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冬蟲夏草養生貴族
-
2 # 紫氣影視出品
四書五經只是答題工具十年寒窗是誇張手法因為每次科舉全國多的取兩三百,少的只取二三十(不同朝代不同制度人數不同),難度極大,百萬分之一的概念,故而說是十年寒窗
至於其考什麼隋唐,宋,元明清的科舉考試皆有不同隋唐有很多考試科目,分為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制科則是皇帝臨時設定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鄉貢,常科名目很多,依據應舉人的條件和考試內容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唐代科舉中最常見的科目是進士和明經。進士一般試帖經、雜文、策論,分別考記誦、辭章和政見時務。明經一般試帖經、經義、策論。帖經、經義就是考對四書五經的默寫和理解
到了宋朝考試科目沿襲唐及五代設設進士、九經、五經、開元禮(後改開寶禮)、三史、三禮、三傳、學究、明經、明法等科,進士科以外的各科,常合稱“諸科”,開始進行改革,鄉試、省試、殿試的次序便是這個時期最終確定的。宋朝考試經歷了多次改革,考試科目也略有變更不過大體上是詩、賦、帖經、墨義而帖經、墨義就是對四書五經的默寫和理解的考試這就是要學儒家經典的原因但是作詩作賦也是要學的並且經是儒家經典,而傳是解釋儒家經典的書,這種註釋各地雜陳,內容不一,(其中最著名的的就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而學生在宋朝往往要精通各個版本的註釋,《隋書》裡面記載了一個叫房暉遠的人就是因為通習了南北的經傳被認為是大師。
到了元朝,元代的科舉制度基本沿襲宋代,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不過元仁宗完成了王安石科舉新法未竟之功,頒佈了統一考試書目,可喜可賀,終於不用複習那麼多東西了。但是仁宗用的不是王安石寫的《三經新義》,而是如今飽受爭議的朱熹編注的《四書》(最早把四書五經列為教材的是漢武帝獨尊儒術時候乾的)可惜人元朝雖然改了個小革,但是選的官基本不重用,經歷了開開廢廢的反覆後大元也就完蛋去了。
然後終於來到了,我們熟悉的明清科舉了。明清採用八股文的格式之所以叫八股是因為它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而內容必須要出自朱熹編注的《四書》這時候就不是說考默寫這種小兒科的事情了而是作文,大作文那些說八股文都是僵硬敷衍的絕對都是瞎說。固定的格式能寫好那真的是才思敏捷才對。就像格律,詞曲,都是按規定的格式來填照樣藝術多多。儒林外史有句話,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說出了八股的難寫不過說了半天說的都是格式,明清考什麼呢還是“經義”、“經疑”還是《四書章句》最後鄉試、省試、殿試考的東西都是一樣,只不過一個是一模一個是二模(很不恰當的比喻哦)的關係 -
3 # 怪蜀看史
科舉制度是隋朝時期由隋文帝建立體系,隋煬帝發展推廣的一種官員選拔制度,它創立的標誌是設定了進士科。
科舉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唐朝常設科目有明經科(主要考試儒家經典)、進士科(主要考試詩賦和政論)。
到了宋朝的時候進士科演變成為了科舉制度中唯一的一科,想要透過考試必須要透過由皇上主持的殿試。
明清時,科舉考試內容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
-
4 # 慈海覺林1j2T
科舉制開始於隋煬帝,發展完善於唐宋,衰落於明清。
隋煬帝時為擺脫門閥的控制開始開科取士,這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大創舉對後世有深淵影響。
唐朝時開始設明經科,武則天是開設武舉,到唐玄宗時開始殿試但終唐一朝還是門閥舉薦,恩蔭佔主流。
宋朝時太宗皇帝擴大科舉名額,並進一步提高文人地位。非謀反罪不得處死,在工資方面對文官的待遇也頗高。
明清時,統治階級為了進一步控制文人思想,加強皇權統治權威。實行八股取士,並以宋代朱子批註的四書五經為根本,考生不得有個人見解。
-
5 # 臨汾新秀達人
從隋朝開始,各朝科舉考試科目都在不斷變化。從各個朝代科舉設定的科目和形式的變化可以看出統治階層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時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僅有策問,隋煬帝開考十科。唐朝考試科目很多,常設科目主要有明經(經義)、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
到明朝只設進士一科。 清襲明制,但也開過特製(特別科),如博學鴻詞科、翻譯科、經濟科等。 科舉除了特製科目外,明經,進士科考的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考試形式在各個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義、口試、貼經、策問、詩賦等,宋朝主要是經義、策問、詩賦等,到明代只有經義一門了。
回覆列表
科舉考試其實是古代的一種選拔官吏制度,始於公元605年隋朝大業年間,這打破了隋以前的察舉制,即始於西漢的考察推舉選拔官員制度。
第一、科舉制的產生:隋朝建立後,中小階段勢力得到加強,隋末期的農民大起義進一步摧跨了魏晉以後豪門官僚階級的勢力。發展到唐朝初年,社會安定,農業經濟逐漸發展到了繁榮時期,中小地主階級需要擁有一定的權力和政治地位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央政府分工更加細化,三省六部制屬下設立大量的政府機構,國家急需大批人才充實國家機構,這時便有普通讀書人可以參加考試,參知政事,這即緩解了社會矛盾,同時充實了政府機構,也滿足了中小地主階級的長遠利益,所以科舉在唐代得以確立。
第二、科舉考試的科目和內容:在魏晉時代,對明經、孝廉、策問做為側重點。發展至唐代,科舉考試以明經為重點,而錄取難度極大,於是便又設立了以策問為考試重急的進士科,但在唐時期,考試科目也是有變化的,最基本的有明經、明算、進士、三史、開元禮、制舉、武舉等科目,但進士的含金量是最高的,錄取率一般不超過2%,考取進士的人都能做到很高的官階,當時有一種雅稱“白衣卿相"就是形容進士。
第三、科舉制的影響和消亡:科舉創立於隋代,經過1300多年的完善和發展,雖歷朝歷代一內容不盡相同,但都是以儒家思想做考試重點,為為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周邊國家,尤其是對東北亞的日本,北韓,南亞等國家的文化體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至今天,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組成文明。19世紀隨著西方工業文明進入中國,中國農業經濟得到致命打擊,地主階級和文人士族要求改良,向西方學習工業科技的呼聲越來越高,1905年光緒皇帝決定順應歷史潮流,學習西方先進的工業文明和科學技術,徵得慈禧太后同意後下詔,正式廢除科舉,這代表著中國以農業經濟為核心的文化體系開始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