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速駱駝

    明朝亡於朝廷與皇室雙重橫徵暴斂下的饑民暴動,而清朝亡於變法後產生的新思潮與固有的舊制度之間產生的衝突。如果清從1368年執政,雖然未必會堅持到1912年,但比明享祚長遠是肯定的。

  • 2 # 唯心ssh

    任何朝代,只要是違背自然規律,違背百姓意願,自認自己是天下的聖人,自認自己是百姓的管轄者,嘴上為百姓,心裡為自己,必然被潮流所吞沒!!!

  • 3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明清都是古代(近代)史上有名的大一統王朝。明朝從元朝手中奪回了中原。清朝佂服了蒙古、青藏和西域以及東南寶島,最大限度過擴充套件了中華版圖。

    雖然歷史上有“清承明制"的說法(清朝入關後借鑑了許多明朝的典章制度),但這兩個王朝的滅亡過程卻不盡相同。

    一、明朝確有如明武宗、嘉靖、萬曆、天啟等特立獨行的皇帝,但卻根基未倒。

    如果不是崇禎年間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天災,進而引發了饑民起義的風潮,令盤踞於關外的清軍有了趁火打劫的機會,迫使明朝不得不同時兩線作戰(內有農民軍起義,外有清軍頻繁扣關),可能明朝也不至於垮的那麼早!

    造成明朝的總崩潰的原因或許可以歸納為:天災人禍交相迸發。

    明廷既不能放棄關外土地,又不能迅速鎮壓農民起義軍,同時維持內外兩線作戰耗盡了明朝的國力,使其陷入了風雨飄搖大廈將傾的絕境!

    可以說明朝是窮死的,也是被艱難的處境耗死的!

    二、清朝與明朝不同,清朝統治者很善於吸收歷代王朝的經驗教訓,因此將其封建統治藝術玩得爐火純青。

    如果不是西洋列強已經崛起,世界形勢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西強東弱的總體態勢已經形成,可能清朝仍有可能它的封建統治延續下去。

    只不過,"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令清朝萬世一統的夢想落空!

    由於西洋人船堅炮利,其軍事實力是保守落後的清朝所不能想像的!

    所以,儘管道光、咸豐曾經竭力與西洋人對抗,但卻都因思想觀念落後、武器裝備落後、戰略戰術落後,使其努力成了鏡中花,水中月。

    此時此刻,只要清廷不放棄頑固的封建專制不動搖,封建皇權不可觸碰的觀念,任何表面上的革新都註定無法挽救這個顢頇守舊的帝國了!

    也因此,無論是志在技術上追趕洋人的“洋務運動”,還是志在政治上追趕洋人的“戊戌變法”都無可避免的失敗了。

    甚至就連最後一個挽救清朝的機會——清末新政,也在慈禧太后死後,因遭到了以攝政王載灃為守的貴胄集團的反對而失敗了。

    到了這個時候,誰也無法拯救這個病入膏肓的“老大帝國”了。成了歷史進步的絆腳石的大清王朝,終於不可避免的被歷史淘汰了!

    總之:儘管明朝的滅亡與清朝的滅亡有不同之處,但卻都是因為其失策而成了阻礙歷史進步的絆腳石,因此才會遭到歷史的無情淘汰。

  • 4 # 達摩說

    在中國歷史上,前現代王朝最多也就是300年的壽數。無論這個朝代是勤政皇帝多,還是奇葩皇帝多,基本上都逃不過這一宿命。

    但說是宿命,其實也是科學,因為這就是馬爾薩斯陷阱的體現。

    何為馬爾薩斯陷阱呢?簡單來說就是,人口增長不能超出生存資源的最大承載量,一旦超出,多餘的人口就要透過某種方式被消滅掉,比如戰爭、饑荒、瘟疫等。

    具體到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更替可以發現,一個王朝的初始階段,大體上都建立在上一個王朝末期的廢墟之上,人口銳減,土地資源供過於求,所以新王朝可以推行比較親民惠民的農業政策,招撫流民,分給土地,輕徭薄賦,勸課農桑,以便形成一個龐大的自耕農階層,為朝廷提供穩定充足的稅收來源。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在位皇帝足夠勤政負責,國家一般也會在建國50—100年時進入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全盛時期。

