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瓷都公安
-
2 # 吃素的穿山甲
北樓 唐·李商隱
春物豈相干,人生只強歡。
花猶曾斂夕,酒竟不知寒。
異域東風溼,中華上象寬。
此樓堪北望,輕命倚危欄。
全詩如上,是暮年的李商隱在桂林任職幕僚時所作,透過對大中二年(848年)的桂林的春天的觀感來觀照自身的現實,於是詩人在這個異域之所寫下了這首《北樓》,一種思歸戀故的情緒躍然紙上,其中的藝術表現手法頗有可道之處。
借物喻情整首詩主要寫北樓,而且起首兩句“春物豈相干,人生只強歡”就直接把自己的內心的情緒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由此在後面的對景物的對比描述中處處都隱藏著種種傷悲的情緒瀰漫在字裡行間,對眼前的春花、春酒、春風的描述都帶有一種冷冷的色調,雖然大好春光在眼前,但作者對眼前物象的疏離、隔膜而生出的不適感,帶來的只是展示在人前表象上的“強歡”而內心的苦悶無法傾述的“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落寞與蕭索,這種內心湧動的“暗流”與眼前春光所展現的風景格格不入而造成的落差,進一步襯托出作者此際的心情中那種深入骨髓的淒涼和惆悵。
寫近思遠
詩人寫的都是眼前身邊的景物,但其用意卻是對故土風物的憶舊,並透過兩者的對比來進一步詮釋內心的感受。“花猶曾斂夕,酒竟不知寒”,木槿花依然是朝開暮閉,而在這個南方的這個偏僻的地方由於氣候溫暖的緣故,酒喝完了竟然沒有感覺到春寒。沒有了長安城春寒料峭的滋味,換做現在人來看,這應該是很安逸的感覺,但在詩人身處那個年代,沒有飛機高鐵帶來的交通便捷性,這種身隔千山萬水與故土迥異的物象帶來的時空上的差異感,對詩人來說有一種“失重感”,這種感覺當然就談不上美妙了。再看接下來的兩句,“異域東風溼,中華上象寬”,相較於長安這個中心來說,當時的桂林被稱之為“異域”很好理解,“東風”當然是指春風;北上南下是一個通常的說法,“象”字當做景象講,所以“上象”指北面長安的景象就很好理解了。這句講的就是南方的春風都有一種溼漉漉的潮溼味道,這與中原大地上的長安是那麼的不同,那裡的一切景象都給人一種寬廣的感覺。透過這種對比手法的運用,“言近旨遠”,寫近思遠,把這種心情中的鬱悶和失落進一步展現的淋漓盡致。
鳳頭豹尾
人們常用“鳳頭豬肚豹尾”來講一片文章的結構和整體性要求,這首詩總體採用的是“總分總”的結構,雖然僅僅是一首詩作,但對這種結構性的把握是完整的,由此帶來了整體感給詩人那種失落感詮釋的絲絲入扣。起首兩句前已剖析,再看最後兩句:“此樓堪北望,輕命倚危欄”,身在的這處北樓呀,正好堪堪向北方望去,這種勉強可以北望的處境與前面的勉強歡樂的心境正好呼應,使內心憤懣的情緒進一步強化。而後面“輕命倚危欄”一句,“輕命”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略帶自怨自艾的說法,而“危欄”我以為是一種形象化為了表達自己心境的延伸出來的主觀說法,並不就是真指這座北樓就是“豆腐渣工程”就是危房。這兩句正好與起首兩句透過中間四句整體連線在一起,這種首尾呼應的手法的嫻熟運用使這首小詩具有“秤砣雖小壓千斤”的厚實感凝重感,更進一步整體上深化加強了詩人所要表達的那種念舊思故中蘊含的深厚的失落情緒。
總體看來,這首詩無論是在整體把控、細節狀摹、心理映照等方面都有值得品咂的地方,其幽深篤厚的韻味和逶迤蜿蜒的節奏與詩人的傷悲強歡的心境正好暗中合拍,使整首詩具有一種“漩渦式”的內向力,並由此充實了整首詩在情感上的豐盈感和飽和度,當稱得上是一首佳作。
-
3 # 舒美宅智慧家
本詩是作者抒發虎落平陽懷才不遇愁緒煩憂的代表作。李商隱如李白,一生官運不佳、仕途不順,作為雖飽讀詩書卻難以找到能施展抱負的途徑的失意之人,如明珠入匣,黃金蒙塵,令人心煩不已,尤其是追隨一個才氣不比自己卻有官職在身的同窗去做幕僚,還是來到遠離政治中心的偏遠地區,喝了酒後,遙望自己心中的抱負之地,不勝唏噓。
回覆列表
北樓:指桂林城北樓。李商隱是晚唐傑出的詩人,河南人,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北樓》是他在桂林任職所寫的一首懷念故鄉的詩,也是對仕途不順利的一種無奈傾訴。“春物豈相干,人生只強歡。花猶曾斂夕,酒竟不知寒。異域東風溼,中華上象寬。此樓堪北望,輕命倚危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