、《中央公園西路》 伍迪艾倫

    最近伍迪艾倫算是火了一把,我甚至有預感很久之後他也要拿諾貝爾文學獎。這部劇本收了他經典的三部劇,書名和封面設計都極其帶感。

    4、《送菜升降機》 哈羅德·品特

    其實坦率地講,劇本的逼格都不會差。這部品特的名作也是這樣。

    5、《契訶夫獨幕劇集》 契訶夫

    當然還有這部。

    6、《最初的愛情,最後的儀式》 伊恩·麥克尤恩

    非常棒的小說集。

    7、《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雷蒙德·卡佛

    8、《心是孤獨的獵手》 卡森·麥克勒斯

    這個標題有多好?被寫在南鑼鼓巷的牆上。

    9、《一切破碎,一切成灰》 威爾斯·陶爾

    事實上這套“短經典”叢書都非常不錯。這部的名字好像最棒。

    10、《中國總論》 衛三畏

    大傳教士衛三畏眼中的中國。這書名,華人不敢這麼起。

    11、《想起京都一隻鳥》 孫小寧(主編)

    12、《怎樣看到鹿》 周瑋

    13、《我是個年輕人,我心情不太好》&《我已經結婚了,我心情還不好》 阿瀾·盧

    姊妹篇,可以看做是本作和續集。非常優秀的北歐小說。

    14、《禪與機車維修藝術》 波西格

    某年冬天借宿在浙江大學某宿舍,看見書堆裡這本,就是被書名吸引的。非常哲學、非常深邃的小說。

    同時想到的還有《烏克蘭拖拉機簡史》,只不過我覺得寫得沒有多好呢。

    15、《宇宙奇趣全集》《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卡爾維諾

    16、《長安之春》 石田千之助

    非常日式的史學研究,赤子之心+大學問。“長安的夏天是很熱的”,大概這樣的話。

    17、《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曲折與展開》 溝口雄三

    提到石田,就不得不推薦我心中的學術英雄溝口君。太偉大了。

    18、《說中國》《問學記》 許倬雲

    許倬雲是讀過的氣象最大的學者之一,非常有逼格。

    19、《國史大綱》《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錢穆

    其實不必多說了,只是需要提示的一點是,不要罵錢老師“史觀陳舊”“所論迂腐”“一派胡言”了,老錢的“史”從來都是“史論”,是“一家之言”,能自圓其說,服氣。

    20、《天朝的崩潰》《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鑑注》 茅海建

    這是一個系列的代表,這個系列就是“歷史學中的逼格之作有哪些?”,不過是另外一個話題了,不多延展。

    總而言之,茅海建、羅志田、王奇生、許紀霖,都還是不錯的。

    再延展些,還包括一些國內哲學社科學者的研究,比如李猛《自然社會》、吳飛《浮生取義》、陳嘉映《何為良好生活》等等。還有徐賁的《什麼是好的公共生活》。

    21、《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迎向靈光消逝的時代》 本雅明

    莫名想到本雅明。這兩部很好看。

    22、《夜航船》 張岱

    最喜歡的書之一!

    23、《論語注》《孟子微》《諸天講》《萬木草堂口說》 康有為

    本來打算寫二十個,結果不得不超...

    最後偶像康南海結尾吧。

    最後一套《康有為學術著作選》。

  • 3 # 來疑滄海盡成空

    《夜航船》,作者在自序裡說過,天下什麼學問做難做,就是夜航船的學問。這本書可以說是17世紀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瞬間提高逼格,裝逼成功人士必備指南。還有一本《菜根譚》,裝逼界兩大致勝法寶。

  • 4 # 惜橙圓

    俺高中買的書,實體書不叫這個名字,不過俺忘了,個人覺得特別好看。

    這本書基本講了荷西死後,三毛的心情十分低落,甚至想去自殺,最後因為父母的原因,堅強地活著,不過最後她還是選擇了自殺來了卻一生,看著挺壓抑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城市裡的人越來越不想讓朋友來家裡做客,農村卻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