    然而,在進入全盛期後,自然會出現生齒日繁,人口暴漲的情況,土地資源作為前現代社會主要的生存資源,開始逐漸緊張,加之土地兼併廣泛存在,為國家提供賦稅的自耕農階層逐漸萎縮,淪為佃農、僱農或是流民,朝廷的財政狀況開始出現問題,腐敗也層出不窮。

    此時,只需一個小的誘因,比如饑荒、瘟疫、戰爭,內外矛盾就會一起爆發,不堪重負的百姓起來反抗。國家承平多年,不修武備,要麼在亂哄哄的農民起義中倒臺,要麼只能放權地方平叛,最後亡於強大的地方離心主義。

    然後,新的王朝又會出現在廢墟之上,重複著這一迴圈。

    好了,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明朝和清朝其實都是亡於馬爾薩斯陷阱,這一迴圈週期如果不出意外,基本上就是300年,就算清朝皇帝再勤政,明朝皇帝再奇葩,也擺脫不了這一規律。

    當然了,300年是一個上限,畢竟有很多朝代根本沒活到300年,甚至幾十年就完蛋的也很多,這裡面原因就很多了。而皇帝作為君主專制國家的核心,他的素質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王朝存續時間的長短。

    所以,客觀來說,明朝皇帝那麼多奇葩,明朝竟然也維繫了將近300年的國祚,可見這群皇帝還是有一定的獨到之處的。

    而且明朝國運出奇地好,外部基本沒強敵,蒙古都分裂成渣了,還讓人家多次叩關,要是像清朝前期那樣遇上個準噶爾,那估計就直接芭比q了。

    再看內部,明朝皇權高度集中,決定了明朝統治階級內部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段內不會有大的問題。皇帝利用宦官和文官兩大勢力,高居其上,左右逢源,就連明武宗這種奇葩爛人,都能彈指收服劉瑾,可見皇權集中的程度。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不出大的問題,高度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的明朝就算靠著慣性,也能延續200多年。

    而且明朝的確是國運好,前中期的奇葩皇帝和合格皇帝交替出現,沒有說完全堆在一起,直接把明朝搞完蛋。

    前期有洪武、永樂、洪熙、宣德這幾個像樣的君主,那自然問題不大,中期有成化、隆慶這幾個還不算太胡搞的過渡之君維持著,更何況還有弘治這種比較負責任的君主。正德胡搞,但也只有十幾年時間,沒動根本。而幾十年不上朝的嘉靖雖說對國家和百姓沒啥大好處,但好在他玩權術的水平爐火純青,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權力。從萬曆開始,明朝進入末世,內憂外患一齊爆發,就只能靠慣性活著了。當然了,任何王朝到了後期都這樣,我們也不必苛責明朝。

    由此可見,明朝國祚能延續將近300年,與它的國運不無關係。這是個玄學,無法解釋,你不服不行。

  • 5 # 兩步哥說歷史

    中國古代王朝大一統王朝基本上都維持超過不了三百年,原因很簡單就是兩個極端,在太平盛世的時候皇權高度集中,基本上在封建社會的時候皇帝說了算。再加上古代人民根本就沒有批評皇帝這個意識,除了像唐朝魏徵,明朝海瑞和張居正這樣的大臣,基本上皇帝在百姓眼裡是權威是天子,沒人敢批評。你要是敢批評人家百姓給你送衙門問罪。另外古代人民眼裡根本就沒有民主這個觀念,他只關心哪個皇帝當政會讓他填飽肚子就聽哪個皇帝的話。而在一個王朝末期的時候完全是因為活不下去了才造反,而造反的人無非就是趁天下大亂的時候來一次大規模的燒殺搶掠,比如明末李自成張獻忠,唐末的黃巢溫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應對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怎樣讓自己更有價值?