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車匠張博
-
2 # 產業前沿
其一,無需人來架駛;其二,在無人區架駛。
現在實現真正無人駕駛的兩個案例之一是物流搬運機器人,其工作環境基本不會發生變化;另一個案例是港口的物流搬運,其工作場景也是基本不變的。
這兩個案例還有一個共同點是,其無人駕駛的路線是固定或有數的。
公路意義的無人駕駛應該離我們還很遠,較可行的可能是固定的專用路線。
所以,交通規則還是必須的。
金雞鳴萬歲,玉犬吠旺年!祝新春愉快,閤家歡樂!
-
3 # 科技Y強
如果無人駕駛汽車全面普及了,估計人類需要考的只有專業賽車駕照了
不過估計那時長期霸佔各賽車排行榜的也都是alphaCAR之類的AI賽車手了。
-
4 # 無人車來也
無人駕駛汽車普及後,當然不會再去考駕照。
而且,無人駕駛普及時代,是不允許人類駕駛車輛的,就和今天不允許馬車在路上跑一個道理!
當然,無人駕駛汽車普及,還有一個過程。
無人駕駛在特定區域落地,應該2025年比較普遍;
無人駕駛與有人駕駛在開放道路混合行駛,是2025--2030年之間;
無人駕駛全面鋪開,預計2035年左右。
-
5 # 神都小糊塗仙
我認為不是的。無人駕駛汽車的到來,會極大地提高駕乘人員的便捷性和舒適性,但考駕駛執照的必要性還是要有的。
在目前我們考駕照的科目裡,第一項要學習和考試的就是科目一。科目一里麵包括道路安全法規,駕車基礎知識,地方性法規等等。說白了就是要讓未來的司機明白上路的規則,瞭解車子的理論和基本效能,在日後持照上路時遵守各種交通規則,最大限度的避免交通意外的發生。
有了無人駕駛的汽車,更需要駕乘人員有更強的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意識。機器需要我們去操控,路線需要我們去設定,只有駕乘人員有更好的安全意識,才能讓我們手中掌握的機器安全行駛,既不傷害他人,也不傷害自己。
就像開飛機有自動駕駛和手動駕駛兩種一樣。機械也不總是無時無刻靠譜的,當飛機出現不能自動駕駛的狀況時也需要機長手動操控來保證順利安全地達目的地。
飛機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城市裡,地面上越來越多的汽車呢?當無人駕駛需要有人操作時,那麼就需要駕駛人員具備合格的素質和駕駛資格。這時在考駕照培訓過程當中對汽車效能的瞭解和操控技巧以及技術就派上用場了。
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進步,無人駕駛汽車只是剛剛起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應該還需要我們有作為駕駛員的要求和資格,最終還是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
6 # DearAuto
無人駕駛是公共交通,無法全面替代人力駕駛
大概是某些科技企業轉型坐汽車,習慣了說大話,吹牛,於是宣傳無人駕駛的時候,都是一副它要顛覆一切的語氣。
實際上,現在大部分地鐵航班都有極高程度的自動駕駛功能,部分輕軌地鐵線路已經實現了無人駕駛。
理解偏差在哪兒?如果你不想駕駛一輛車,那這個無人駕駛車輛它就是公共交通,而不是私人汽車。
那你會選擇購買一輛公交車上下班嗎?肯定不會,所以無人駕駛能取代現在開車習慣,這是個偽命題。
我們開車不只是為了趕路
這個情感因素是很多科技造車企業一直規避的地方,他們詭辯稱大家開車就是為了趕路,錯。如果你有長期開車經驗,你大概會理解,很多人都有兜風的習慣,無所謂目的地,就是兜風。
速度不定,方向不知,但方向盤在手裡,眼睛裡都是風景,這種掌控感是人類天性,無法泯滅。一些科技工作者滿腦子的想法都是要消滅天性,可能嗎?
再來,為什麼人會為跑車、效能車瘋狂?同樣是掌控感和溝通感,這就跟看電視一樣,現在電視很多號稱AI智慧,可以聲控,可重要的還是內容,內容基本沒變,電視劇綜藝電影。汽車也一樣,這種掌控感和溝通感和無人駕駛是衝突的。
用玩具來舉例也可以,你會發現曾經有很多複雜拼裝的玩具,現在組合越來越簡單,可拼裝的過程並不能完全去掉,這就是人類對機械的迷戀。你真以為飛機無人駕駛是所有人都想要的?那是因為它是公共交通工具,如果人人經濟都能負擔,我估計大半人都想自己學開飛機。
無人駕駛只能出現在公共交通領域,私人用車會有自動駕駛功能
所以要分清楚這個東西,無人駕駛只能出現在公共交通領域,沒有人傻到買一輛公交車代步。而私人用車未來會有自動駕駛功能出現,這只是一個功能,有時候想偷懶了,想做點別的事情,一鍵啟動自動駕駛功能。帶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和無人駕駛可是完全不同的物種。
那一輛仍然需要你去駕駛的汽車,你說駕駛證是不是還得必備?但是你坐公交車肯定不需要駕照。
當然,我個人也推測,隨著更多駕駛輔助系統成為標配,未來很可能駕駛證還會出現新的型別,現在是手動擋C1、自動擋C2,類似的,未來還會出現C3,你只能開帶有大量駕駛輔助系統的車。(亂侃大鵬)
-
7 # 潛水張
我本人就是二年制的汽車駕駛專業出身,1980年參加高考錄取了技校,就當時來說是個不錯的職業,也是為了將來的工作、生活而學的。
然而,無人駕駛汽車上市 ,是否還學駕駛,也還得從兩方面來考量。
一是自駕車與無人駕車的價格問是。如果同性能的自駕車十萬元一輛,而無人駕車則百萬元,我則認為學駕駛有必要,經濟實惠省錢。
二是不差錢的話,則沒有必要學駕駛了。我也不會去學汽車駕駛的。
-
8 # 嘴炮談科技
在目前看來,無人駕駛的時代還很早,我覺得最有可能無人駕駛的可能是固定路線的公共交通,個人的無人駕駛太遙遠了,只不過總會有到來那一天就是了。但是,人工智慧要是真的在這個世界裡普及了,駕駛證還考來幹嘛?百年之後,無人駕駛將會完全替代人類司機。
無人駕駛就是不用人駕駛,人只需要乘坐就行了啊。所以考駕照沒有什麼必要。如果考慮無人駕駛系統出問題,還是要學習相關駕駛知識的,以便處理突發情況。
現在大多隻是具有自動駕駛能力的車來了,但是相關的技術、裝置、法律法規等還不成熟,所以其實無人駕駛還有挺長的路要走的。
-
9 # 教練35
即使無人駕駛技術瓶頸突破了,會有很多人不開車了,但仍然有很多人去考駕照。原因如下:
1.成本問題,無人駕駛汽車一定有很多感測器等裝置,會很貴的。現在的自動擋汽車都比手動擋的貴好幾萬,在歐洲很多人為了省這個錢就買手動擋的車開,加上無人駕駛裝置後不知道貴多少呢,至少在20年內成本不能完全降到普通人能接受的程度,這還是最樂觀的想法。
2.無人駕駛汽車完全依賴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和無線WiFi系統,在訊號的盲區,或者被電磁干擾後,沒有訊號後,無人駕駛系統就不行了。同時任何機器裝置都不是萬無一失的,否則日本前蘇聯的核電站就不會爆炸了,美國的挑戰者太空梭升空後也不會爆炸了,還有人造衛星也不會失聯了。所以完全依賴衛星定位系統和無線WiFi系統,這和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一樣。為了不被綁架,所以有些人會去考駕照。
3.駕駛樂趣愛好者,有人天生喜歡駕駛,感覺自己操控汽車比交給機器裝置更安心和快樂!這些人也會考駕照。
回覆列表
我認為無人駕駛汽車中的“無人”只是一個概念,意思是不需要人工操作車輛就可以自動行駛。也就是說這屬於車輛的一個功能,就像飛機、動車組的自動巡航,雖然你不需要過多的干預,但需要你的管理,以便在系統誤判時能夠做出及時反映。
現階段真正無人駕駛只在封閉場景中的非載人低速車輛實現了,例如景區或園區的環衛清掃車,小型快遞車等,這種車輛的最快時速在10Km/h左右,行進非常平緩,並且行駛路線是經過細緻規劃的,類似一個大玩具車。它不需要人工駕駛,但車輛時刻聯網線上,後臺系統一直處於監測狀態。
目前乘用汽車依然在測試階段,國內最高級別的無人駕駛路測牌照為T3,它代表了這臺車具有認知能力、遵守交通規則能力、路線執行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能夠實現自動行駛換擋變速,自動剎車,自動觀測周圍環境,自動轉向變道等功能。但依然需要持有駕駛證的駕駛員能夠隨時隨地的介入並管理車輛行駛。
無人駕駛的核心是透過多感測資訊的集合,做出決策規劃,然後控制車輛做出例如加減速、制動、轉向等操作。這其中需要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視覺感知器件、及環境大資料以及高精度地圖的支援.但即使這樣,依然不能夠說做到100%的零誤判。所以人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位置。既然需要人,那麼就要懂得操作,熟悉駕駛,以及交規的學習,所以即便是智慧汽車、自動駕駛,同樣需要我們去考取駕駛證。
不可否認的是,未來人工智慧是科技落地的終極景象,但前提是安全性可靠技術的真正落實、道路環境的最佳化、智慧裝置的普及和高精度定位系統的實現都要達到一定高度,不然很難建立起人與科技的絕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